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扪水答听天籁

2017-05-06 13:15李俏红
翠苑 2017年2期
关键词:西塘

李俏红

对于所有的风景,我只是一个过客。

但真正的我总藏在这些陌生的风景里,倾听一份清澈而美丽的情怀。

行走的我是一种状态,直到永远。

永远有多远,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在行走中,我们更率真、更可爱、更容易爱上沿途的风景和事物。

在行走中,生命益发显得神奇美丽。我们挽回不了逝去的时光,也预支不了未来的时光,但我们可以通过行走,用生活的胶片,感光每一个精美的瞬间……

车出张北

身临其境地亲近北方,才知道北方与南方确实是截然不同的。

出了京城再向北,古长城便远远地被我们抛到了身后。道路依然宽广而洁净,两旁齐齐密密地排列着葱郁笔直的树,这就是茅盾笔下的白杨树。北方的天很纯净,蓝得没有一丝杂质,在深绿的衬托下仿佛一汪浅浅的湖水。间或树丛后边还有一片宽阔平坦的草坪,草是一色的长短、一色的青翠,仿佛人工栽培似的。然而这却是一块天然的草坪,这种真正的天然是平日难以发现的境界。北方的景物单纯得很,一如北方的人。它不像南方有这么多的丘壑、这么多的杂草灌木,复杂得像南方的人。

北方土地上似乎用不上“玲珑”两字,我发觉即使雪白的刺槐花开在北方的天空下,也没有了婀娜之姿。阳光比南方要亮,但没有南方炽热。有时土地宽旷到一眼望不到尽头,只有一条仿佛用尺拉出的直直的地平线。地平线上什么也没有,除了空旷还是空旷。而北方农家的炊烟也是直直的,并不见有南方的袅袅之态。南方的美丽在于曲,北方的雄浑便在于直了。路上偶尔有挂着铃儿的牛车慢悠悠地拉着西瓜在走,赶车的人坐在车上并不吆喝,也不着急。有人问价,笑眯眯地答一声,除此之外,便只听见铃儿的叮当声。若是在正午的阳光里,便让人觉得如同梦境,眼前的景象极不真切。挨着农家院落的墙内时常有一两株枣树,却看不到一星儿花草。北方农家似乎没有摆弄花草的闲情逸致,不像南方凡有庭院必栽花,或玫瑰,或山茶,或凤仙,一年到头都热热闹闹的。北方没有,北方有的只是黄色的泥土、灰色的屋脊。虽然简单,然而这种古朴的景象却残存着“西风残照”的泱泱气象。

车出张北,满眼都是低矮的芝麻,开着成片云朵样的白花,漸远渐淡,终于退化成一片白茫茫的烟云了。成片成片的宽阔草地也开始零零星星地跃入眼帘。草地上有浅浅的湖白而亮。偶尔有仨俩村姑在湖边洗衣,更增添了一种田园韵味。村姑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车驰过时,她们还抬起头来对我们盈盈一笑。一车子的人顿觉连空气都甜美起来。于是大家说这是个好地方,那涤衣少妇真像是“不知魏晋”啊!

车进入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渐渐地有了风息。北方八月的炎热给吹淡了,风摩挲着你的脸,还带着一股幽远的清香。平旷的土地像一幅风景秀丽的图画。我知道我们正在明信片里行走,它比电影镜头要纯粹得多。色彩一律是明净而光鲜的,我们好像正去赴一个久远的约会,因对前方充满向往而激动不已。这种单纯的快乐围绕在我们身边,使我们举手投足都充满了喜悦。

到达草原已近黄昏,车一停稳,急不可待地我已飞奔着扑进了草原的怀抱。草原,对于一个来自南方的女孩来说,是有着无穷的魅力和神秘色彩的。

草原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丽花朵,成片成片,一直延沿到天边。在这里,不要5分钟,你便可以采撷到成抱的花朵,它让你觉得你就像这美丽王国的公主。

稀稀疏疏的蒙古包坐落在一片幽静的旷远气氛中,天边的白云在蓝天、草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纯净。

