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琳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传播方式和舆论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现代社会对新闻采写岗位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传统高校新闻采访课程存在很大的弊端,缺乏创新性及实践性,因此高校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融媒视域下新闻采访课程教学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并進一步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融媒视域;新闻采访;课程;改革
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固有格局的改变,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逐渐被互联网传播所替代,新闻媒体人如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时俱进成为其能否立身于新媒体变革浪潮中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新闻采访刻而成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就业时实践技能较低,职业竞争力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院普遍对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新闻采访课程教学特点
新闻采访写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课程通过有机结合新闻采写、课堂操作、课堂教学、实践演练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及学习电视采访写作的方法、特点及技巧等,强化学生在新闻采访每个环节中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胜任新闻报道的各项工作。目前国内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开办时间均比较短,存在经验不足等现象,而新闻采访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有中文专业路子,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
2.融媒视域下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2.1 专业涵盖面较狭窄
新闻采访课程在广播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等专业方向均有设置,然而专业方向的特色并不明显。新闻采访作为前导课程,需要通过采访来获得新闻内容[1],然而新闻图片、文字、摄影或摄像等在新闻的呈现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新闻采访课在教学时只注意到学生采访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影像或摄影等能力,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2.2 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课,必然会与特定的职业岗位相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这职业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需要通过量化来实现要从基础入门到逐步自主采访的渐进过程[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于一些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可引导其接触更高层次知识,促进其能够快速成长,从而带动其他学生。
2.3 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脱离实践
这是我国从小学到大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且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高校教学以向社会输送人才为目的,新闻采访课程时新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这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灵活性及社会性,然而目前高校在这一专业的教学中普遍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中虽然将尽量使学生开展采访作为主要内容,然而由于受到实践基地、资金等限制,较多学校在这一课程教学时仍然是将理论知识作为全部内容来讲解,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单一[3]。
2.4 学生主观能动性被忽视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更多的倾向于学生的“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舞台,使其能够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纵观国内高校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均是将教师作为课堂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者,目前高校缺课、课堂睡觉、玩手机等现象较多,这与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有着很大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
3.融媒视域下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3.1 重视课堂价值,结合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闻采访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专业实践的训练,可采取情景教学及案例分析等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尽可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每节课堂前将需要掌握学习的理论知识告知学生后,引导学生对经典案例中采访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分析[4]。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其自己设计小情景,比如作为记者面对不同的方法环境及状况时,应该如何进行采访;对于性质不同的采访事件,应该如何设计问题;对于不同的采访受体(学生、医生、警察),应该怎样给与受访者进行沟通,对于采访过程中的不配合者、突然出现的状况等,因此如何应对。通过这种情景模拟,能够让学生身处采访环境中,初步了解新闻采访,积累相应的采访经验,提高其采访情况出现变化时的应变能力。教师要对学生情景模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问题发生的原因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性所在。
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发现对方的不足,并在学习及以后采访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教师要关注时事,对于不同类型与风格的采访节目均有接触,不断研究现代社会的热点新闻,实时掌握专业前沿课题。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融媒时代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多种素材收集的手段,教师可从网络、广播、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介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并举一反三[5]。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鲁豫有约》,对鲁豫在节目中与受体沟通与交流的方法、风格等进行分析,如面对健谈与不善言谈的对象时,鲁豫当时如何设计问题的;对于录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鲁豫当时如何处理的。可选择角色差别较大的两个角色来分析,比如影视演员与农民,在视频资料结束后,可在网络搜集鲁豫在节目前所做的准备、积累的知识等。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研究鲁豫在节目中将理性问题与感性情感自然结合的方法、提问风格及技巧等研究,通过小组讨论等,由学生再次模拟访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具体的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的技巧,从而为下一课程的良好学习提供条件。
