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朱自清先生的那篇散文《荷塘月色》的人,若是初次在荷花盛开之际走进清华,几乎百分之一百的人都会认为《荷塘月色》中描写的荷塘,就是西湖游泳池北边的荷花池,可是,环荷花池走一圈,然后上岛再转一圈,就会有点疑惑了,为啥找不到朱自清先生的塑像,反而有吴晗先生的塑像呢?其实,朱自清先生的塑像矗立在水木清华那个湖畔,那个小湖也长荷花。若以水面大小来区别湖、池、塘的话,荷花池更接近于湖,水木清华更接近于塘,池塘两字经常连用,大约是一个等级的。比起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这两个水面一个叫荷花池,一个叫荷塘,从水面大小来说是有自知之明的。
朱自清先生的塑像建在水木清华北侧的湖畔,建此塑像时,对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荷塘月色》到底描写的是荷花池,还是水木清华是做了一番考证的,那时肯定是水木清华的一派占了上风,可是最近似乎主张写的是荷花池的一派有卷土重来之势,似乎大有推翻定论,把朱自清先生的塑像搬到荷花池畔的势头。这一派所依据的是《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有人说荷花池的北侧是煤屑路,可谁能确认水木清华南侧的小路不是煤屑路呢?毕竟离朱先生发表《荷塘月色》的1927年,已经差不多过去了整整90年了。哪里去找这小煤屑路呢?
《荷塘月色》之荷塘到底是哪一个水面之所以争论不休,说到底还是朱自清先生没有写清楚。在他这篇优美散文中,你既可以找到疑似水木清华的描写,也可以找到疑似荷花池的描写。
比如他说“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这似乎是在描写水木清华。水木清华的西侧和北侧都是密植树木的小山丘,南侧东侧沿岸遍植柳树,与朱先生的这段描写非常吻合。而在荷花池畔,他是看不到四面的,因为中间有个荒岛,按说他不太可能连这么大的一个岛都视而不见,一句都不提的。不过,他又说“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这在水木清华这个湖畔不能说完全看不见,但确实在荷花池畔往西看更明显一点。读者刚从水木清华被他带到了荷花池,可是他又把读者拉回了水木清华,他又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1927年之前,也就是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文章之前,清华大学里已经完成的建筑,比较高的是清华学堂、科学馆、大礼堂、图书馆、旧土木馆,这些建筑若在荷花池畔,是不太可能看见的,水木清华的小山丘和古月堂就挡住了东望的视线,渺茫的歌声似乎也传不了那么远。倒是在水木清华,可以轻易看到科学馆、大礼堂、同方部和清华学堂的,也可以听到那边传来的“渺茫的歌声”。
朱先生在文中两次使用“曲折”二字,第一次是前面说到的“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比较而言,荷花池畔的路比较曲折有变化,而水木清华的水面近乎一个长方形,但细看南岸往西走的路也有几折。第二次使用曲折是叠用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这要是形容荷塘边的道路,那多半会成为荷花池一派的重要证据,但细读,他似乎是在形容水面上荷花的阵势,斗折蛇行的荷花,让他“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采莲的船在荷花丛中时隐时现,那船上的采莲女在“夏始春余,叶嫩花初之际,低头弄莲子,恐沾裳而浅笑”。这可能是朱先生情窦初开时的梦中情人,他这样想着的时候,不觉又走回到他自己家的门前,屋里是他现实中的妻子。
《荷塘月色》中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描写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觉得《荷塘月色》中所描写的荷塘,应该是水木清华这个水面,他是这样说的,“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水木清华东侧和北侧为小山丘所遮挡,南侧的岸,离工字厅的后墙又非常近,只有东侧稍微开阔些,但也有些大树和闻亭所在的小土丘,这水木清华显得被包裹得很紧,走在工字厅北墙和湖边之间的那条沿湖小路,是会有点阴森森,怕人的感觉,从古月堂大门左拐之后再左拐往这湖边走的时候,也有一段路比较逼仄,东边是工字厅西院的西院墙,西边是有许多树木的土丘,到湖边后,右边就是工字厅院墙的转角,在未走出转角时,向右侧的视线完全被遮住,不知转角的另一侧是否有来人,狭路,直角,暗夜,水边几个因素叠加起来,是会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的感觉,想想也会打个冷战的。
