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音
他乃百官之楷模,他是被清圣祖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清代官员于成龙。清官多酷,于成龙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于成龙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于成龙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于成龙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于成龙享年67岁.,但是真正出仕是在45岁的时候.,为官只有短短的20几年时间.,但足以羞煞那些为官一世的平庸之辈.,他不为势利所屈,不畏强权,不为名利,一心只想为百姓谋福祉.。几百年过去了.,于成龙的高风亮节一直在影响着后人.。
而至于一代廉吏,究竟廉在哪里?或许可以从四个历史上记载的当时百姓为于成龙起的绰号说开去。
“半片鸭知县”
于成龙,字北溟,号子,1617年生于山西省永宁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人。于成龙自清世祖顺治十八年(1661)出仕,为官20余载,小至七品县令,大到封疆大吏、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均仕途顺畅,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古今罕见。
于成龙任罗城县知县,过惯了穷苦日子的于成龙,本可以借此机会大捞一把,但是他没有。他的清廉,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认清了于成龙是个清官以后,知道于成龙日子过得清苦,百姓们纷纷自发给于成龙送粮食,有的送鸡鸭,有的送山货美酒,老百姓们都知道送给他钱,他一定会拒绝,只好送一些吃的给他,作为报答,但于成龙并不接纳百姓的好意。
有一年中秋节,于成龙的儿子从山西千里迢迢到广西探望他,要他告假回乡,探看母亲。于成龙的儿子从家乡带来了一只腊鸭,给父亲下酒,谁知到了罗城县,父亲并没有钱和儿子过中秋节,父子俩只是割了半边腊鸭。过了节,他请假获准,父子上路回家时,百姓们听说了,知道于成龙老家一定也缺衣少粮,纷纷凑足了份子钱来到县衙,准备把份子钱交给廷翼,但是,还是被于成龙拒绝了。于成龙盘缠不够,路上没钱买菜吃,只好又带了儿子从家乡带来的那半边腊鸭上路做菜肴。父子俩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回到家乡,当地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从此都叫他“半片鸭知县”。
于成龙为官清廉厚道是事实,清廉奉公也是他20多年為官的准则,到最后也还能坚持自己的操守。
虽然,官越做越大,但却愈加清贫。他在仕途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全凭“清廉”二字。
“于青菜”
于成龙一生勤政廉洁,“屑糠杂米为粥,与仆共吃”,“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人称“于青菜”。直到后来,当上了两江总督那样的封疆大吏,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守操守,不拿百姓一分一文,坚持每天吃青菜白饭。他自罗城出仕以来这20多年里,吃青菜、粗糠的日子从来就没有间断。
在《廉吏于成龙》剧中,位高权重的按察使于大人却依旧“空空荡荡一间房,一桌二椅一张榻,冠戴一套靴一双,一条薄絮叠床上。”心中想的是:“无病休嫌瘦,奉公莫怨贫,知足无烦恼,布衣乐终身。非吾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财不进门。”他最宝贵的财富,正是怀中抱着的履职各地的泥巴坨坨。难能可贵的是晚年已身居太子太保之职的于成龙,仍然坚持着“一清二白”的简朴生活。到他死的时候,木箱子里面也只有一套官服。
于成龙当时赶赴福建上任的时候,行李非常简单,只有一床破棉被,一件官服,还是旧的。乘船去福建,他曾在黄州买下几筐萝卜,堆满了船舱。船夫问为何带萝卜,于成龙说,这是我沿路的口粮。
于成龙刚刚被升为福建布政使他将自己全部的财产捐给福建省的贫苦百姓,自己没有留下一分钱,就连伙食都断了。急需用钱的时候让下人到街上当铺去当点值钱家当,但他所有的家当无外乎就是一些破旧的衣物。当铺老板嫌弃衣服太过破旧不收。堂堂二品大员,如此清廉职守。
