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显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的热潮席卷而来,当代大学生为适应社会打基础更应关注自己的健康,关注以什么样的方式使自己更加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篮球运动的分析,探讨了篮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为当代大学生促进自己身心健康给予指导。
关键词篮球运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的健康现状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1];1989年,WHO又将健康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2];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很大部分人出现在亚健康状态,虽不能影响生活的正常进行,却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个人精神状况,极度的降低了个人生活幸福指数。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不良的身体健康状况日趋严重,大学生体质正在走下坡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代大学生不能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形态、卓越的身体素质以及完善的身体机能,那么我们是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顶梁柱、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与创造者。心理问题是是当代大学生更重要的问题,人们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关注也正在加深,心理问题正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缺少拼搏精神、毅力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有一些部分大学生缺失了团结协作,组织管理能力、竞争力、承受挫折能力以及自立的能力,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实为不利。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健康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包括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二、篮球运动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关系
(一)篮球运动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校学生大部分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身体仍然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的形态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篮球运动属于集体对抗性很强、很激烈的项目,只有较好的身体机能、素质状况才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3]。篮球运动中的对抗包括地上的对抗、空中的对抗。强壮的身体,良好的身体形态与极强的运动机能为自己扩大空间,使自己在对抗中取得优势。对于积极地、凶狠的防守,运动各种跑跳投等动作尽自己的全力进行摆脱与突破。可见,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大学生就能很好地发展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身体素质。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发展得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较好的心肺功能使高校大学生在快速激烈的篮球比赛活动中坚持到最后,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性要素[4]。健康的身体不仅仅需要有强壮、宽大的体格,体内的呼吸功能、心血功能等同等重要。由于篮球运动具有时间的持续性,长时间的有氧无氧运动很好的锻炼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心脏促进血液的循环,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氧的利用能力,增大肺活量,促进呼吸、心肺功能等身体器官的适应能力[5]。
(二)篮球运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描述观点归纳总结,六点是重中之重: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际和谐、行为合理、人格完善和适应环境[6]。对于大学生而言篮球运动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篮球运动是一场游戏,能够很好调节大学生低落的情绪,内心的烦躁,通过篮球比赛让学生忘记自己投入其中,大汗淋漓,感情宣泄,使一些不愉快的心情通过篮球活动得到很好地治愈与释放。
篮球运动对大学生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自信、积极乐观的良好品质[7]。篮球运动具有促进团结合作、提升组织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改善人际关系。篮球运动是一个多数人参与的运动,每个队员的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才能使自己的技术战术发挥的更好,同时,也需要组织管理能力,通过队长的组织管理,每一位队员明确分工、落位与跑动都达到细致分明,才能减少无用功的付出,高效率的工作而获得胜利。
篮球运动的竞争性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篮球比赛,一方面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所需的竞争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展示自己的风采来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形成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在竞技面前,努力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人格。从而能感悟人生,准确认识自己,合适的定位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促进自己心理健康。同时通过练习和比赛,可以有效地让大学生们学会思考、学会运用自己所具有的中的智慧,学会独自运用技巧和战略来克服困难,克服自己的弱点;再者,能调节情绪、强化情绪,保持心理稳定性,学会在困难面前冷静思考,心态平和。
三、结论
第一,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机能,完善身体形态。适应健康中的发展趋势,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第二,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培养独立性、竞争性方面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及能很好地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控制情绪的能力;篮球运动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地影响。
第三,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样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及受挫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为大学生更好的适应、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Z].1995.
[2]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Z].2011.
[3]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S].2009.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Z].2014.
[5]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计划纲要(2015—2030年)[Z].2016.
[6]李大鹏,宋珊.高校普通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群体研究.2012(3).
[7]黄睿.健康体适理论下的高校篮球教学的启示[J].当代继续教育.2012(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