采访是一门谈话艺术,然而受到课程的限制,这一特性并不能够被表现出来,然而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世界各国不同风格具有不代表性的记者的访谈节目来引导学生学习。如奥莉娅娜·法拉奇在采访时的犀利和深刻、张泉灵在不同危险采访现场的勇敢及及时、王志在现场提问时的尖锐及质疑、范长江在采访时的聪明及机智等,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人物的访谈来掌握大量的采访技巧。觀看新闻发布会能够更为深刻的提高学生的现场感,如观看2016年林丹在巴西奥运会失败后新闻发布会、两会新闻发布会、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等,要求学生对不同性质新闻发布会的政治导向及现场感觉进行分析,指出在各类新闻发布会中应该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问、如何克服现场的各种困难等,组织学生模拟新闻发布会,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的平台,使其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及技巧,从而更好的实现新闻写作。
3.2 拓展课堂,实现校内实践
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并不具备校外实践的条件,不能像部分重点大学一样采用“大篷车”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6],然而高校可积极组织学生校内实践活动,拓展教学的空间。由新闻专业每教学班学生自愿组织,至少一个星期在校园内开展一次实践采访,对象可以为学生、教师、校外人员及其他学校校友等,在学生进行校内实践时,教师可陪同现场,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采访,并在采访结束后对学生采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了保证校内实践的高效顺利完成,在实践开始前,教师要求学生选定采访主题、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等,使学生亲自参与到采访的准确工作,比如采访提纲、采访问题的设定,现场沟通交流方法等。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新闻媒体组织或社团(校园网、校广播站、校报、广播电视台等),尽可能的参与到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有关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现场的条件,鼓励支持学生自己办网站、报纸等,从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观察及写作能力。
3.3 开展校外实践,实现学校与新闻单位联合
教师向学校提供每个学习不同的课程进度,在一个课程阶段成功完成后,申请学校协助开展大型课外采访活动,从而将课堂从教室、学校延展到校外。在课程任务完成后,教师可带队,组织学生对当地的不同机构如戒毒所、工商局、企业等进行实地采访[7],在采访前使学生充分的了解采访对象,并制定针对性的采访计划。在采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现场观察、提问、记录及后期的写作等情况进行监督,并分析总结学生在实践中的缺点及优点。学校可与当地电视台、广播站及网络平台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寒暑期实习基地,实现学生真正的从学校进入到校外,体验新闻采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中,体验到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积极性,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实战提供基础。在校外采访这一实践环节时,可开展竞争机制,要求各参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比赛内容主要有采访次数、采访质量、采访后撰写的新闻稿件,由小组间评出最佳小组,组织小组间互相观察,总结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各个小组间对采访经过、感受、遇到的难题等进行交流。
3.4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全国课程联网
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高校教学要实现与时俱进,就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增加教学手段。网络媒介在新闻传播时,涉及面更广,同时实时性更强,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这一特点,对课堂、实践过程中无法触及的新闻及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扩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来掌握新闻专业的最新发展、研究及动态,紧跟专业最前沿动态。同时各个学校可实现校与校之间的联网,实现不同学校之间学术交流与教学经验的交流。
4.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注意事项
新闻采访课程要以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重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个人采写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教师在教学改革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虽然需要尽可能的压缩、删减理论内容,增加实践部分教学,然而并非完全抛弃理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抛弃了理论教学,将教学重心完全放在了学生的实践课程的学习上,这虽然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然而没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持,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偏差,在遇到问题时不能依照理论进行解决。②因材施教与科学互补相结合。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性,其性格、擅长的领域、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首先教师在分配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任务时,可以针对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来进行分配,使其优势得到发挥。当学生在这一领域已经足够熟练时,可针对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来进行调配,并在课堂教学时加以纠正与强化。③改革考试制度,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方式,考试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向有着很大的指向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时也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唯一检测标准的方式,将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与其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参与情况挂钩,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融媒时代的到来媒体形态更加丰富,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网络等众多平台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平台,新闻媒体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纵观我国高校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能够发现,目前国内媒体专业教学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脱节,因此高校必须要推进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全面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毛艳青.高职院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1,(8).
[2]陶虹,江宏.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协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0,(9).
[3]]夏文蓉 .新闻教育反思中的”传播学“话语[J].新闻大学,2009,(4).
[4]朱丽萍.新闻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应用[J].新闻传播,2011,(09).
[5]田嘉,周燕.让学生做主角 将课堂变作坊——谈谈清华大学“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教学[J].新闻与写作,2011,(08).
[6]于 秀.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设计探析[J].教改探索,2014,(8).
[7]戴丽岩.普通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