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文华
在艰苦的抗日对敌斗争中,以山西为中心的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充分运用毛泽东提出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创造了许多闻所未闻、新鲜活泼的游击战术,使游击战争显示了神奇的威力。这不仅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抗战胜利后进行自卫战争、战胜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麻雀战
麻雀战是阻滞袭扰敌人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战术,山区根据地地形复杂,道路崎岖,当地人民武装自卫队和民兵最熟悉各种情况。当日伪军进入根据地之后,他们便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分成小组,像麻雀一样,时聚时散,忽来忽去,东一枪,西一枪,一会儿跳到这里,一会儿跳到那里,神出鬼没,漂浮不定,四处打击敌人,而日伪军因人生地疏,只能在大道上盘旋挨打。这种战术用于对付“扫荡”根据地的敌人,可以迟滞敌人的行动,配合主力部队争取时间机动转移,或集结待机歼敌,还可为群众的转移创造时机。他们像麻雀啄食,避实击虚,出敌不意,乘隙而入,打击敌人。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散离,呼啸而去,隐蔽的无影无踪。
在山西各地的对敌斗争中,麻雀战的典型战例很多。静乐县狮子崖3个民兵,一次隐蔽在敌人来犯的必经之地——狮子崖山头,在60余名敌人走进山下大道之际,从3个不同的方向射击敌人,当下击毙3名日军,其余日军乱作一团,慌忙向山头上射击。而这3个民兵利用他们熟知地形的优势,安然地伏在石缝里瞄着敌人还击。敌人分3路向山上猛扑,3个民兵居高临下,又用乱石把敌人打了下去。战斗到黄昏,3名勇士毙伤敌20余人后“不翼而飞”。疲惫不堪的敌人无奈,只得丢下尸体和抢来的东西,拖着伤兵退回据点。1942年2月,日军对太行区进行“扫荡”,武乡民兵用麻雀战袭扰敌人,搞得敌人气急败坏,狼狈不堪。著名作家华山这样写道:日军“扫荡”到了一个地方,群众和民兵指挥部躲到山沟里,“鬼子往沟里搜索了三次,每一次都碰上民兵的冷枪。——待要不理吧,子弹老在后脑门上响着;待要回过头去追吧,民兵却撒开两条腿溜掉了。你追得慢,他慢慢跑,你追得紧,他跑得更快。你待要丢下不追,民兵却索性坐下不动了。搞得鬼子们眼睛冒出火来,一股劲扑上山头。”“比赛翻圪梁,民兵们才不怕呢!他们特意把敌人引到自己这边来,离开老百姓远远的。”武乡县上广志民兵高贵堂,在保卫村庄的麻雀战中,3枪击毙了3个敌人,获得了“太行神枪手”的称号。
地雷战
地雷战的好处:一是具有广泛的群眾性,群众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利用废铁、废瓶、石头、瓦罐,制成各式各样的地雷,真正做到了人自为战,村自为战;二是使用范围广,在大道上、村口、院落门庭埋设各种各样的地雷,使日伪军,上路、进村、入户都触雷丧命。它不但可以用于防御,还可用于进攻,把地雷埋到敌人的碉堡下,使敌人不敢“越雷池半步”;三是隐蔽性强。地雷埋在地下,敌人难以发觉,再加上各种伪装,更使敌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没有迈步就心惊肉跳,说不准在什么地方进了“鬼门关”。
在太岳区开展的地雷爆炸运动中,除打造铁雷外,根据当地石头充足、制作方便、威力较大的特点,主要是打造石雷。当时曾流行一首《石雷运动歌》,唱道:“一颗石头蛋,中间钻眼眼,别看个儿小,本事不简单。轰隆一声响,炸得几丈宽,炸着鬼子的人和马,抢回他的轻机关。人人都学会,保卫咱家园。”1944年太岳全区打造各种地雷10万颗。绵上各村普遍装置了常备雷,少则30颗至40颗,多则达到200颗。
