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同时表示应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而在2017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特意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而作为高考命题精神指向的风向标,好的高考作文命题一定会充分彰显时代的主旋律,在这些背景下,传统文化就成为了2017年高考作文绕不开的核心考点。
备考建议
既然传统文化如此重要,那么大家在作文备考中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大家应广积传统文化素材。
素材是作文内容的血肉,大家在积累文化素材的过程中,必然会由表及里,增强对素材内容、思想的了解与把握,进而增强传统文化题材作文的写作意识。此外,大家在积累的过程中,常常会追问,哪些东西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它们有什么来历?为什么它们能得到国人的体认与传承?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追寻,其实也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二者具有相辅相成之效。
例如面对下面一则作文材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逐渐离开了纸质文本,甚至有人预言人类将过渡到读图时代。可是在一次关于汉字的专家论坛会上,历史学家说,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具有永恒的价值。书法家说,字如其人,中国的方块字变化无穷,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人类学家说,汉字是中国的文化载体,了解中国人先要了解汉字。最后,文学家深情地说,方块字滋养着中国人的情感,浸染着东方人的性情,很多由汉字构成的著作,甚至篇章、句子、词语,读着读着就会让人拍案,令人叫绝。”就有考生这样写道:
方块字的魅力渗透了东方人的飘逸性情,这一点在书法艺术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王羲之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笔法把方块字的神韵用艺术的形式展现,那潇洒的笔触令汉字的每一笔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东方审美意趣,古老泛黄的墨迹使汉字愈发具有魅力。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不变的是中国汉字几千年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不曾褪色,岁月也磨损不了它一丝一毫的辉煌,它内在的意蕴已被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中。
汉字的魅力更辉映着民族之魂和铮铮傲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韩美林挥毫写下“抽刀难入鞘”五个大字,这五个字背后是民族的浩然正气,每个字都如一座大山般巍然而立,唤醒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意识。我们说它是民族自尊、自强发出的强音,汉字正以它深刻的意蕴向中华民族、向世界无声地扬洒出它傲然的气概。韩美林用汉字的魅力使民族精神熔铸进每个人的心中,进而让汉字迸发出让人震撼的力量。
在这两个段落中,考生分别从“飘逸性情”和“铮铮傲骨”两个层面来理解汉字。援例典型,分别列举的是王羲之与韩美林的例子,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态,几个汉字,就能窥见“审美意趣”和“民族气概”。可见,考生在积累“汉字”这一文化素材时,是由表及里的,见“字”如见人,体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有这样的素材积累,在写作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作文时,自然会得心应手。
其二,大家应充分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精神内蕴。
这是最难也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无论是如今正大力倡导的“立德树人”,还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文化传承”,其实说到底,都是精神的同构与共鸣,这也是考场作文在立意时最能见高下的部分。如果大家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做个大致的梳理,那么无论是在写文还是在做人上,都能更容易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气魄,也才能真正达到传承傳统文化的最终目的。
例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目,命题者要求考生阅读两句名言,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帕麦斯顿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道作文题,其实就是在考查考生对文化精神的体认能力。因为毫无疑问,孔子是中国的儒学大师,帕麦斯顿是西方的政客,考生如果没有较深的文化习得能力,是很难驾驭这道作文题的。有篇名为“择友以道”的作文得到了阅卷老师的好评,我们不妨选取其中的一段来读:
孔子是东方的大儒,帕麦斯顿是英国的首相。前者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提倡“仁义礼智信”;后者是英国少数财团的代言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与人相交,看重“道”还是看重“利”,答案不言自明。所以,在中国,见利忘义的曹无伤遭人怒杀,见风使舵的秦侩遭人唾骂,卖国求荣汪精卫遗臭万年。所以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他的发家史也是工人的血泪史;作为曾经的帝国主义英国,其殖民地遍及世界几大洲。就好像《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以各种“利益”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表面繁荣,有朝一日“树倒猢狲散”,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令人不甚唏嘘!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物质文明极其发达的今天,择友以道,当为世人所铭记!