于成龙饱受皇恩,倾权一时,作为汉人能受到康熙如此恩宠,实属难能可贵。尽管如此,于成龙没有恃宠专横,自始至终恪守廉洁。于成龙也没有像其他朝廷大员一样,携家带口,在哪里做官,家眷就跟随到哪里,于成龙为官以来,一家几十口都留在山西永宁老家。出仕之前,表明心志:此行不以温饱为志,以天下苍生为念,所以,家眷跟着他上任的话,非但没有清福可享,反而跟着受累。更甚,于成龙为官20余载,几乎没有给家里寄过钱物,家人生活相当清苦。
“于情义”
于成龙每到一地任职,情重百姓,顾念苍生,以百姓利益为重,这可谓是大情义,至于小情义,也是随处可见。大爱无疆情似川。
于成龙不光是清苦,还让富户解囊济灾。行动大于语言,他以身作则,甚至把仅剩的一匹供骑乘的骡子也“鬻之市,得十余两,施一日而尽”。
做了高官必然会有厚禄,于成龙将朝廷发给他的俸禄绝大多数都捐给了灾民,自己只留下少许的酒钱。他就任时正逢大灾之年,看着老百姓这样过苦日子,于成龙心里非常难过,连他自己的微薄奉禄,也拿出来救济灾民。
康熙二十三年(1684)冬天,康熙第一次南巡,南巡期间,他顺便探听了于成龙在江南时的政绩。康熙带着一帮大臣微服江南民间,见街市一民居家中供奉着于成龙的塑像,正虔诚朝拜,于成龙的塑像正放在他家的客厅正中,所以康熙和大臣们一眼就能看到。康熙和大臣们产生了好奇心,于成龙再怎么深得民心.,也不至于让百姓如此对待吧?于是问道:“为何将于成龙做成塑像当作神灵供奉在家里?”老汉叹了一口气.,神情肃穆地说:“于大人是我们一家的恩人。我们一家老小不是地道的江南人,而是客居在此,早年‘三藩爷之乱的时候.,兵荒马乱.,我们一家四处飘零.,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开始闹粮荒.,是于大人将他身上仅有的几两银子拿出来送给我们,救了我们的命,听说他自己却是以粗糠粥充饥。”康熙很惊讶,想不到于成龙如此深得民心。这次微服出巡,康熙看到在江南的街道上,甚至有酒家为了纪念于成龙,将自己店里的酒命名为“于成龙酒.”。
在任省府大员期间,于成龙居然会因接济小叫花子,穷到让佣人将自己的冬衣送到当铺去,平日则是粗茶淡饭,且仅有一袭官衣蔽体。在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
“于清端”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十八日的凌晨,彻夜失眠的于成龙从榻上下来,穿上衣服,来到台案前,批阅公文。于成龙体力透支,加之身体本有顽疾,握笔杆子的手有些颤抖,笔杆子掉了下来.,于成龙的眼睛从此合上了。他为了百姓,为了国家将自己最后的岁月都捐献出来了,就连临死前见家人最后一面的机会也没有。
于成龙去世后几天消息才传到北京。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康熙大惊失色.,他呆坐半晌.,站起身来,痛心不已道:“这于成龙是朕最器重的清官,他一生为了百姓,连家都难得回一次,就在他去世的前些日子还向朕告老还乡,朕始终没有批准,没想到他用自己的生命报答了朕,报答了百姓。朕要命人为他立传,将他的廉洁、德操传至后世.!”康熙与众大臣商量之后,最终决定给于成龙“清端”的谥号。明清的时候,获得请谥者一定是朝廷眷念怜惜的大臣,“清”字是清廉的意思;“端”字就是端正、正直,不为势利所趋的意思。也只有这个谥号,才能充分体现于成龙的一生!于成龙最早任知县的广西罗城有个乡镇就以于成龙的谥号“清端”命名为清端乡,直到民国初年。
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五日,康熙亲自为于成龙撰写了碑文。
百姓听闻于成龙离世,均痛哭流涕。江宁城出现“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菜商小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足见于成龙对江南百姓的影响之深。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再一次南巡,见江南百姓仍然在纪念于成龙,康熙很是感动,也很欣慰,随即写下了一副对联.:历仕甘棠随地转,两江清节至今传。
于成龙的一生是伟大的,为着天下苍生,是官员楷模,更是千古一吏。清廉一时易,清廉一世难;当一任好官易,当一世好官难!20年间从知县累升总督。无论“七品芝麻官”还是封疆大吏,也无论身居穷乡僻壤,还是鱼米之乡,于成龙清正廉俭,始终如一。这种“耐得住清贫”的为官操守,彰显出于成龙超越历史的优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