宋红亮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不仅需要做好相关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应加大预算审核力度,为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打下坚实基础。该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内容入手,重点对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预算 审核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059-02
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具体造价管理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此外,预算审核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与多方利益均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审核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并对多方面影响因素予以综合考虑,明显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效益。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具体内容分析
1.1 对工程施工范围予以明确
依据合同及相关招标文件对工程施工范围予以明确。比如,总包与分包施工单位界面的具体划分,降水费用是否包含在桩基施工中,坚决杜绝施工单位出现谎报虚报情况。
1.2 对工程量加以审核
对建筑项目工程量进行计算是工程造价的基本工作。加之工程量计算工作十分复杂,所以工程量计算允许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必须将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在对建筑工程工程量进行个计算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情况,为确保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1.3 审计费用的计取
审计费用计取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确保内容是否定额中允许换算;第二,费率审核是否科学;第三,换算方式是否正确;第四,在对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文件、工程合同以及工程招投标文件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取费。
1.4 审核定额套用
第一,审核套用定额,并对相关项目名称、图纸设计及内容标准的统一情况进行检查;第二,审核定额换算方式,为确保换算方法与换算内容的正确性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国内对于工程定额有着明确规定,且不同地区工程单价也不尽相同,因此,确定工程定额套用基本形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对当地建筑市场的基本情况进行考虑。审核定额套用计算方式的合理性与否对计算结果的精准性具有决定性影响。
2 建筑工程预算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2.1 施工图与竣工图存在较大差异
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参与施工人员应严格依据施工图纸施工,这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方式。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竣工图和施工图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思想认识不足,缺乏质量意识造成的,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自行对施工设计进行更改,导致施工图无法对工程施工结果予以客观反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十分常见,但是部分施工单位混用施工图与竣工图的行为,导致工程实际预算与工程造价存在较大出入,对施工质量及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
2.2 虚报工程量
建筑工程施工通常可以采用分项方式进行,导致在对工程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多报虚报的情况。尤为是在部分隐蔽工程中,工程量的虚报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且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部分施工企业通过对联系单位的利用来达到工程量虚报的目的,对业主及承包商的利益造成一定损害。
2.3 材料价格与实际出现不符的情况
部分施工单位存在材料价格虚报问题,这也是造成工程造价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施工单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低劣建筑材料,以次充好,对材料价格上调产生严重影响。此外,部分材料的市场价格出现下调之后,相关工程造价人员并未依据实际情况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仍旧依据高于定额材料的原则对价格进行虚报,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有些施工单位实际使用材料与设计标准严重不符,偷工减料,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要点分析
3.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第一,在开始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之前,工程造价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对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特点予以充分掌握,对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此外,还需要对地形测量图纸、施工设计图纸及各类标准图集等一系列材料予以全面收集,对施工方案予以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达到对工程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计算方法以及取费标准等内容予以充分掌握的目的。
第二,在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相关预算人员应对设计图纸文件予以深入研究,对设计意图予以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有效提升预算编制分项的精准性。此外,还需要对套用定额单价进行合理选择,大大提升实际工程计算的准确性,以免出现错套、偏记、重记等情况。
第三,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应对设备材料的价格、类型及性能等相关参数予以充分了解,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造价预测系统,有效实现对价格波动情况的科学预测,并对差价实施优化调整。
3.2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
施工单位应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采用合理的签证、严格的预算审核以及监督手段等措施,有效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预算控制人员必须对合同文件及造价预算相关内容予以严格执行;第二,对现场签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在合同、技术及经济等方面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实现对预算原合同价格各项内容的严格管控;第三,安排专业人员对工程施工的完成情况予以实时跟踪,确保相关费用的正常支付,以免出现超前或者逾期支付的情况;第四,一旦出现超支问题,应向相关部门及时反映,并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降低工程造价损失。
3.3 工程造价审批工作
通常,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包含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实施阶段。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完成之后,项目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设计变更问题。为有效降低项目变更带来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变更部分实施及时的经济技术论证,对变更的可行性进行确定,且在变更过程中应尽量节约造价,以免出现造价超支问题。
3.4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问题
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还需要对其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使得相关预算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及综合素养与其从事的实际工作相适应。
4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能够明显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预算审核过程中,相关审核人员必须对建筑工程合同、施工协议以及施工設计等文件予以充分了解,有效提升工程预算审核工作效率。相关施工人员应严格依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对设计进行更改,确保施工的标准型和规范性,为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水平及工程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徐阿英.关于提高工程预决算水平的有效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5):98-99.
[2] 毕可佳.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确保工程造价准确合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56-57.
[3] 尚延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审核与监理工作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