这个段落体现了考生非常精准地表达传统文化思想的能力。考生先从两个名人的身份及其倡导的思想价值观出发,言简意赅地指出他们之间巨大的分野,然后立足于“择友以道”的思想追求,援引了曹无伤、秦侩、汪精卫、周朴园、四大家族、司马迁等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名人及文化经典中的典型人物加以雄辩的佐证。整个段落,由文化思想发轫,恣意铺陈,琳琅满目但又切中肯綮,成为体现文化底蕴、烛照文化精神的典范之作!
其三,大家应在把握文化内蕴精神的基础上,批判性地继承发展。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对传统文化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素材及思想的“习得”上,还应结合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批判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具体在作文中,应该针对传统文化现象,通过自身的体验及感受,调动自身的理性判断,在整合中发表自己独特的、中肯的看法,这些看法应该充满客观性、预见性和建设性。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担负起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我们来看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某驴友在网上发了几张偶然发现的一个古村落的照片,村子周边风景清幽,古建筑虽显颓态但仍隐隐透出当年的繁华。不少网友急切打听村子的位置,该驴友却不肯透露,说怕来来往往的人太多,打扰了当地人的生活;更怕村子出名后因为过度开发而破坏了它本来的面目。跟帖的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样的古村落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价值;有人说,如果缺乏必要的开发性保护,这些古建筑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也有人说,只有经得起时间的打磨而保留下来的东西才有意义,任何刻意的保护都不是办法。”
毫无疑问,古村落、古建筑因为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关怀”,自然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因古村落而引发的争议,作为当今的青年学生,如果仅仅满足于“判断识别”阶段,肯定远远不够,当然还需要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见解,从而真正起到建设性的作用,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例如有位考生就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无论是怎样的古村,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及其特征。当游客来袭之时,游客们身上的文化特点很可能对村落原有文化造成文化侵略。想起雪山脚下的丽江古城,灯红酒绿的酒吧街竟成了主流,游客们的喧闹打破了苍山洱海的静谧,苍茫圣洁的雪染上了尘世的喧嚣。然而,我们并不能说旅游开发就一无是处,旅游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古村继续衰落,适应古村落生存的旅游方式是值得倡导的。旅游远不是为了一张纪念照,一句“到此一游”,而应是一次心灵与文化的对话。旅游业的开发,应少一点功利,多一点实质性的保护,更要配以对文化的重视与坚守,这不仅是文化单位的责任,也是游客的责任。愿终有一天,旅人的目的地不再是游览景点,而是体味自然与文化,在一片林或一座山之后,发现一片豁然开朗、古朴清幽的文化世界。
在这个段落中,作者立足于古村落(传递传统文化的所在)的文化传统及其特征,围绕游客、文化单位进行了批判性思考。作者认为游客应该更多地关注古村落的文化本身,而非商业的、浮躁的赏景;认为文化单位应该坚守古村落的文化属性,进行必要的、实质性的、非功利性的开发。如此,古村落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才能真正走进人们的内心。无论对古村落、游客还是原著居民来说,这都是一大善举。这样的批判性思维的表达,也正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精神之光。
相关链接
尚雯婕用法语唱非遗戏曲遭李谷一痛批
2016年10月21日晚,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二季安徽站决战夜在央视三套播出。节目中,在音乐方面特立独行的尚雯婕用法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的传承人苗清臣合作了一首《夜之缪斯》,其中融合了用花腔渔鼓演绎的《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
尚雯婕神秘的演唱搭配华丽的舞台效果让在场观众反应热烈。主持人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蔡国庆、赵忠祥等评委也都给出了好评。然而,另一位评委、老歌唱家李谷一对于尚雯婕的外文演绎方式却不买账,她毫不留情地提出质疑:“对于你的演唱,我不喜欢。在我们中国的舞台上,尤其是和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的时候,你用外国语言来唱?”话音一落,现场一片安静。尚雯婕忙解释道:“世界音乐作为特别的曲类,面对的不只是中国观众,如果太原汁原味,可能他们听不懂。所以我能做的,是希望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和喜欢。”
李谷一显然不同意尚雯婕的说法,她反驳道:“音乐无国界。通过旋律感觉,人家能认识你,能知道你唱的是什么东西。你现在的‘渔鼓道情不是原汁原味的,我希望你下次唱的时候能唱出真真正正原汁原味的‘渔鼓道情。它的旋律它的歌词,你用中文唱出来。这是我对你的一个希望。”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召开。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虽然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网友晒自家“奇葩春聯”
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过年当然少不了这些年俗,贴春联作为特有民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除了具有古典美、调调为“欢悦庆升平”的对联外,还出现了很多用互联网语言写成的对联。这些对联给人一种把朋友圈贴在家门口的感觉,引来大家围观转发:“我爱的人名花有主,爱我的人惨不忍睹。横批:命苦。”“初恋热恋恋恋不舍,男生女生生生不息。横批:生无可恋。”“你听不懂的样子,你喝橙汁的姿势。横批:完美。”
