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给经济学的破与立

2017-05-04 07:36贾康
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经济学框架供给

贾康

当前在我国被称为“战略方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中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历发展阶段转变,需要引领“新常态”,打造发展的“升级版”;二是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改革的大政方针逐步清晰化,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被表述为“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要领,并要求市场、政府作用的合理结合。这一改革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是问题导向下引领新常态激活要素潜力的动力体系再造创新,是通盘规划的系统工程式全局长远创新,以及以改革为核心、以现代化为主轴的制度供给创新。

“三破”:破偏颇,破脱节,破滞后。从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经验层面考察,如何以经济学理论总结分析各经济体在应对危机中的成败得失,特别是如何阐释中国的不凡发展与艰巨转轨进程,这一问题可以归结为经济学理论所需要的并在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已致力作出的“破”,它至少集中于如下三大方面:第一,主流经济学理论认知框架的不对称性;第二,经济学主流教科书和代表性实践之间存在的“言行不一”;第三,政府产业政策等供给侧问题在已有经济学研究中的薄弱和滞后。

“四立”:立框架,立原理,立融合,立体系。有了上述反思之“破”后,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需要,以及国际上的所有经验和启示,以更开阔的经济学理论拓展视野,考虑在新供给经济学框架中能够和应当“立”的方面:第一,经济学基本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第二,正视现实,加强经济基本理论支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第三,市场、政府、非营利组织应各有作为,并在创新中通力合作,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第四,制度供给应该充分地引入供给分析而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认知体系。

新供給经济学研究中涉及的以上这些“破”和“立”,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需求方面的认识,对“需求管理”的认识在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成果中已经相对充分,我们希望在供给这方面更丰富、更有针对性地加强认识框架的对称性。这样的认识落到中国经济学人所处的现实中,必然合乎逻辑地特别强调要“以改革为核心”,从供给侧入手,推动新一轮“全面改革”时代的制度变革创新。

猜你喜欢
经济学框架供给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WTO框架下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经济学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