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平+轩峰
【摘 要】《心迷宫》作为一部低成本的独立影片,以其多角度的叙事结构,在全知视角下解读人性,由外在写实进入到心理写实,诠释“心之迷宫”。從深层意义上讲,它是在探寻国人的心理暗礁,深度揭露中国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用镜头探询中国的新农村,人们在物质上走向了小康,精神上又该归往何处?善恶一念间,像一种偶然中的必然,人人都逃不了该有的宿命。
【关键词】《心迷宫》;全知视角;中国农村;人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146-01
一、现实性的“中国农村故事”
《心迷宫》故事来源于制片人山村老家发生的真实案例。孙爷爷烧山反被烧死,王宝山的表弟在和黄欢分手后醉酒失足坠崖,两起死亡事件为故事拉开序幕。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农村,虽然普通,却极有代表性,直接而残忍,就像影片中那些灰色且棱角分明的岩石,没有绿植,更没有亭台楼阁,它就裸露在那里,无论你是否看到、想到、关注到。《心迷宫》走出叙事迷宫,看到的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对今日农村窘状的揭示。
该片在农村实景实拍,无论人物的衣着装束还是场景道具,都体现着一股“乡土风”,聚焦的村人村事也都非常接地气,从而令其有了几分原生态的生活气息,进而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质感。尤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片对村民心理状态的精准捕捉。
电影开篇聚焦当代农村的宿命,中国在向现代化转型时期,城乡贫富差距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一群五六十岁的留守老人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烧山不幸离世的孙爷爷便是大部分留守老人的代表。村民在孙爷爷的丧礼上表情淡漠地吃着流水席,并没有因为老人的去世而感到悲痛,从而折射出基层农村的闭塞无知、人情冷漠。
宗耀渴望跨出“农门”去大城市发展,却被中国当代农村仍沿袭的父权政治严加干涉。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不仅是家庭财产的所有者,还是家庭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支配者,是家庭里的绝对权威。农民青年在父权家长制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绝对服从家长的传统观念,成为他们世代熟悉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多文化,受电视剧启发编制“怀孕”谎言,希望嫁给村长儿子的农村女青年黄欢,渴望依附男性换取小圈子里的名气和地位,间接反映出农村整体知识水平的欠缺和思想价值观念的落后。
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妻子留在农村,长期两地分居导致情感“空窗”,这种情况若得不到缓解,会使人在情感和欲望的牵引下心理发生扭曲,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1],这其中就会引发不良婚姻道德观和家庭伦理观。影片中陈自立进城务工,长期留守在家的妻子丽琴同王宝山私通,而陈自立的婚外情也是婚姻道德观念不正常化而产生的后果。由于经济及整个社会的不断变化,农村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活呈现多样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一些不良的婚姻道德观随之产生。
当然,这些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农村,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折射出当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
二、淡薄的法制观念
在我国,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由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导致我国法律信仰危机绝大部分出现在农村。通过故事所反映的基层农村的闭塞无知、法律意识淡薄、人情冷暖的确是事实存在。[2]
影片中包藏祸心的村民自以为烧香能获得神灵的保佑,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已经注定的,等待他们的只是一切“偶然”中的“必然”。这些神灵的目光不再具有自我审视性与道德惩罚性,而是变为恶行之后的掩护,掩饰自己的真实内心,成为一种精神寄托。[3]在恶念之后寻求一种心灵上的解脱。追求现世安稳成为农村人的生活状态。“逃离”是影片的一个关键词,这是一种中国式的逃离,种种关系的紧张感掩藏在表面的平静之下,然而并没有人去面对。可以说影片体现着中国社会一种人格独立性的缺失,而这种缺失源自父权社会的传统宗法观念对人的束缚以及对自我欲望的压制。
尽管社会在不断加强法制观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应用法律解决纠纷与争执,但法制观念还没有完全普及到看似离我们很近的农村,他们的信仰在寺庙,在神灵,在土地,在对祖先的敬畏上。影片勾勒出农村的现实与荒诞图景。[4]
影片中的很多矛盾点展现的都是机缘巧合下的“偶然撞见”,但是这些事件发生的背后以及结果又分明让我们必须承认这是“必然宿命”。影片有悲悯乡民之情怀,亦有触碰到乡村今朝的现实。是农村没有跟上文明的步伐,还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抛弃了农村,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石玉洁.中国式“痛感”及其影像张力——《心迷宫》的作者性解析[J].戏剧之家,2015,(23):115.
[2]吕杏子.无处安放的存在之恶——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心迷宫》[J].戏剧之家,2015,(23):116-117.
[3]刘强.家长制下的犯罪心理缩影解读电影《心迷宫》[J].检察风云,2015,(24):96.
[4]Aegean.《心迷宫》:千里之行,始于裸奔[J].电影世界,2016,(01):1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艳平,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学生;
第二作者:轩峰,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