有人说,“奇葩春联”毁了文化和传统的三观。其实,我们不能只看到“奇葩春联”里的奇葩和古怪,还应该读懂“奇葩春联”里蕴藏的深情呼唤。我们常见到的春联,有的内容都延续几百年了,古人使用过,现代人使用过。尽管这些春联的内容有着传统文化的馨香,可也总是给人们以审美疲劳的感觉。“奇葩春联”是对春联个性化的呼唤,它的出现表明,是到了实现春联内容翻新的时候了,不能就那么一些重复的内容年年使用。
另外,春联的寓意往往都是传统的模式化的,总体而言是团圆、喜庆和祥和。这是历史沿袭的寓意方式。可是,有些年轻人想有不同的寓意。比如,他们想借助春联寓意爱情、创业、婚姻、游戏等。从这个角度看,“奇葩春联”也算是其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比如涉及“单身狗”的婚姻迷茫,涉及小学生的作业负担等等,这都是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
“00后”才女惊艳《中国诗词大会》
2017年2月1日晚,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舞台。这位“00后”美少女,让人依稀看到了古代才女的风采,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晋网红和中小学生的偶像。
其实引起大家关注的,不仅是武亦姝的颜值,还有才情。年仅16岁的她,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强势攻擂成功,这位名字和长相一样古色古香的“00后”小姑娘,诗词储备量绝对完胜绝大多数人。
在第一环节的个人追逐战中,武亦姝9道题全部答对,战胜百人团中的308人,因为战胜一人获一分,她也成为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以来,在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获得者。而主持人董卿表示,在这个环节里,一般获得200分就算很厉害了。
而在最后与博士生陈更的对擂中,武亦姝也毫不怯场,率先拿到5分,攻擂成功。
不得不说,武亦姝身上真是有着满满的古代才女风范——喜爱读诗词、穿汉服,不仅随身携带一本苏轼的诗集,更奉陆游为自己的男神,言谈间尽是对古诗词的喜爱。据说,许多小朋友看完节目后,受她的影响,已自发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
2月7日,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总决赛中,武亦姝最终胜出,获得年度总冠军。
江苏政协委员建议在中小学设立地方语言普及课程
在2017年2月举行的江苏省“两会”上,苏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袁小良的提案《弘扬吴地文化,保护地方语言》引发了热议。袁小良认为,江苏各地方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然而目前却面临着不受重视、乏人问津的窘状。普通话、英语成为通用语言,方言的阵营正逐渐萎缩和衰落。现在不少“90后”“00后”已经丧失了使用地方语言的能力。
袁小良表示,前不久,上海率先将沪语课程列入学前教育的范畴之内,将地方语言传承写进教育大纲,这一点值得江苏学习和借鉴。如果说学好普通话是“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学好英语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把钥匙,那么学好地方语言更是“不忘本根,血脉相连”的关键,是江苏人必须为之坚守的文化之源。
袁小良还建议在中小学设立地方语言普及课程:可结合本土传统文化教育、本地戏曲、本地语言等,如扬州结合扬州评话,苏州结合苏剧、评弹,徐州结合汉文化教育等开展各地方言的普及课程。让孩子们在游戏和实践中掌握地方语言,熟悉传统文化。
媒体评论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
文/王政淇
2017年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力求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春节之际,催动无数人返乡脚步的,也正是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从教育部提出“书法进课堂”,到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从语文教材中加大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种以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的实践……越来越多人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水脉、瞩望文化复兴。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与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把传统等同于“复古”“守旧”;更不是“去中国化”、毁古搬洋,把传统一概视之为“糟粕”“落后”。而是要返本开新,看到我们是站在五千年的文化河床之上,是扎根于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文化土层之中,以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仅孕育了这个从未中断的“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之文明,而且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罕有的一个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奇迹。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所在,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更是我们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之所在。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将以独特的智慧和价值屹立东方。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相生”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了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在西方巡演,京剧的魅力震惊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传统文化随着中餐、汉字、孔子学院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架设起了沟通东西世界的桥梁;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绽放出了中医的影响力……中华文化以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基因,打开了全人类的文化场域。