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徐长杰
创新应用,促进产业升级中针协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第七届全国针织科技大会举行
本刊记者_徐长杰
大会对针织行业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对优秀科技研发企业和总工程师进行了表彰。
4月12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六届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第七届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在浙江海宁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海宁市副市长俞亚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少将、博士生导师施楣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科技发展部主任彭燕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市场部副主任、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瞿静,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秘书长何华勤,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会长、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陈南梁,海宁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周文俊,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魏国锋、副主任徐迎忠等领导嘉宾,以及会员单位、企业及媒体代表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赵洪主持。
俞亚明在致辞中谈到,经编产业作为海宁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从最初的几台经编设备发展成现在国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魏国锋则介绍了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分别从发展空间的变迁、产品品种的变迁、产业层次的变迁、产业业态的变迁、集群模式的变迁五个方面介绍了产业园的发展情况。
杨纪朝在会上指出,目前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体运行平稳,缓中趋稳,呈现稳中有进的总体趋势。
首先行业体量继续增大,但总体增速较“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明显放缓,针织行业2016年主营业务增速4.60%,较2015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其次,规模以上企业总体盈利状态良好,近五年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016年针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7.25%,较2015年提高1.98个百分点;第三,行业投资增速与整个纺织行业投资变化类似,经过连续多年的两位数投资增长,2016年行业投资增速出现较大下滑,针织行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73%,较2015年降低10.92个百分点。市场方面,海外市场出口降幅加深,内销市场增速放缓。
当然,行业发展也呈现出诸多新亮点。首先是稳态发展,孕育下阶段发展动能;其次是亮点突破,弄潮儿试水高精尖;第三是跨界融合,引流入江,借势增长;最后是大企业优势集聚度凸显,进入良性循环。
对此,杨纪朝还提出了不确定环境下的确定性产业发展路径:要实现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的有机衔接;围绕产业主导权展开战略设计;着眼全球创新版图加强产业研究;引进培育一批领军创新创业人才;围绕技术生命周期展开政策布局;着眼产业集群展开空间布局;从跟随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着眼企业竞合加速、产业组织创新;大力推进产业融合以及产业整合。
彭燕丽介绍说,“十三五”期间,纺织工业科技进步需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加强高仿真功能性纤维材料开发,化纤差别化率达到65%;突破一批高性能纤维制备和应用技术,实现高性能纤维的低成本和高附加值,成为世界上自主掌握高新技术的主要国家之一;掌握一批重点领域产业用纺织品制造关键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量比重达到33%;印染行业万元产值水耗下降20%、能耗下降15%;国产纺织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不低于80%;纺织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智能化纺纱、长丝、印染、针织、非织造布、服装和家纺示范生产线;主要企业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0%;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授权发明专利年增15%;完善纺织品安全、基础通用标准,加快制定中纺联团体标准,优化纺织标准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化能力增强,主导制定国际标准达到30项。
随后,赵洪宣读了对中国针织行业优秀科技研发企业及优秀总工程师的表彰决定。在接下来的分论坛阶段,会议还以“印染”、“纬编”、“经编”三个分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中国针织行业优秀科技研发企业名单
(按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
常熟市群英针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佛山市新光针织有限公司
湖南莎丽袜业股份有限公司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劲派经编科技有限公司
辽源东北袜业研发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
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帕兰朵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
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五洋纺机有限公司
浙江嘉名染整有限公司
浙江七色彩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同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