地雷战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由开始时的零星爆炸发展到雷网、雷群爆炸,由防御、封锁、围困发展到进攻。例如1942年10月至1944年,沁源民兵与敌作战中,引爆地雷589次,炸死、炸伤日伪军940人。到围困战最后阶段,沁源军民总动员,在据点周围和二沁大道上埋雷1.5万颗,并且用灰土、柴草、圪针刺等分段铺盖,进行伪装,明雷和暗雷结合,布成真真假假的地雷阵。不到一个月,敌人踏响地雷300余颗。沁源围困战的胜利,地雷立了大功。在太行区的武乡县,民兵英雄王来法,从1941年到1943年带领李峪民兵在横据蟠龙到武乡一线大摆地雷阵,先后炸死、炸伤日伪军121名,荣获“太行地雷大王”的光荣称号。峰垴村民兵在村口大道上布好地雷阵之后,发现敌人要避开大路绕小道,几声“冷枪”,诱得妄图活捉“土八路”的敌人进入地雷区,挨了地雷炸,民兵们把这叫做“地雷加冷枪,老鼠钻风箱”。敌人包围范家岭时,一颗地雷炸死6个敌人。晋察冀边区北岳区民兵同样演出了地雷战的“拿手好戏”。1943年10月30日,盂平县民兵在部队掩护下,打了一场漂亮的“天雷战”。从五台返盂平长峪据点的日军运输队,在距长峪3.5公里处狭窄的山谷道上,被军分区部队伏击。事先埋伏在山崖上的民兵,把用长绳系好的地雷从空中抛下,名之曰“天女撒花”,伤日伪军28人,缴获大量物资,而民兵无一伤亡。在1943年冬季反日军“毁灭扫荡”中,仅盂平县民兵两个月爆炸地雷155颗,毙伤俘日伪军377人:12月中旬5天内又爆炸地雷270颗,炸死、炸伤日军300余人。
1943年4月21日,近400名日伪军从灵丘的北泉据点出发,经过刘庄时踏响了地雷,被炸死、炸伤10余名,行到岸底村附近,又踏响地雷,被炸伤10余名。埋伏在附近各山头的民兵一齐向敌射击,等敌人卧倒打枪、打炮时,民兵们已经撤走了。敌人不敢再走大路,只好顺着河边走。南山、西山的游击小组就一齐向敌人开火,敌人惊慌地向北山爬,一名日军炮兵刚刚在山头上找到一个掩体,掩埋在那里的地雷爆炸了,当即把他送上了天,敌入不得不连滚带爬翻下山来。敌人不敢再进下关,只好顺河跑,当经过独峪、张家湾时,又被地雷炸死2名、炸伤7名。这场地雷战,是根据地“军民地雷满地铺、炸得敌人无处躲”的一个缩影。
晋绥边区在总结对敌斗争经验的基础上,1944年把劳武结合推进到新的阶段,实行变工与爆炸相结合。首创劳武结合经验的宁武县新屯堡村民兵英雄张初元,带领全村群众,买回造雷的原料,自制土地雷。民兵组织全村群众挖雷坑,不到一个月,大路上、河滩里、山腰里、山头上,到处布满了雷坑。消息传到敌人那里,敌人惊慌地说:“新屯堡不知道有多少地雷?!”在全边区,变工与爆炸相结合,形成了群众性的地雷战,有力地促进了“挤敌人”斗争的胜利开展。
关于地雷战的威力,各地群众创作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歌谣。其中一首叫《吃了—个火伞》:颗颗沙石蛋,滚在当河滩。民兵捡回来,当做宝贝玩。右手拿着锤,左手拿着钻。肚凿三寸深,口凿一寸三。装足火药后,安上爆发管。埋在要道口,专等敌来犯。敌人进了城,踏响爆发管。轰轰连声炮,人仰马也翻。一响百颗响,一翻百个翻。重的丧了命,轻的直叫唤:“妈呀妈呀妈,吃了一个火伞!吃了一个火伞!”
窑洞保卫战
窑洞保卫战在太行区、太岳区开展得有声有色。太行山民兵利用太行山沟壑纵横的特点,在山间断崖上凿洞,藏人、藏粮、藏物,并借洞掩护,袭击敌人。窑洞弯弯曲曲,洞道多岔,层层叠叠,上下相连,群众称之为“拐三弯,设三关,楼上楼,天外天”。它一般有6个特点:一是找不见(洞口秘密隐蔽),二是进不去(敌人即使发现,也因洞口内各个关口有民兵把守,在拐弯处或攀登处设有障碍物,如圪针刺、陷井等,使敌人难以进入),三是熏不死(洞内有防毒、防烟设施,在不同方向崖壁上有通气孔),四是炸不垮(洞身长而深,上下曲折),五是住得久(洞内贮藏有粮食、水,甚至可以做饭,并备有纺车等生产工具,可坚持半月左右),六是跑得脱(必要时由几个出口趁夜转移)。武乡县在抗战初期,各地新挖的窑洞多数用于藏粮、藏物,随着敌人“扫荡”的频繁,窑洞由村内发展到野外,而且利用窑洞藏身和打击敌人。全县挖大小窑洞7500多孔,大的可容纳数百人,小的可供一两户人家藏身。民兵以窑洞为阵地,同敌人进行了570多次战斗。著名的漆树坡窑洞保卫战,民兵以窑洞为阵地,与敌激战3小时,毙伤日军10人,掩护了村东南窑洞中的县、区干部和机关人员。日军“扫荡”到了大陌村,有一个处在很深的夹壁底下的窑洞未赶上收口,被突袭的敌人发现。日军把两个伪军吊下去,被洞内投出的手榴弹炸死。接着敌人又改用火攻,但因夹壁朝天,烟火直往上冒,敌人只好失败而去,民兵保护了洞内的70多名乡亲。
壶关县常行村的窑洞保卫战,是名扬太行的模范战例。1944年9月11日,日伪军1000余人夜袭常行村,2个民兵依托窑洞与敌人展开4天4夜的殊死战斗,保卫了全村380多口人的安全。后在区干队、联防区民兵支援下,里外夹击,毙伤日伪军56人,打退了敌人。《新华日报》(太行版)以《惊天动地的四天四夜》为题,报道了常行民兵的英雄事迹,常行村的徐顺孩、张小保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授予“一等民兵杀敌英雄”的称号。
在太岳区,民兵和广大群众把窑洞分为两种:一种是作战洞,一种是后勤洞。作战洞分秘密观察洞(瞭望洞)、掩护洞(拉雷洞)、冷枪洞、战斗保护洞(民兵休息的地方)等;后勤洞分藏身洞、藏粮洞等。后勤洞对占人口一半的老弱妇孺十分必要,是对付敌人“扫荡”“清剿”的有效方法。