看到这片美丽的景色,我快活得像小孩一样又叫又跳。跑累了,便仰面躺在草地上。黄昏的日色在纤纤草叶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我自己仿佛也成了一羽暖色的草叶,任这无边的静谧包围着我。在这习习的晚风中,我无欲无求,尽情舒展着人生。过往的一切和难以预知的未来都已不再思虑,我只任这梦幻般的境界把我带到黄昏的尽头,把我的微笑也融化于这无边的晚风中……

其实人生的幸福可以是异常的单纯和容易,就像此刻,只要你愿意,有一片草地、几缕阳光,便能感觉到一种清澈澄明的幸福,它不需要金钱和物质来支撑,也不需要媚俗和牵强来附会,它与大地同在,与和风应和,与你的心灵相感知。

夕阳开始渐渐地从草原的一边沉下去,草叶极淡地笼了一层紫色的烟霭,渐次模糊了。蒙古包也像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者低蹲在草原上,在晚幕中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入夜的草原上飘来了烤羊肉的香味,静静行走在开满野花的草窠间,远处有星光,近处有篝火。草原上的星星特别亮,特别低,就像一颗颗钻石镶嵌在天幕上,格外耀眼。

在北方的天空下,我们是一群来自南方的好奇的飞鸟。

千年柯始烂

在这样一个微凉的清晨,我们就站在烂柯山脚,千年一瞬啊,我们的肉眼能看到些什么?

这是一个春末夏初的清晨,淡淡的鸟鸣声穿梭在细柳丛中,嫩绿的荷叶湿翠欲滴,我们就站在烂柯山脚,任小桥流水的声音把我们带到远古的世界……

转过一个山门,往小径深处行,绿荫蔽日,凉风习习,弯处便看见了一个小小的石室,石室门口摆的便是那局仙界残棋。梁代伍昉《述异记》载,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烂柯山由此得名。仙界一瞬,人间千年,棋局未完,万物皆空。

千年一瞬啊,你是否听见古人的步履夹着时光的身影匆匆流逝,你是否会在大彻大悟后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日子?“千年柯始烂,烂后复千年”,坐在残局旁侧,望着石上厚厚的霉苔,千年又千年,人生一世,到底能守得住什么?守得住生命、守得住光阴吗?守得住亲情、守得住爱吗?守得住欢愉、守得住梦吗?内心的惆怅就像一圈圈的涟漪,慢慢地扩散开来……

在这样一个春末夏初的清晨,在烂柯山上,我忍不住又一次向生命回顾,恍然发现,在悠远的时光背景上,所有的沉重都变得轻松。是啊,世上没有什么是真正值得你撞破头皮去苛求的,千年一瞬啊,你能把握的只是一瞬,不是千年!

登上烂柯山主峰,站在那座天然巨型石拱桥上,一时恍若身在仙台,俗念荡然无存。只是千年一瞬啊,我们有的永远是瞬间的完美。“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下得山来,除了石桥,我们还有什么?不由得想起一首老歌:“你知道,你是谁?你知道,年华如水……”一时泪水潸然。

人生是多么匆促,我们从无处来复归于无,像一阵清风、一片云朵,匆促得只看得见影子,听不见声音。那就让我们努力把握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让每一个瞬间都有着丰盈的美,那么拥有一瞬也就等于拥有千年了。千年一瞬,一瞬千年啊!

我们走的时候,那满阶的苔痕依然顾自沧桑着,那满池的新荷依然顾自陶醉着……出了山门,回望静静的烂柯山,恍若隔世。

也许在山中,我也已度过了千年。

倾听海的声音

从厦门回来已经很久了,我依然惦念着南普陀寺的钟声和高大的菩提树;惦念着鼓浪屿的春色和渔舟……

我们去厦门的那几天,天气出奇的惬意,凉丝丝的风里夹着细细的小雨,整个厦门便全笼在一片如烟的雨雾里。雨不足以湿衣,却让人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坐在火车上,我就想我去厦门主要是冲着海去的,火车经过海堤旁侧时,我想海就这样风雨兼程奔进了我的生命。

