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3月20日,《纽约书评》的主编罗伯特·西尔维斯(Robert Silvers)去世。1963年创刊的《纽约书评》虽然算不上大众媒体,却是西方知识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刊物。
2006年,西尔维斯和另一位联合创办人芭芭拉·爱泼斯坦被美国国家图书奖授予“终身成就奖”,以表彰“《纽约书评》把书籍评论变成了一种艺术,使关于书籍的讨论成为了一项鲜活的、令人亢奋的、智力迸发的活动。”
在西尔维斯拿到这个奖项之前的两年,脸书已经开始展现它改变世界的力量,在社交网络统治世界之前,其实评论这件事在传统的文化领域还是一份门槛极高的工作。无论何种形式的创作需要加上评论家的再创作才共同构成了给予观众读者的核心内容。
短短十年之间,西尔维斯曾经引以为傲的优秀评论,已经被逐渐的边缘化。影评人、书评人,乐评人,甚至是菜评人如过江之卿,评论创作的门槛被社交媒体中意见领袖的门槛所代替,同时普通的观众和读者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社区更是以运营评论作为吸引流量的重要手段。
最近两三年里,直播时代的来临,让评论已经彻底告别了精英时代,进而变成了一种公众的私权力。原生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电子竞技更是如此,从论坛,到贴吧,再到社交媒体,直至直播平台,电竞一路走来,内容极少有被评论家再创作的过程,我们在电竞相关的媒体中也几乎见不到像样的评论员。
西尔维斯曾经表达过,“《纽约书评》之所以把报头books印得很小,是希望强调Review,它的职责就是不断地检视建制(establishment),不论是政治建制還是文化建制。”有趣的是,他聊起了twitter这样的新媒体,在他看来tweets这种文体也缺乏检视,“这么巨量的文字??没有经过任何系统性的有深度的批评就这样未经察觉地流逝了。”
逃不开以内容为核心逻辑的电子竞技,却在过去的几年里无法实现在内容上真正的升级,一直停留在相对低水平的呈现,和缺少优质有影响力的评论员和批评有着很大的关系。
另一方面,看似把评论的权力下放到每一个个体是历史进步,但不受管控的权力代表的只能是秩序的失衡。就像私权力的保护要建立在公权力的基础之上,民众和评论家共同参与才能形成评论的价值。而不是像当下,充斥在直播弹幕和社交网络上近乎癫狂的情绪宣泄。
之所以在电竞内容下面是一片泥沙俱下,受众群体本身在传统社交和网络社交之间的困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同时,源发于电子竞技的意见领袖们,本身无法提供真正有意义的讨论和有质量的评论也是电竞评论体系陷入困境的原因。
作为一个正在从小众社区逐渐蜕变成为流行文化的行业,硬件上的升级虽然重要,但真正能够产生文化影响力的,还是要有像《纽约书评》和西尔维斯这样的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