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祥+杨月双
摘 要:考查西方演剧史会发现,戏剧艺术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舞台美术”要素的存在。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一些“景”的要素逐渐进入戏剧,最终成为戏剧艺术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就是“舞台美术”。这些“景”的要素包括了一幅“画”、一个“雕塑”、一处“建筑”又或者一个道具等等,其实就是“美术”的范畴。美术进入戏剧是有其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美术”和“戏剧”两种艺术的磨合、融合以及体现。美术本身有怎样的特点和样式?进入戏剧以后又以怎样的特点和样式体现出来?在叙述中比较,在比较中认清它们的关系,是我们的着眼点。
关键词:美术;舞台美术;戏剧化
古希腊的早期演剧具体怎样?今人无法看到,但考察西方舞美史或者阅读古希腊剧本就能发现,最初的演剧并无今天意义上的“舞台美术”,尽管有时会有“舞台美术”性质的元素存在,在研究者看来也存在一些分歧。反观今天的演剧,舞台美术已极为成熟。从无到有,历经两千多年,在这过程中,美术从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逐步和戏剧艺术融合,终成戏剧艺术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美術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包括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在内的诸多艺术形式,并且具备很强的自身特征。美术在进入戏剧艺术中并成为其一部分的时候,它的诸多要素的特性都为适应戏剧艺术而发生了变化,以此为前提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舞台美术。那么,究竟是哪些元素发生变化了?如何变化的呢?论述如下:
首先,我们以一幅画为例,分析一下其特性:一幅绘画作品的产生,主体是画家,而且具有唯一性。画家在创作一幅画的时候,一般来说,头脑中的生活积淀或某个(组)特定生活对象即是其直接的创作源泉,是一种特定情感的流露,无需考虑其他因素的存在及其状态,故而它是一度创作。当一幅画创作完成之后,是以一种二维形式存在,作为一种造型形式,无论是把它挂在墙上还是放在某一个角落,只要不去干涉它,它将永远静止在一地。当我们欣赏这幅绘画的时候,它一定是具备一定的色彩,呈现为某一定的形态,并且具有一定的质感的。假如这幅作品是油画《开国大典》,毛主席宣读文稿的那一刻,那个空间场景是绝不会改变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以建筑、雕塑等为例来进行特性分析,所不同的是,比如现实中的建筑是三维的,还必须得实用,审美服从于实用。
其次,总结一下,作为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大概从这样一些方面体现着它的特性:一是它是一种静止的造型艺术。二是每个作品都具备色、形、质三个要素。三是都具有假定性。四是都存在于一个固定的空间。五是一度创作。
美术的这些特性,随着戏剧的发展和对它的需求,要经过怎样的变化才才能与戏剧艺术融合,演变为舞台美术呢?
我们以话剧《桑树坪纪事》(导演:徐晓钟;舞美设计:刘元声)中的两个片段——麦客进村和李金斗逼着许彩芳到保娃家——为例进行分析。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我们大概看到这样一些内容:两个场景空间——李金斗雇麦客的大斜土坡和保娃家的窑洞,其中窑洞是典型的西北民居建筑形式;灯光一直随着剧情的转换而发生着变化,用光和色塑型;不同的角色穿着不同色彩和形制的服饰,用色和形来塑造人物形象;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装容,以呈现不同的年龄、身份、地位、职业等角色状态;不同的角色使用着不同的道具,如手绢、烟斗等,另外在建筑外面还挂有生活用品;在听觉上,还有雷声、广播声等不同的音乐、音响效果,来塑造环境形象。
以此例为依据,我想,接下来要分析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例子中提到了舞美的哪几个方面?二是它们的特性怎样?三是这其中包含美术的哪些要素?四是这些要素受到哪些戏剧因素的制约从而必须发生变化,即“美术”的戏剧化?五是分析美术的各个元素进戏剧艺术以后是如何变化的?
