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艳,舒小珉
近年来,我国脑出血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脑出血致残率较高,会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极大影响,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尽早发现并积极采取规范化治疗对改善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表明,脑出血可导致支配神经反射弧中断,而康复训练可通过调节协同或次要神经而改善反射弧功能[1];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出血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纳入标准:(1)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2)发病6 h内入院;(3)出血量为10~60 ml;(4)进行脑出血规范化治疗且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无法进行早期康复治疗;(2)入院时即伴有严重呼吸循环衰竭;(3)治疗期间再发生脑出血;(4)放弃治疗者;(5)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出血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或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脑出血规范化治疗,包括补液、止血及抗感染等。研究组患者在脑出血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于患者病情稳定后1 d内开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护理: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细致、到位的基础护理,如指导患者进行面部、口腔和全身各处清洁及消毒,维持病房内环境干净整洁,保持室内通风及光线适宜等。(2)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并尽可能地满足患者需求,了解患者的想法和感受,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讲解保持良好心态对改善病情的促进作用,增强患者主观能动性。(3)体位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摆放肢体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条件允许者可进行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及仰卧位等,注意每1~2 h更换1次体位。(4)吞咽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舌尖活动(伸出舌尖向口角处进行左右移动),嘱患者从英文字母的简单发音开始进行训练,训练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与患者进行沟通;指导患者进行吸吮、吞咽、鼓腮及咀嚼等训练,食物从流质-半流质-固体软食-固体硬食过渡以逐渐改善吞咽功能。(5)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髋关节屈曲训练,训练时脊柱保持伸展并进行转头活动,自由活动头部、颈部,每天坐起5次,每次以20 min为宜;条件允许者可进行直线行走训练,开始时保持5~10 min/次,病情改善后可逐渐延长步行时间。(6)饮食、睡眠护理:嘱患者以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盐和低脂饮食为宜,多饮水、进食新鲜蔬菜及水果;提供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并保持适宜温度。
1.3 观察指标
1.3.1 康复效果 以干预后6个月Brunnstrom偏瘫分级为≥Ⅳ级为临床治愈,干预后6个月Brunnstrom偏瘫分级提高2级及以上为显效,干预后6个月Brunnstrom偏瘫分级提高1级为有效,干预后6个月Brunnstrom偏瘫分级无变化甚至出现加重为无效[2]。
1.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满分100分,Barthel指数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3]。
1.3.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该量表共包括15个条目,满分42分,NIHSS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4]。
1.3.4 肢体活动功能 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肢体活动功能,满分100分,Fugl-Meyer量表评分越高表明肢体活动功能越好[5]。
2.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65,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及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及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注:a为t值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及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造成的出血,主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颅内血管畸形等有关,常因用力过度、情绪激动等引发[6-7]。脑出血发病突然,病情较凶险,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我国脑出血患者病死率约为21%[8],临床常见脑出血类型包括脑叶出血、基底核出血、小脑出血及脑桥出血等[9]。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出血速度、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等有关[10],常见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言语不清及肢体活动受限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四肢瘫痪、意识不清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1]。目前,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方法,而脱水、控制颅内压及血压、避免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是脑出血的主要治疗原则[12-13]。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脑出血患者康复,且干预时间越早,患者恢复效果越好。通常情况下,待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后即可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1 d内开始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脑出血患者易出现肢体痉挛并引发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因此采取体位摆放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及仰卧位等,其中患侧卧位是指肘、腕、指关节伸展,患侧上肢前屈约90°,手心向上并置于床面,患侧下肢置于身后,健侧下肢屈曲向前;健侧卧位是指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患侧上肢保持功能位,肘、腕、指关节伸展,肩前屈约90°,患侧下肢屈髋屈膝;仰卧位是指肘弯曲,腕、指关节保持伸展位,患侧上肢垫高,沙袋置于患侧下肢外侧以免腿外展外旋,足板置于足底处以免足外翻。
临床实践中发现,脑出血患者由于生活无法自理而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病情改善极为不利。本研究对脑出血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通过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而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尽可能地满足患者需求以建立双方间的信任和尊重,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主观能动性,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既往文献报道相符[14-15],表明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及肢体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远期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等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1]杨兴奎,陈龙伟,于建,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12(4):10-13.DOI:10.3969/j.issn.1672-2639.2014.04.003.
[2]KARIC T,SORTEBERG A,HAUG NORDENMARK T,et al.Earl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Disabil Rehabil,2015,37(16):1446-1454.DOI:10.3109/09638288.2014.966162.
[3]KARIC T,RØE C,NORDENMARK T H,et al.Effect of early mobiliz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n complications in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J Neurosurg,2017,126(2):518-526.DOI:10.3171/2015.12.JNS151744.
[4]关卓,张正洪.早期康复治疗对小量脑出血病人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J].护理研究,2016,30(6):660-663.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6.008.
[5]BERNHARDT J,CHURILOV L,DEWEY H,et al.Statistical analysis plan(SAP)for A Very Early Rehabilitation Trial(AVERT):an international trial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mencing out of bed standing and walking training(very early mobilization)within 24 h of stroke onset vs. usual stroke unit care[J].Int J Stroke,2015,10(1):23-24.DOI:10.1111/ijs.12423.
[6]LIU N,CADILHAC D A,ANDREW N E,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J].Stroke,2014,45(12):3502-3507.DOI:10.1161/STROKEAHA.114.005661.
[7]MENDELOW A D,GREGSON B A,ROWAN E N,et al.Early surgery versus initi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supratentorial lobar intracerebral haematomas(STICH Ⅱ):a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13,382(9890):397-408.DOI:10.1016/S0140-6736(13)60986-1.
[8]李慧萍,秦泽红,赵晖,等.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肢体活动程度、自理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937-939.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07.027.
[9]苑玉存,王芳,闫丽红,等.早期康复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J].河北医药,2015,37(11):1694-1696.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11.034.
[10]LUFT A R,KESSELRING J.Critique of A Very Early Rehabilitation Trial(AVERT)[J].Stroke,2016,47(1):291-292.DOI:10.1161/STROKEAHA.115.010483.
[11]HEINZ U E,ROLLNIK J D.Outcome and prognosis of hypoxic brain damage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logical early rehabilitation[J].BMC Res Notes,2015,8(1):243.DOI:10.1186/s13104-015-1175-z.
[12]陈立英,高媛,康增军,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转归及血清NSE含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585-586.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4.05.035.
[13]邸方,袁海涛,肖小华,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2,27(5):323-324.DOI:10.3870/zgkf.2012.05.001.
[14]李春香,陆国凤,刘海墨,等.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肢体活动程度、自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0):153-154.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83.
[15]林敏,邹少娜.小量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2):1442-1444.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4.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