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媒体人眼中的香港这些年

2017-05-03 15:00何亮亮
同舟共进 2017年5期
关键词:香港

何亮亮

2017年7月1日是中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对于香港,这是值得回顾和总结的时机。笔者从内地移居香港近30年,作为媒体人经历了港英政府统治的最后9年岁月,也见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的进程,对此有亲身的感受与体会,愿与读者朋友分享。

“港人治港”的实践

“一国两制”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构想,并且自1997年以来在香港成功实施,这在当代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现象,因而引发关注与研究。二战结束后仍处于分裂状态的国家当中,越南在1975年由北方以武力实现了统一;东、西德在1990年由西德主导和平统一;朝鲜半岛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至今仍处于武力对峙状态。只有中国以“一国两制”的方式,成功地恢复行使原由英国和葡萄牙统治的香港和澳门的主权。

1949年秋天,解放军四野的军队解放广东全境,在宝安接近香港新界地区的边境停下了脚步。北京对于香港问题,确立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1950年夏天爆发的朝鲜战争,以及后来志愿军入朝参战,导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國的决议,彼时,香港立刻显示出其对于中国内地打破西方封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前,香港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贸易转口港以及对外联络和两岸联络的中转港;内地对外开放后,香港是最早对内地投资的地区,至今也还是内地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无论是在金融、现代企业管理还是房地产发展等多个领域,香港一直是内地最重要的制度借鉴,特别是房地产业,内地参照了香港的制度和经验。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官方用土地业权作为试探中国官方对于香港前途态度的主要借口。大清“租借”给英国的新界地区将在1997年7月1日到期。英国外交官和港督多次向中方询问:新界居民的土地业权如何过渡至1997年之后?后来中方意识到这是英方的试探,促使中方下决心与英国谈判以解决香港问题,香港前途才渐渐尘埃落定。

回归后的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原来的英式普通法和政治、社会制度;原来香港的最高行政权力属于伦敦派来的总督,二战前总督都是殖民地系统的高官,上世纪80年代后改为由外交官出任,最后一任香港总督则是保守党的政客彭定康,从总督的来路也可以看出香港回归前英国人的策略。1997年后,香港依据《基本法》,实行“港人治港”,行政长官由选委会提名和选举产生,选委会从1997年的400人扩展到800人,再增加到现在的1200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基本法》和香港的情况,同意香港在2017年可以通过全民普选产生行政长官,为香港的民主政治发展确定了时间表。近几年,香港社会有关特首选举最大的争议,是特首参选者是否应该是爱国爱港者,建制派认为当然应该是,反对派则认为不该为参选者预设条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4年8月31日公布了一个相关的决定,明确规定香港特首候选人必须是爱国爱港人士,一锤定音。

原本在港英体制下的行政局和立法局,回归后改名为行政会议和立法会继续运作。香港原来没有终审庭,在香港打官司最后会上诉至英国的枢密院,《基本法》则规定香港设立自己的终审庭。

回归后的香港仍是独立的关税区,仍然发行和流通与美元币值挂钩的港元;仍然实行独立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基本法》为香港的中国籍居民发放特区护照,如今使用香港特区护照的居民可以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免签证出入。1999年,在台北的一个研讨会上,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对笔者说:香港是世界上自治程度最高的地方了。

根据《基本法》,香港也有国际活动的空间。特区政府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立了经济贸易办事处,其中包括在美国的华盛顿、纽约、洛杉矶以及欧盟总部。香港特首和财政司司长可以作为经济体的代表参加APEC等区域或全球会议。香港队作为独立的队伍,可以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多项国际体育赛事。在经济方面,回归后的香港是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全球五大贸易港之一,亚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六大证券市场,亚洲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香港一直实行低税率,也一直是“自由港”,践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是积极不干预,多年来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

香港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享誉世界,包括拥有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之一,集装箱吞吐量也在全球前列。香港国际机场多年来位于全球最佳机场之列。超过3200家大型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业务包括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其它商用服务(例如会计、广告和法律咨询等)以及银行和金融、制造业、运输等。香港还是世界上主要的会议和展览中心,每年有超过300个国际会议及展览会在香港举行。