解决好这几个问题,将会是对于“舞台美术”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完美回答。
这个例子中,我们实际上是列举了这样几个方面:布景、灯光、服化、道具等。作为戏剧艺术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它们呈现出如下的特性:一是它不像前面提到的美术那样,是在一个固定的物质空间中存在着,而是在一个有限的物质空间内(剧场空间、舞台空间),随着剧情、戏剧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但却永远不会脱离剧场空间和舞台空间。所以说,它是在一个有限的、固定的同时又是相对变化着的空间内存在着的,比如窑洞;二是美术,它永远是静止的造型,但在这里,前面加上“舞台”而服从了戏剧的属性之后,就变成了运动的造型,当然这里的“运动”是有条件的,比如井台;三是在“美术”中我们提到,它总是以色、形、质俱备的状态存在,而这里,还必须要考虑包括不同部门甚至是全剧在内的整体效果问题,比如麦客举起的碌碡;四是一切艺术创作都会有假定属性的存在,但在美术和舞台美术的体现上又是截然不同并各具特点的。比如,舞台上的一幅《蒙娜丽莎》、一间四合院房子和现实中的各不相同又各具特点;五是如上的几个方面,都是依剧本为基础的二度创作。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艺术家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会涉及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桑》剧片段中就涉及音乐、舞蹈、美术等诸门类。但就美术这个大门类来说,包括有:绘画——大小道具的肌理效果的创造等;建筑——窑洞、井台等的设计制作;雕塑——大小道具等的雕制;工艺美术——一些工艺道具、服装等的制作等。这几个元素原本都是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当他们作为戏剧艺术确切地说是舞台美术的一部分呈现出来的时候,它就必须得去掉自身的一些特性,以适应戏剧艺术的特性,否则便不能兼容。比如,要适应戏剧艺术的现实时空有限性的问题、虚拟性问题、演出的现场性问题、不同部门或元素间的配合问题等等,这些都会使得原本的独立艺术形式走向戏剧化!有了这些个因素的制约,就好比要求绘画等元素既要戴着镣铐还要跳出完美的舞姿。
那么,美术的各个元素进戏剧艺术以后是如何变化的呢?我们选择两个主要方面做以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建筑艺术。当一个建筑失去原本的实用价值以后或者这个建筑本身就是用来观赏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失去了严格意义上的建筑的意义了!一个建筑无论造型多么漂亮、高大、壮观,它的审美功能一定是服从实用功能的,这一点不能变。另外,不管我们奉行的是东方的方、圆理念,还是西方的景观建筑的残缺美理念,也不管是什么样的设计师依据何种设计风格,它都必须是一个整体存在,必须把现实生活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还有,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建筑的独立性、可装饰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桑》剧中,窑洞作为典型的西北民居,已然失去了它现实的存在状态,失去了作为现实建筑体的独立性(色彩要考虑灯光;风格要和整体一致;材料要考虑经济价值及是否制作方便等),变成了象征性存在,实用服从了审美需求。另外,以局部代替整体,依靠观众的想象来填补有限空间内建筑形象的缺失,也是现实建筑舞台化在本剧中的体现。戏剧化了的窑洞建筑,它在装饰性上完全可以还原西北的民族风情、生活痕迹,但它却必须得考虑个体本身是否符合舞台上的整体形象环境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舞台设计是二度创作,剧本是万水之源,窑洞作为现实建筑,其独立性的缺失也体现在它必须符合剧本提供的那个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等等。
我们还可以从记忆中搜寻一下那些比较经典的话剧:焦菊隐版的《茶馆》、林兆华版的《茶馆》、国家话剧院2005年演出的话剧《红尘》(导演:曹其敬 设计:薛殿杰)等。
分析来看,建筑舞台化后,出现了如下变化:一是现实实用功能服从舞台审美功能。二是舞台上的建筑更多的时候以“藏其全而露其要”的状态存在。三是不再把现实生活的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更多考虑的是剧本、舞台体现的问题。四是失去现实中的独立性和自由装饰性。五是变成了剧本基础上的二度创造的艺术。
其次,我們分析绘画艺术。绘画在舞台上的存在状态不尽是单纯的一幅画的问题。可能是一幅肖像画,也可能是一块天幕画景,还可能是一块墙体的表面景象(随着科技的发展,手工绘画形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打印、喷绘、投影等所取代,这一点我们也应考虑进去)。前面我们分析美术的特性时已经以一副绘画作品为例作了分析,接下来我们直接分析它是如何舞台化的。戏剧是现场的、面对面的观演艺术,演出过程中,创作者要首先确保的是要让观众看清楚、看明白舞台上的不同的形象体及其传达出的不同意念。解决这个问题,光靠灯光是不奏效的。在青春版《牡丹亭》“游园惊梦”一折中,舞台上挂出了一幅表现柳树的国画,目的是使杜丽娘所在的园景更加形象化,实际的效果当然也很到位。但不难发现,这幅绘画是夸张了的,似乎只能挂在偌大的舞台上来欣赏,换一个角度说,如过把这幅画的尺幅、柳树的形象大小给“现实化”的话,尽管它也很逼真,但观众不仅看不清画面内容,并且此用的含义也神韵大减。另外,凭我们的实践经验可以知道,这幅画如果是用作一般的厅堂观赏,那么在画工、形象选择、画面经营等方面,必不能如此“大写意化”,相反必会考究一番。而之所以如此,又能取得很好的舞台效果,完全在于它既融入了整体环境又依靠着同台诸多元素的陪衬,它是符合剧情,源于剧本的背景环境的。同样,我们还可以想到越剧《陆游与唐婉》(设计:刘杏林)中最后一幕的书法背景幕的表现效果,等等。在中国戏曲学院演出的《哪吒》中,使用了大量的背景画幕,这些画幕,在内容形象的选择上、在色彩的运用上,很明显是在注重整体舞台效果的前提下,把灯光、服装、时代性、地域性等因素一并考虑了进来,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元素间彼此顾及争取效果最大化的结果。
分析看来,绘画在舞台化后,概有如下变化:一是形象大小、画幅尺度夸张了。(实际使用中夸张的向度不同)。二是内容上要考虑与其他同台元素的结合。三是在具体表现上重整体而不拘小节。四是色彩上要考虑灯光、服装、时代性、地域性等因素。五是创作上不再有作者的唯一性,是群体创作的结果。六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但直接源于剧本的需要。七是它只是戏剧空间里的固定存在,而非舞台空间里的固定存在。
同理,我们可以分析其他的美术元素是如何舞台化的。正是这些元素在戏剧特性的制约下逐渐放弃了一些又得到了一些,才演化成一门新的艺术——舞台美术。
参考文献:
[1] 美术辞林(舞台美术卷)[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