第二天在鼓浪屿的顶峰,我看见了一片真正的海,蔚蓝、纯净、一望无际,灯塔在不远处高高地矗立着。我告诉自己:这就是海,这就是你渴望已久的海,这就是你梦里呼唤的海。

走向海滨,我便听见了涛声。那涛声漫过远处的岛屿,漫过近处的礁石,漫过脚底的沙滩,一直漫到我的血液中。我的血液里从此有了海的奔腾和呼啸。

没有一丝迟疑扑进海的怀抱,我仿佛又成了六七岁的孩童,忘却了忧愁,忘却了劳累,有的只是这一刻心满意足的快乐和随心所欲的自在。远处的波浪像百合一样开了又合,合了又开,翻过一层一层的浪尖来到你脚下的,是那最娇嫩的一朵。我被这份美丽所感动,久久地伫立在海滩上不肯挪步……我恍惚觉得自己就是一条美人鱼,正静静地等待着天边的第一缕阳光把我化为一个七彩的水泡,融入大海的深处。

倾听海的声音,就是倾听灵魂的声音。涛声渐渐地洗涤了那些古老的故事,許多的人与事已湮灭在遥远的年代里,随着海水永远地流逝了。

因为海,我忽略了厦门许许多多的景色;也因为海,我记住了一个永远的景点——菽庄。菽庄依山傍海,进得门来是园,园外便是海,小楼就筑在风涛里,推窗便是碧湛湛一弯海,仿佛一块温玉紧紧地贴在小楼身上。菽庄主人名叫陈尔嘉,我想他一定是个爱海的人,不然,他不会选择这样一个涛声不息的地方筑他的房舍。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还在菽庄建了一条通往海中央的回廊。回廊所有的基脚都站在海水中。我独自一人跑到廊尽头的亭子里,亭子名叫“枕流”,两旁有副对子:“长桥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四桥。”原来,陈尔嘉先生建菽庄主要是因为思念自己的故乡台湾,他把所有的相思都寄托在这幢海潮和风声来去的小楼里。站在亭上,看海水不断地冲击着基柱和附近的礁石,发出阵阵撼天动地的轰鸣声。一个浪头碎了又一个浪头上来,海浪永远没有疲惫的时候。我想陈尔嘉先生肯定也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他的思念,当年他站在亭子里看海浪时,他相信涛声会把他的心语传送到故乡的。

雨突然之间大了,豆大的雨打在海面上,和浪花一起跳跃。我把手伸开来,把脸仰起来,执着而落寞地承接着这带着海风的雨珠……这是我在厦门遭遇的唯一一次大雨,在记忆里,它会下个不停。

海让我在漂泊时懂得为爱而守望,让我在安逸时懂得为远方而去流浪……

往南,再往南

秋风乍凉,往南,再往南,不经意间就到了中国的三亚。早上还在犹豫要不要去,下午已经拎起行囊上了飞机。

从小就听着这首歌长大,“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真的很震撼,从窗口就可以看到留着串串脚印的美丽海滩。蓝色的浪花如此美丽,一种纯净的放松。

清晨,从鸟叫声中醒来,看窗外浪花怒放。

把所有的公务私事和悲欢离合扔在身后,在心的深处挂上一把大锁,一身空白来到三亚。

放松、放下,就想如此彻底。

在这儿,我如果有念想,那就是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海月辉映的夜晚,静静地让这美好的画面永恒。

从世界的这头像秋风一样,漂洋过海就到了世界的另一头。

我住在一个很美的酒店,名叫香水湾,人称“海上的中国小院”。夜色晴明,圆月当空,在海滩上看人们夜钓,长长的抛杆,在海浪里起起伏伏。旁边的小桶里三三两两的小鱼轻快地流动。其实钓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钓的心情和美丽的景色。夜深的时候,在海边不肯回屋;第二天离去的时候,舍不得走。

在三亚湾假日酒店遇见一个在三亚打工的黑龙江人,在三亚7年,他说他喜欢这个城市,就留了下来。他和妻子在我们下榻的假日酒店餐厅打工。他已经漂过很多城市,到了喜欢的地方就留下来打几年工,再换一个地方。他就是以这种心态,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旅行。

他说,生命,总该有梦想。

一个打工者说这样的话,我却为什么时时会感觉无奈,不能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旅行,到底是什么牵绊着我?