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包容与创新的气质走向未来。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過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只为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了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体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华文明不仅在器物上曾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在精神上同样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摘自《人民日报》
让传统文化成为日常课
文/宋詹詹
新学期伊始,“开学第一课”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媒体报道,上海一些中小学校将吟诵经典、学民俗、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以此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几千年的积淀中,蕴藏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开学第一课”中开宗明义地摆明它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喜欢传统文化,当然是文化传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问题并不止于此。中小学生传统文化这一课,当然要学,关键还在于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文化复兴”的概念,国家也在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大潮之中,常泥沙俱下,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固然是宝库,但其中也不乏糟粕;另一方面就是推广者、教育者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偏误。
比如《三字经》和《弟子规》,其内容固然有教导人严于律己、敬亲尊师的一面,但也有强调绝对服从、愚忠愚孝的一面。古诗词数量庞大,不知凡几,情怀高蹈、意境开阔的佳作当然不少;但那些无病呻吟、闺阁艳情的作品就不适合孩子学习。传统民俗中,有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讲究,但也有很多已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更有一些“学习”,流于哗众取宠和形式主义,一说传统文化,就是穿汉服、行跪礼、拜孔子和读经班,重表而不重里,重仪式而轻内涵,有追逐热点之心,无真诚教导之意,并没有多少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传统文化的学习,很容易形成风潮,但所谓风潮,终有退去的时候。英语成了热门,大家都拼命学英语;诗词火了,不少人又开始背诵诗词;更有甚者,国学热中,有人将国学与升学挂起钩来,使它变成了学生们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这些同样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是功利而短视的。
传统文化的学习,并非照搬照套,它是一个扬弃的过程,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需要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真加以鉴别,在发展中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不是一场“运动”,更不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孩子们需要的是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浸润,这样才能潜移默化,久久为功。
唯其如此,他们才可能真正领略到传统文化之美,使其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才能借此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民族的文化血脉中继续滔滔奔流。
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已经下课,但传统文化的大课堂还在进行。希望它不仅是“第一课”,也是日常课;不仅是“泛读课”,也是“精品课”;不仅是“课内课”,也是“生活课”。它其实也是一门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共同学习的课程。
——摘自《光明日报》
实战演练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档央视综艺节目上,歌手尚雯婕用法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的传承人苗清臣,一同演唱了《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评委李谷一说:“我不太喜欢你们在我们中国的舞台上,尤其是和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的时候用外国语言来唱。”尚雯婕说:“选择这种改编,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关注与喜欢,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与传承。如果太原汁原味,外国人可能就听不懂了。”李谷一反驳说:“既然要传播,当然要用中国语言去传播,发展不是乱发展的。”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导引/
这道题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2017年高考可能考到的热点话题之一。作文材料承继了全国卷以时评性(或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命题特点。时评性材料比观点性材料的审题难度要大,陷阱更多,考生把握起来也更难。一般而言,可以从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切入,有几个有效人物就有几个切入的角度。从材料看,人物主要有尚雯婕与李谷一,立意就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
