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迪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影视作品在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这一诉求上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设计决定着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最直观的感受,因此人们就会对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影视工作者们需要将角色塑造的更为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这样,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才能获得更大的认可。本文将《我不是潘金莲》中的主人公李雪莲的造型分析作为切入点,探讨人物造型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影视作品;人物造型;重要性
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影视作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视作品在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这一诉求上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我们直接的看到影视人物造型设计具有非常明朗的直观性和可视性,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设计决定着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最直观的感受,因此人们就会对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从事影视工作的工作人员们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在人物造型设计上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多变和多元化,使作品的表現力更加有展现力和张力。
在现在出现的各异的影视作品中,人物造型设计的角色化、具体化以及专业化是最为基本的艺术视觉语言,写实造型设计和写意造型设计是当代影视人物造型设计的两大创作手法,两者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都有自身的优点,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影视工作者们需要将角色塑造的更为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这样,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才能获得更大的认可。而刚上映的由冯小刚执导,范冰冰领衔主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通过惟妙惟肖的人物塑造和对情节松弛有度的把握,使这部影片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在影片中,女主人公李雪莲是底层女性的象征,她有着拧巴固执的性格,她追求真实,执着于在人群中认证自己的身份,最后在历时二十年的近乎“闹剧”的告状中,尝尽艰辛,青春耗尽,家园荒芜,众叛亲离,孤老终生。在固执地走在告状路上,一路上风餐露宿,挨冻受饿,被关押被恐吓、被欺骗、被围堵,吃尽了苦头,但李雪莲从未放弃,这种执拗的性格造就了她悲惨性的命运。
为了塑造女主人翁李雪莲的农村妇女形象,范冰冰一改往日的华丽妆容,衣着朴素,蜡黄的面容和高粱红的脸蛋,极具地方色彩,将该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在影片中,李雪莲最具特色的造型是蓬头绾发,身穿格子衣和绿坎肩、戴着花围巾和红袖套,脚上的雨靴满是泥土。这是她告状前二十九岁时的模样,虽然造型极具农村妇女的特点,但在一个姣好的年纪,其风韵十足。在上访过程中的一个场景,倾盆大雨,一叶竹筏驶到江边,李雪莲蓬乱的头发,身披塑料雨衣,头戴蓑笠立于垡头。这一造型深刻的反映了李雪莲在上访过程中的艰辛与劳苦,形单影只,与开始的形象相比,多了一份执着与坚持。影片的后半段,在长达二十年的上访告状上,奔波、劳累、饥饿、生病等,使得四十九岁的李雪莲未老先衰。这一过程在人物造型上也有相应的变化。这时的李雪莲是蜡黄的面容,齐耳的短发,身穿紫色中长棉袄,戴着方格长围巾,已然没有了当年的风韵。该造型不仅反映出了时间的流逝在人物形象上的烙印,而且显示了人物在二十年间为了所谓的“坚持”,所历经的艰辛,受过的煎熬,同时也彰显了影片人物坎坷的命运。生动形象的人物造型是人物性格的外在体现,造型的变化彰显着故事情节发展的与人物的生活经历。
一部影视作品的形象造型,不仅要理解作品中影视形象对电影表现的重要性,并且要能够熟悉服装设计的理论,而且能够根据不同演员的形象构成及其要素,通过对其脸型发型以及身体线条与服饰线条,人体肤色与服色的分析,为影视人物进行多维的形象塑造,从而设计出符合影视作品所要体现的个性特点的,有鲜明时代烙印的,艺术与专业相结合的影视人物形象,为观众呈现更加完美更加有标志性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何娟:浅析舞台人物造型中的服饰艺术语言,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4]王希钟:影视化装技巧[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9
[5]王希钟:试论影视化装的色彩[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