“让心灵去旅行”是所有广告语中最吸引我的一句,让心灵在路上,淡化结局,留取过程。如果有烦恼和干扰,一笑而过吧。

女人如果懂得对自己好,那就去三亚的海边住一段时间。

三亚的酒店都很温馨,外有碧绿的游泳池,南海最美的海岸线,清澈湛蓝。

漫步沙滩,你走在一面水的镜子上,一条美妙的弧形海岸,细细的白沙,椰子树柔长的叶片,带着美丽的热带风情。在天涯海角,人们忙着拍照的时候,我捡了一大堆美丽的贝壳。

三亚的海,低调背后是极度奢华,简单背后是极度充实。

远离浮华,远离喧嚣。倾听,静静地,享受自然与人性的交流,聆听生灵的呼吸,浪花如雪,这儿是畅游和冒险家的乐园。

哈哈, 套用一句广告语,我想对男士們说——“爱她,就带她去三亚。”

寻韵婺源

经不住春天的诱惑,双休日随一批摄影发烧友去了婺源、大理坑、查平坦、瑶里、西递、宏村。跑了江西、安徽两个省。一路上全是油菜花,晃得我眼前黄灿灿的。

开了4辆车子,车内葫芦丝婉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有一路的风景和诗情画意。

行走在一个个花的村庄,在一群“长枪短炮”之间,拿着一只小小傻瓜机的我连“菜鸟”都算不上,起码别的“菜鸟”行头还是齐备的。但一路的美景让我大饱眼福,还有漫山遍野的各色山花,非常漂亮。

天下着小雨,大家兴致却一点不见减。遇到小桥、河流、古色古香的村子,甚至一条弯曲的羊肠小道、一个披簑戴笠行走的老农……大家都要停下车来狂拍一阵。在镜头面前,也许语言就显得苍白。褪去光华,摄入镜头的是厚重的历史、古朴的民风和人世的沧桑。

一路行行摄摄,从婺源转入清华镇。天色暗下来,领队说,这儿离查平坦近,去那儿住宿,明早可以拍最美的晨雾。

盘山路绕来绕去,崎岖难行,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高山。路仅容一车过,颠簸了40多分钟,转过一个山坡,突然在山林深处发现隐藏着一个小小的村落。这就是婺源沱川乡的查平坦村——一个原始而宁静的小乡村。

我们下榻在村口一户农家,他把自家小小的楼房改成了几间客房。农家的主人是一位乡村教师。他把自己制作的有关查平坦的光碟播放给我们看,一边放一边说,那光碟中的文字配音是他写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充满深情地朗诵给我听:“假如您要去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旅游,想去找寻一份田园诗意、一种山水意境,欣赏一篇山泉乐章,听一曲小鸟之歌,体验一点生活的陌生感,就应该去婺源的古村落——查平坦村……”虽然普通话不怎么样,但神情绝对认真。

念完文章,潘老师开始准备晚饭。从自家屋后的小山塘里捉了几尾红鲤鱼,炖上土鸡,又上山采野菜。他说,我知道你们城里人时兴吃这个。

看看开饭还早,我就背着个旅行包,满村瞎逛,一户户人家走去。他们有的在切猪草,有的在烧晚饭,有的在玩牌聊天……孩子们跑进跑出地闹,正堂中的火炉生得旺旺的。这些村民对旅行者的到来并不感到惊诧,还津津乐道地讲述他们村的历史。据说查平坦村是金庸的祖籍地,金庸的原名叫查良镛,祖上就是他们村的人。查平坦全村100多户农家,村子建于明代初年。在农舍之间和村周围错落有致地栽种着许多桃树、梨树和李树,开春时节,各色花儿竞相怒放,配以梯田中的油菜花,再加上黛瓦白墙、袅袅炊烟,是一幅极美的画卷,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创作。

主人给自己的小屋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叫“山中驿站”。晚饭后,得知我是记者,他就一直拉着我不放,一个劲给我介绍他们村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怕我无聊,就一边介绍一边给我烤红薯吃。当红薯满屋飘香的时候,他已经把该村为什么会有姓查、姓潘、姓胡三个姓的渊源讲得一清二楚了。接着他又拿出一个留言本,上面签着来过他家的各地旅行者的姓名。他说去年一年因为旅游,他家多了万把元收入。

