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芳
摘 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党员队伍思想状况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与农民思发展、想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农村党组织设置与经济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继续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处理 “两委”关系。解决好村民自治条件下党支部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关键词:基层;农村;组织建设;实践;探索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
一、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夏津县为例,我们用对夏津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了一个全面调查。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坚强有力,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加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党员队伍老化,许多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够,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普遍感到老办法不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同时,后备队伍比较缺乏,个别村只注重发展经济,放松了党员队伍建设,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不够,在党员发展工作上积极性不高。
2.农村党员队伍思想状况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忽视了党员思想建设,有的党员观念退化,在群众中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有的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矛盾,把社会上一些现象扩大化,把表面现象的东西看成本质的东西,在群众中没有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与农民思发展、想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改水改厕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4.农村党组织设置与经济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基层党支部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最小单元,长期以来,其设置多数是以地域来划分,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党员流动量增大,传统党支部设置的弊端日显突出。首先是活动难组织,因为人员流动性大,在活动时间上很难求得一致。其次是任务难完成,许多年轻党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不少支部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总是选拔那些相对闲一点的党员担任小组长,这些党员往往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开拓意识,导致党支部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另外是作用难发挥,党支部内党员之间由于行业不同,不利于党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实行农村种植经济,农民的劳动方式、观念形式和农村管理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增加了农民组织管理的难度,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思想教育工作大为弱化,致使部分农民政策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利已主义抬头,对己有利的事抢着干,对己无利的事不愿干。甚至在个别地方,旧的思潮死灰复燃,宗族观念、家族势力抬头,赌博和封建迷信肆意任行,影响群众安居乐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继续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设一个好班子,关键是有一个好带头人,要在选准用好村党总支书记上下功夫,拓宽选拔范围,采取适当形式,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要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对那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观念淡漠、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甚至是有损党的形象的党员,应放开出口,实行劝退。同时应把那些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当前除了应注意把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农村党组织中来外,还应重点将能够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私营企业主、致富能人、种养大户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农村党组织中来,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2.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直接打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党群关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党员“三评”活动,及时全面了解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德能勤绩情况,不断提高干部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要从增强村级工作的透明度入手,抓好村“两委”跟踪管理,加强村级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民主议事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村级干部的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程序和办法。通过这些措施,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自觉性,保证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3.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农村党员实际和农村工作特点,明确党员岗位,制定工作职责,党员适合做什么,就相应安排做什么,如民间纠纷义务调解员,计划生育义务宣传员,农业科技义务指导员等。通过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使广大党员成为团结群众的模范,生产管理的典型,发家致富的能手,政治学习的榜样,遵纪守法的标兵。另一方面,要建立农村党员养老保险制度,采取财政拨一点,机关党员捐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县管党费提一点等办法,建立完善农村党员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党员,每月发给适当的养老金,从而增强党员永远跟党走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4.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好多实事,就会说话有人听,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机,带领群众建设小康社会就大有希望。 一是解放思想,树立敢想、敢闯、敢干的观念,选准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突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发展典型,把党组织的凝聚力牢牢构筑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做到乡有村为典型,村有能人特别是党员能人为典型,这些典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任何说教。三是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在农村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三培双带”主题活动,培养更多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能人。
参考文献:
[1]陈君锋;卢深勤;;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水资源纠纷调解中的作用——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为例[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