1. 支持尚雯婕的角度:文化要与时俱进,用时尚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演绎音乐,让中国音乐更好地走向世界。文化要与时俱进,才能够让褪色的经典焕然一新,为大众所熟知。若非熨帖的改编,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或许仍位于古典高堂之上,断然不会从稚龄儿童的豁齿间哼出;而德国街头的《欢乐颂》快闪,更是以一种年轻的形式,将古典音乐的恢宏从音乐厅移植到市井。由此可见,合理地将文化与新时代融合,不仅不会使其掉价,反而会为其增添经久不衰的色彩,只有卸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文化的寿命才能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
其他的角度有:(1)传统和时尚相结合,跨越了音乐的国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2)传承需要新鲜血液,不能墨守成规。(3)要将经典文化、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需为其插上创新的翅膀。
2. 支持李谷一的角度:文化传承不是取悦,不容篡改,不能过度迎合。中国的肯德基和美国的唐人街中餐,都或多或少地在自身文化中添加了當地元素,但不变的是快餐的便捷可口和中餐的蒸煮煎炸,这种乐于融合却不过度迎合的态度,让它们本身发展得更为长远,甚至让第一次品尝的人大为惊喜,主动去挖掘其深层价值。君不见,多少国人对国内遍地的快餐店情有独钟;君不见,多少洋面孔洋溢着对中国美食的钟情,漂洋过海溯其始终。
其他的角度有:传播文化首先要尊重文化、敬畏文化,要知道文化传播的核心是传播其本身的魅力。
3. 辩证的角度:传播中国文化,不必太过墨守成规。原汁原味确实最好,但在如今追求新潮的必然趋势下,故步自封只能遭到淘汰。故宫的卡通头像既以可爱形象贴近民众,又让传统文化不再居高临下。这种新颖而不失中国风范的方式定然会赢得一片掌声。然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太过标新立异。失了根本,投机取巧,再有噱头也是徒劳。有奇思妙想是好,但若搞得像屡见不鲜的伪文化现象一般,就有失国人风度了,最终难免如镜花水月,一场空欢喜。
/佳作展评/
文化传播需中西结合
文/乐 艺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歌手尚雯婕与评委李谷一就文化的传播方式激烈辩论。对于文化传播时究竟是应更西式还是更中式,双方各有看法。而我认为,中西结合的方式,才是新时代文化传播的最佳良方。
单纯来看,西洋化的文化传播方式更为新颖,更富创意,更容易为以年轻人为主的新时代大众所接受;而中国化的传播方式,则更能将文化原本的面貌纯粹自然地加以展现。如果能将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这将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带来福音。
在具体实施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时,需根据受众的不同而灵活变化。在面对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大龄群体时,宜以“中药”为主,如此方可“调和气血”;在面对想法新颖的青年群体时,宜以“西药”为主,唯此方可“药效显著”。在面对国内的群众时,宜以“中药”为主;在面对国外的群众时,宜以“西药”为主。如此“对症下药”,方可使文化的传播更为便捷。
在运用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时,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还应对传播内容进行一定的加工,并丰富自己,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能力。如李小龙在弘扬中国武术时,首先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并且在传播武术时能博采众长,自成一派,终于让中国武术名扬海外。还记得孔夫子学无常师,不耻下问,终于让自己的思想理论形成体系,后又因地制宜,终使自己的儒家思想广为流传。还记得邓丽君演唱《在水一方》时,将传统诗篇《蒹葭》用白话演唱,并加之以天籁般的嗓音,终使《蒹葭》诗篇广为流传。文化的传播不可随意,只有有水平的传播者有水平地传播,方可使文化得到广泛流传。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新时代的文化传播需要中西结合,在传播时根据受众的不同灵活变通,并且提高传播者的素质,深化传播的内容,方可使传统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用新时代的角度去看待。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1月30日,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此事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但许多人对“二十四节气”只能记得大概内容,并不能记全。著名作家冯骥才表示:“‘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但它不是终点,应该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
对于上述材料中的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时评热点类材料作文要求“就事论事”,更要“就事论理”,从现象到本质。这道题表面上谈的是“二十四節气”申遗成功,实际上其本质是我们对“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诸如“二十四节气”这样的传统文化?这应该是本题所有立意的出发点。
立意角度一:从“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遗,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智慧的认可,有利于国际社会认识“二十四节气”,并通过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众多中国文化遗产,更深层次地体会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文化意义。
而且“二十四节气”在当今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如许多习俗、养生等都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由此可以论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中确有其必要性,当然在传承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发展。