今年开春后已经来了两三千人了,他家住不下,他就介绍他们去别的村民家。“我们村真的很漂亮,明早6时我带你们上山拍云雾,到时你就知道有多美了。”

入夜,乡村的夜晚特别宁静。朋友中一人葫芦丝吹得特别好,于是一首首地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春到傣乡》《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一种远离尘世的甜美,感受一种清静本真的韵味,迷迷糊糊中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没亮,领队就把大家叫起来。洗漱完毕就随着潘老师往屋后的小山上攀登。爬到半山腰,村里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在薄薄的雨雾下,整个村子仿佛一幅自然和谐的画卷。

满山的花木在云雾中舒枝展叶,油菜花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里泼洒开来,引人遐想。粉墙黛瓦、土墙红瓦、杉木草皮的各色土屋都一一被摄入了镜头。丝丝的细雨让凝固的画面动起来,平添了几分灵气。大家都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拍得如痴如醉,全然不顾雨水打湿了衣衫。“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鸠两山相对鸣。”这是朱熹咏婺源山水的著名诗句。放在今天,依然有着原汁原味的印证。

朦朦胧胧的树影、缥缥缈缈的炊烟、浓浓淡淡的花色……在摄影高手们的镜头里,真个是美不胜收。

下得山来,在村中遇见一个姓胡的小伙子。他说,他刚从常州学了厨艺回来,现在已经会烧川菜、苏菜,还有本地菜,他想在婺源县城里开一家自己的小饭馆。一位背着书包出村的小姑娘说,长大了她要到山外上大学。

查平坦的春色很美,描绘在查平坦村民心中的春意更美。

古镇烟雨

去西塘的路上,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来。公路两边的植物吸足了水分,连叶子都湿润得仿佛可以拧出水来似的。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相传,伍子胥曾在西塘修筑水利,故西塘亦称胥塘。“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西塘与其他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步行10来分钟,便到了古镇的长廊里面,长廊边侧几乎每家每户都经营家庭旅馆和饭庄,时值淡季,大家都显得闲散。在长廊里漫步,“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在临水而筑的房子里坐着,推开窗,便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河沿,散漫、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

到西塘,自然要行船。那水绿光灵动,招引着我们沿着迂回曲折的长河追寻它的步履。随着光与影的交变,水色上浅下深,好像绿色沉淀下来了。悠游其间,伸手可掬缕缕流转之绿;旋身可吻点点馨香之绿。坐在漂浮的小船里,觉得有风渐渐浸润我的肌肤毛孔,我的眉眼唇齿变得有了香味。

似有若无的潺潺流水,滑过小船的摇桨,惊扰了鱼的幽梦。我们一行人在小船里边聊边看,两岸的商铺和人家倒影在水中,成了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卷。

不时有小雨飘过耳畔,宋词里那种深秋苦雨的落寞、归返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此时仿佛都有了依托。

其实人的情感是很容易与自然相依相融、休戚与共的。暮色沉沉,越发显出西塘的风韵。沿河的灯笼亮了,在雨丝中,橘黄色的灯光投影在缓缓流动的河水中,说不出的暧昧在空中弥漫着。

我沿着河,一个灯笼一个灯笼地看,石板有点潮了,泛着亮亮的水光。古镇上的女孩一个个走到街上来,听她们细声细语地聊天,烟雨氤氲中的西塘变得愈发生动了。在轻摇的桨声中,在明灭的灯影里,不动声色的明清建筑,教人心神荡漾。

雨中的西塘特别适合住上一晚,订好酒店后,拿了雨伞,踏过古桥,出门看别人。不知道谁是谁的风景。在这里,仿佛时光停留了下来,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一切,仿佛都与童话有关。莫名其妙的怀旧,莫名其妙的伤感,然后是莫名其妙的微笑……若有若无,不经意间,你抿嘴的微笑就娇羞成了一朵绯红的小花。

在西塘的温柔里,把风声种下,明年再来,看我收获了多少烟雨细柳。

只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猜你喜欢
西塘
游西塘
西塘美味荷叶粉蒸肉
永遇乐:水边的西塘,或旧梦
西塘naera良壤酒店
烟雨西塘
Древний поселок Ситан
西塘古镇
2015“西塘物语”产品设计大赛征集启动
西塘·烟雨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