香港命运与内地密不可分

回归后香港社会的发展,经历着从过去英国统治下的中国人地区,到如今香港中国人自治的过程,在笔者看来,这一进程尚未完结。

殖民时期,港英当局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实行英式的法律、教育制度,但对民间的中国人习俗,包括使用粤语等并不干涉。因此,过去多年来,香港的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英式教育,英语流利,但大部分不会说或说不好普通话;而民间普遍使用粤语,香港的粤语影视剧和流行音乐因此一度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广为流行。

回归后,香港推行学制改革,一方面,将原来完全英式的中学学制(初中、高中、预科)改为国际通行的初中、高中学制;在课程设置方面,将中国历史并入世界历史科,减少了中史的课时与内容。另一方面,特区政府推动的国民教育,因受到反对派的阻挠而无法实施,结果造成回归前后出生和成长的一代青少年,普遍缺乏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香港教育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积极妥善地予以解决。不了解中国的青少年一代,容易成为反对派的“炮灰”,在2015年的“占领运动”中,中学生冲在违法群体运动的第一线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一代青少年需要明白的是,香港的命运与内地密不可分。

香港大部分民众在回归后,增强了作为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和感情。香港回归以来的20年,正是中国国力增强最快、国际地位提高最快的20年,港人与有荣焉,特别是中老年一代,因为有过去的回忆作对比,对此感受更加强烈。每一次中国航天航空领域取得成就或是国家队在奥运会取得佳绩,以及举办阅兵乃至20国集团峰会之类的重大活动时,都牵动港人。每次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奥委会总是优先安排奥运金牌选手来港表演,每次都有大批港人提前排队领票,以在现场与运动健儿互动为荣。

2003年香港遭受非典危机,世卫组织发出旅游警告,外来游客一度绝迹,香港经济发展大受影响。非典危机过后,特区政府向中央政府求援,请求中央政府开放部分省市民众来港旅游,最终如愿以偿。从此,内地部分省市民众以自由行的方式来港旅游、购物。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张后,吸引了更多的内地游客,直接刺激了相关行业的繁荣,也激发了港人学习普通话的热情。现在大部分港人都能说普通话,这也是回归以来的一个重要变化。

不仅如此,许多港人北上寻求发展机遇,从工商界大佬到中小企业家,从娱乐圈明星、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到怀有创业打算的青年人,都纷纷到内地尤其是北上广深发展;香港学生到内地读大学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继续维持法治和廉政亮点

法治和廉政向来是香港社会的亮点。回归后香港的法治体系得以延续,廉政公署也继续查办相关案件,但也体现出一些新特点,即在“一国两制”的新时空环境中如何与时俱进。

近年香港社会出现的非法活动,如“占领运动”和“旺角暴乱”,以及2016年新一届立法会宣誓风波等,都是对香港法治的考验。从政府的角度而言,香港警方和政府律政司大体上能够根据《基本法》处理这些违法行动。而法官在审理相关案件时,有些法官能够按照《基本法》审判,有些法官则有“双重标准”之嫌,如对于参与违法行动的人士从宽判处,对于执法中有过错的警察则从严判处。

与此同时,廉政公署的成立也有力打击了纪律部队(警察、海关、入境处、消防队等部门的统称)的腐败之风,纪律部队和其它政府部门提高待遇、加强管理,加上廉署的制约和监督,使得香港官场形成廉政的环境,以身试法者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回归后的廉署保持了其独立的地位,而且查办了香港有史以来最高级别官员的涉贪案(曾任特区政府第二把手的政务司司长许仕仁收受地产商巨额贿赂罪名成立被判刑7年)。

许仕仁当年是应特首曾荫权之邀,在退休后重返政府出任高官的,虽然“许仕仁案”與曾荫权无关,但在曾荫权担任特首的第二个任期后期,媒体开始揭露曾荫权与一些富豪交往甚密,且有接受富豪款待等事情。2012年,曾荫权任满之后,廉署正式立案调查他的涉贪案件并获得相关证据,香港律政司遂以三项罪名起诉曾荫权,由高院审讯此案。经过9人陪审团的裁决,曾荫权一项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成立,被判处刑期20个月。这个判决在香港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影响,人们都认为,从此案可以看出香港的法治和廉政经受住了考验。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这对香港经济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大中华经济圈的全局看,香港在金融、证券、航运、空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而随着深圳的崛起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型,香港无疑需要付出努力来维护这一地位。在回归20年之际,这是香港社会需要深切认识到的。

猜你喜欢
香港
“国家好,香港会更好”
香港故宫
香港妇联访京团到访全国妇联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