寻找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到底是哪一个,除了从文章本身寻找蛛丝马迹之外,还有一个思路,也就是比较下,1927年,荷花池和水木清华哪一个荷塘更园林化,反过来说就是比较一下哪一个荷塘更荒凉。这个大概毋庸争议,1970年时,荷花池的荒岛上还没有恢复任何建筑,原来的建筑据说在清朝道光年间就被完全拆掉了。现在的建筑大概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陆续修建的。而水木清华,是清华园的核心所在,一直是园中之园,大概1927年的时候,也是如此。况且,准确地讲,荷花池属于近春园,水木清华才属于清华园,这两个园合二为一的时间是1913年,估计1927年的时候,这界限还没有太模糊,朱自清先生若在西院写荷花池,多半会落款近春园。
分析寻找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到底是哪一个荷塘,另一个思路就是看看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散文时,他住在清华何处。他在这篇文章的落款处倒是写上了时间地点“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无论时间和地点,他都只是写了个大概的范围,似乎有意模糊似的。
既然有了写作此文的时间,就要查查朱先生在1927年7月到底住在清华园何处,若他住在西院,那他出门必然先去荷花池,若他当时住在古月堂,那从古月堂出来,左拐之后再左拐,向北走就到了水木清华南岸了,而且沿着古月堂的东墙向北去湖边的路上,在古月堂的后墙有一段东西向的路,通向荷花池,向西的视野比较开阔,向西望是可以看到树梢上的西山的,当然这个树梢很可能是荷花池北岸的树梢。
先查到了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的住处,这条记载是在《南渡北归》的第27页,是这样记载的“于4月18日(1925年),携家迁往清华园古月堂居住,秋迁入西院十六号,十八号”。后来在网上终于查到了朱自清先生在清华的住处,说朱自清先生也是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的,来校时是八月份,住在古月堂,1927年初携眷搬入西院49号。这两条记录倒是有前后衔接吻合之处,也就是1925年秋,王国维先生搬出古月堂之后,朱自清先生8月搬入古月堂,在古月堂住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刚搬入古月堂的1925年,他写了一篇散文《背影》,写的是他来北京搬入古月堂之前和他父亲告别的事情。可见不但不是住在哪里写哪里,反而是离开哪里写哪里,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多见回忆故乡的文章,而罕见写自己现住宅的文章。朱先生于1927年初搬入西院,在西院住了半年不到的时候,于七月份写出了《荷塘月色》。每搬一次家,就写一篇散文,若以《背景》所写内容来推论,这篇《荷塘月色》也应该写搬家之前的事情吧。
朱自清先生从1925年秋到1927年7月這两年多的时间里,一年半的时间都居住在古月堂,刚搬入古月堂时,正是水木清华满池荷花的季节,也就是说,他在古月堂居住时看到过两次荷花开放,而这两次他应该就近到水木清华湖畔去欣赏,他在西院居住时到他写这篇《荷塘月色》的7月份,他只有一次看荷花的机会,况且7月初荷花能否开放,还要打个问号。在网上查到一条白洋淀荷花开放的具体日期是7月23日左右,在北京荷花开放的时间大概也差不了太多。若朱自清先生在7月上旬或者中旬写这篇《荷塘月色》的话,那当年的荷花还没有开放呢。
到1927年7月时,朱自清先生应该对水木清华更熟悉一些,他在1927年所描写的荷塘应该是他熟悉的水木清华,但我更倾向于朱先生的这篇散文写的是他在清华大学三个年头里看到的两个荷塘,这两个荷塘经过艺术加工合并成了一个想象中的荷塘,既有水木清华的景色,也有荷花池的风貌,之后又幻化成江南采莲女的荷塘。这大概是朱自清先生刻意回避描写荷塘周围的具体景观,刻意模糊写作日期写作地点的原因吧,把读者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在荷塘,莲子,树梢,月色和想象中的江南水乡,想象中的采莲女的身上。这大概也是《荷塘月色》的魅力所在,似有似无,似像非像,更像是写意的中国画,把一切不必要的细节都忽略了,才突出了那个荷花,采莲女和那迷人的月色。
这篇散文中还有一句话引起我的共鸣,“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篇《荷塘月色》大概是朱自清先生独处的时候,(很可能在他的清华园办公室而不是在近春园西院的住宅)想起了在清华园里度过的三个夏秋,把多次在两个荷塘边散步的感觉,提炼在了一篇文章中,三度花香,两处荷塘,一样的月色。
(作者简介:唐功南,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