立意角度二:从“怎么办”的角度下笔,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材料中提到人们对“二十四节气”大多只知其名,不知其详,这正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可联系现实生活中令人担忧的现状展开论述,如来自虚拟网络世界的文化和来自欧美日韩的文化正在一点点地侵蚀我们的文化认知。许多青少年对日韩动漫角色、明星组合如数家珍,却不知道天干地支为何物,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有何用。因此,传承单靠申遗和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更不应停留在对漠视传统文化现象的道德批判上。我们应思考,传统文化如何才能与时俱进、深入人心,如何才能成为让全民津津乐道的文化现象。
针对漠视传统文化的社会现象,进而提出传承和弘扬的措施,如要通过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走向文化自强等。
立意角度三:审视和理性思考,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
面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多一点谨慎、审视和理性思考,在庆祝“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深刻思考,辩证分析,还需小心“重申遗、轻保护”的现象,因为申遗不是为了加入联合国非遗名录,而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为了更好地传承其蕴含的文化传统。另外,在价值多元、相互冲击的今天,我们固然需要弘扬传统文化,也可以自豪于老祖宗的智慧与创造,但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厚古薄今地将这些作为我们现实生活的唯一指导,就如“二十四节气”中不少内容已经与现实矛盾,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糅合传统的精粹与时代的脉搏。
/佳作展评/
申遗并非终点 传承方为正道
文/彭 薇
“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此事引发了国人的自豪之情。申遗成功再次将传统文化推向了时代之巅,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理应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于是我想说:申遗并非终点,传承方为正道。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凝聚着中国古代农耕人的智慧,也是很多人童年时代的记忆。然而,当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二十四节气”渐渐被时间车轮所扬起的尘沙所掩埋。此次申遗成功,再次揭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向世人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美。
申遗并非终点,而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外国人看中国,总带有一丝神秘感。”周国平如是说。没错,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的确会给人一种神秘感。“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拉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的距离。“中国符号”成为世界遗产,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智慧的认可,更让世界认识了解了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动力。从过去“珠算”走进外国人的视野,到如今“二十四节气”引起世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正在由小众走向大众,由国内走向世界。照这样的步调走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距离感终会消除,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申遗并非终点,而是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新起点。梵·高曾说:“在灵魂一角可能有着一座燃烧着炽热火焰的火炉,然而无人前来取暖;过客只是瞥见烟囱的一抹。”诸如“二十四节气”之类的传统文化也正是如此,若无人加以传承,就注定是昙花一现。申遗的确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心,但这些智慧的结晶,需要的不仅是头衔,更是守护与传承。从《史记》的“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到民间的“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耕人以最纯朴的方式告知我们天气变换与季节更替。这是我们的根,科技再发达,根不能忘,传承不能少。
诚然,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今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传统文化,更不用说继承与传扬了。因此,社会应当积蓄力量,加大宣传,让传统文化于人们不再陌生,在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方能让传统文化的清泉静水流深。
张晓风说:“任何旅程的终点往往是下一段征程的开始。”申遗成功不是骄傲的资本,而是反思的动力。申遗并非终点,传承方为正道,去看心灵与传统文化交汇的世界吧,那里花开成海。
题目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2月7日,春节期间引发热议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了帷幕。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在三轮比拼之后,夺得总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我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给中华诗词的传承带来了希望”;有的网友则认为:“诗词是心灵与自然借助传统文化的对话,它没有那么功利,那么直接,那么剑拔弩张。”“一部手机在手,哪首唐诗查不到?干吗还要背?”
