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祖敏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我国想要收获较为理想的综合国力和民族竞争力,就必须以青少年群体健康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这也可为日后竞技和群体体育等战略指标落实,提供不竭的支持服务动力。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许多青少年未能得到合理强度的体育锻炼,随后更引发身高降低、体重超标、肺活量降低、近视率高等消极状况。由此,笔者决定在论证实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要点前提下,探讨现代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合理化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我国日后国民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等指标达成,提供保障。
关键词 体育强国 战略背景 青少年 发展方向
想要进一步强化青少年体育建设实效,就必须竭尽全力激发该类群体强烈的体育意识,确保令他们更加自主地参与不同类型体育运动,并从中获取更高水准的体育技能,以及树立起终身运动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结来讲,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体育事业可持续改革发展、良好社会风气衍生,以及和谐社会构建,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效应,而尽快理清体育强国发展战略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向,自然也是极为必要的。
一、实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要点
(一)培养青少年群体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我国作为世界前列的人口大国,群众体育自然被认定是体育事业的核心,而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地位则更加无可厚非。毕竟唯独在青少年阶段提升个体体育意识并培养他们长期的运动精神,才能够带动更多人群介入到多元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中,最终衍生出妥善的全面健身运动风气。
(二)完善青少年体育技能并督促他们维持终身运动等良好习惯
改善青少年体育建设质量,对于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社会风气合理性调节、运动员优良品德树立等目标达成,影响颇为深刻。因此,在日后体育强国战略落实期间要多加注意,即在激励青少年群体自觉参与各项体育运动基础上,修缮他们的体育技能并确保今后真正做到终身运动。
二、体育强国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科学化发展的方向
(一)青少年体育科学化发展的指标
新时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指标,即以健康第一理念为基础,将体育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相互结合,借此提升参与主体体育运动激情、促使他们掌握更多更高水准的运动技能,进一步为社会培养供应更多达到竞技体育运动要求的优质化运动员。另外,体育教育还可推动青少年群体全面化发展进程,令其逐步演变成保留高超道德、文化、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终为体育强国梦顺利实现,贡献极为可靠的推动力。
(二)青少年体育科学化发展的措施
第一,秉承合理的体育教育理念。各类学校要在积极响应素质化教育方针和体育强国战略要求的前提下,树立起可靠的体育教育理念。换句话说,就是在不断加大师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态度之余,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管理准则,令学生在今后体育课堂上能够愈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为日后全面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做足准备工作。
第二,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体育教学工作想要顺利地拓展,就必须引入合格的教学人员,毕竟这对于学生体育运动理念妥善化转变、体育学习兴趣激发,有着决定性意义。在此基础上,各类学校领导要争取透过不同途径提升内部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如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去外地培训和学习,并确保每位体育教师都持有专业教师资格证。除此以外,更要督促体育教师实时性革新既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引导模式,令更多的学生可以清晰感知体育教学的全新内涵和精神,从此更加积极地强化各项体育技能,并且成为一名满足社会要求的专业体育运动员。
第三,持续修缮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为了确保青少年体育事业可以妥善健康发展,作为不同层级政府要尽快地将青少年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必须的考核项目,其间须长期加大对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控制力度,必要时开展全面性检查验证活动,确保学校体育工作至此可以顺利地布置交接。与此同时,作为学校更有义务改良传统的考核机制,如将体育成绩和奖学金、優质化班干部评选等予以挂钩处理,争取透过思想本源上强化学校师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力度,保证青少年群体今后自主且勤奋地参与体育锻炼,最终全面提升该类人员的身体素质。
第四,建立科研机构、高校与青少年体育实践单位的常态交流机制,鼓励和支持开展联合攻关,促进青少年体育最新科技成果与青少年体育实际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理清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向,并制定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措施,可以说是贯彻强国发展战略的根本。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审时度势,保证快速地将青少年体育发展纳入到既有的规划体系之中,进一步衍生出集合学校、家庭、社区等主体要素的体育网络体系。长此以往,集合不同社会力量激励青少年群体积极步入操场并切实改善和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真正推动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王向阳.体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0.22(7):166-170.
[2] 平杰.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15(1):120-137.
[3] 葛振营.体质健康视角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2.19(6):79-88.
[4] 徐莹.简谈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5.14(6):12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