对于上述材料中的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典型的热点时评材料作文,材料联系最近的热点话题——《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常见但又深刻的话题:传统文化。材料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支持“武亦姝现象”,另一方则持怀疑甚至反对意见。针对这两种观点,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综合材料含意,提出自己的独特思考,但要围绕传统文化这个基本立足点。
立意角度一:首先要分析“武亦姝现象”和《中国诗词大会》爆红的实质,我们正处在一个物质文化和财富已然非常丰富,但精神文化卻相对贫乏的年代,如何建构我国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信成为了迫切需求,这种需求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武亦姝现象”和《中国诗词大会》的大受欢迎正是这种内在需求的反映。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可以论述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正是时代的呼唤,让以诗词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中需要更多的“武亦姝”。
立意角度二:透过材料中两方网友的争论,我们还可以发现传统文化正遭遇着严峻的传承危机。如材料中武亦姝夺冠后,即使是支持方网友,其所关注的,也不是诗词的文化宏义,而是“美少女”“诗词点读机”等浮躁的娱乐因素。论证这一层次时,我们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如在教育方面,很多孩子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并没有身处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古诗文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地记忆与背诵,背离了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而沦为了应试的工具。这其实就是只重视传统文化那微小的实用价值,而忽视了其更重要的文化特质。
立意角度三:针对材料中的现象,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何才能真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首先,应多提供好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我们可以借鉴流行文化,利用其迅速传播的优势,把两种文化互相结合,这才是正确的选择;其次,应加大诗词等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比重;再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重新解构,拉近和新生代的距离。只有让古典诗词、传统文化融入大众和生活,才能让其成为活的文化基因。
总之,在论证时要体现“就事论事,由事及理”的原则,从诗词文化入笔,进而深入论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能符合时评类作文的要求。
/佳作展评/
诗心葳蕤 清风自来
文/陈 锐
厌倦了荧屏上的五光十色,蓦然与《中国诗词大会》相遇,恰如一方清凉水泽映入眼帘,令人顿生欣喜之感。这一“生正逢时”的节目,不仅让我们认识了武亦姝这般表现惊艳的选手,更唤醒了大众沉寂已久的诗心。
把酒掂花、吟风弄月似是古人的事了。眼下,鼠标、显示屏早替了生宣,单薄的言语中也寻不见典雅的诗意。速度与生命失了比例,我们如浮萍,似转蓬,努力找寻精神的着附点,却只能在无果后给出尴尬的笑容,嘲弄自己平安富裕地苦度着光阴,甚或对丢了诗心的苦毫无察觉。
因而,《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来得恰是时候,如种之茁如泉之淋,给我们荒芜的心带来一丝生机。激烈的竞争,谙熟诗书的选手,精彩的舞台表现,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继而激发起人们关于诗词的讨论。也许剑拔弩张的竞争确非助人深入了解诗词文化的最佳方式,但我们不能否认制作方传递古典文化的良苦用心。并且,这样一档节目的热度,足以使观众抛开节目本身,去反思自我,去追寻诗意,让蒹葭白露、风花雪月、桨声灯影在心中再度鲜活,而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呼唤诗心的回归?溯源古典诗词,是传承华夏文明的必然要求;探寻诗意,对个体生命的积极影响亦不可忽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曾说:“古典诗词中蕴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之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诚如斯言,在古典诗词的声韵顿挫间,我们感知到的是自身与传统割不断的血肉联系,获得的是气质修养的无形提升,是灵魂的敏感与坚强,是笑对生活的勇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所言非虚。
有人说,大数据时代寻几首诗再容易不过,为什么还要辛苦记诵?但当指尖滑过冰冷的触摸屏,本就淡了的诗意还有几分残存?让诗心回归,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放下一部分功利的考量,以真诚的心去体悟诗词中的“兴发感动”,让诗词与生活真正联系起来。受制于节目收视率的需要,《中国诗词大会》不太可能深入地去做这些事,但至少它鼓励观众主动追寻诗意,武亦姝等选手亦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荷尔德林曾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在一档节目、一个焦点人物之外,我们注目的应是心中不灭的诗意,心中有诗,肩上有担当,社会有温情,传统有着落。
诗心葳蕤,清风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