联防战
聯防战的联防单位,大部分是相邻的村庄,相互订立联防条约,建立情报网络,遇有敌情,互通情报。彼此呼应,共同对敌。在山西各地,这种联防作战的形式被普遍运用。他们联防警戒,联防围困,联防作战,使以村为单位分散的民兵组合成“游击集团”,召之即聚,挥之即散,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保卫群众。联防战,是人民战争极为壮观的又一幕。
围困战
1941年、1942年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一些地方采取了一种新花招,即对抗日根据地“扫荡”之后,不是马上撤走,而是留置部分兵力,在根据地建立据点,在据点周围强行建立维持会,强化殖民统治,妄图把根据地变为所谓“治安区”(即沦陷区)。针对日军的“长期驻剿”,根据地军民采取了“长期围困”的办法,即组织群众转移,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变成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断敌交通、水源和粮食、物资,以地方武装和民兵袭扰、打击敌人,使敌人无法存在下去,这种“围困战”在晋东南、晋西北到处采用,创造了许多模范的战例,其中以太岳区的沁源围困战最为著名。
1942年10月,日军第一军参谋长花谷正指挥9个大队7000余人,向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岳北地区发动“冬季扫荡”。“扫荡”之后,日军留置第六十九师团第六十旅团的伊藤大队和第五十九师团第八十四旅团的小夺中队于沁源建立据点,进行守备,从据点出动进行分区清剿,并插上了“山岳剿共实验区”的牌子,妄图在我根据地腹心长期驻扎,进行特务活动,欺骗群众“维持”,把太岳抗日根据地变成“治安区”,为“完成大东亚战争作出贡献”。
针对这种态势,太岳区党委决定: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以“长期围困”对付敌人的“长期驻剿”。为此,组成了由李成芳任总指挥(后由第三十八团团长蔡爱卿,参谋长李懋之接连继任)、中共沁源县委书记刘开基任政委的沁源围困指挥部,以第三十八团为骨干,分别驻扎在沁源、安泽、绵上(新设县)的第二十五团,第五十九团各一部以及洪赵支队,沁源县游击队参加,结合各区干队以及民兵,组成13个游击集团,广泛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开始了以主力兵团、地方武装和民兵以及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围困斗争。主要措施有:
一、动员群众实行彻底的空舍清野,使敌人处于无法生存的境地。当时,在全县进行了空舍清野大动员,以沁源为中心的安(泽)沁(源)大道、二沁大道两旁距日伪军据点5公里、距大道2.5公里的20多个大村庄、3200余户、1.3万居民,全部转移出走,转移时填死了水井、掩埋了粮食、拔掉了磨心、碾心,使日伪军处于无水喝、无粮吃、无柴烧的绝境。日军曾感叹地说:“日往红波夜,身在圪针巢,望虎深山虎不在,大城大乡无人烟。”而转移到山上的群众,一面互动互济,解决粮食和衣物,一面自己动手,开凿窑洞500余孔,建起了命名为“正气庄”“坚定庄”“坚强圪梁”“伟大山头”等名称的新的居民点。敌人奇袭搜捕去的一些老人和儿童,不顾敌人的威逼利诱,坚决拒绝“维持”,尽管敌人施展各种伎俩,一直建不起“维持会”来,只得龟缩在据点里。
二、部队、游击队和民兵,大闹敌人据点。他们在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千奇百怪、花样众多的奇袭战术,使日军防不胜防,处处挨打。一次300多民兵在第二十五团的配合下,隐蔽在敌阎寨据点周围的山头上,深夜突然发动攻击,枪声、炮声、手榴弹声、哨子声、冲锋号声响成一片,弄得敌人晕头转向,而部队和民兵乘日军混乱之际,点燃了据点内的柴草,解救了被捕的群众。同时,千余民兵和群众配合第三十八团一个连,在敌中峪店据点周围山头上鸣放土枪土炮,吹冲锋号,敲锣打鼓,夜间又在四面山头上点起了大火,使敌人惶惶不安。这种大闹敌据点的斗争,使敌人日夜不宁,不得不撤出阎寨和中峪店据点,集中守备城关和交口据点。1943年初,敌第三十六师团斋藤大队换防接替伊藤大队,扬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维持”计划。沁源围困指挥部又对城关、交口敌据点进行强袭。他们组织1200余民兵组成3个突击队、3个阻击队,于1943年4月19日夜,向城关之敌发起攻击,袭击了斋藤本部,解救被捕群众180余人,烧毁日军屯粮台9座、草料场3处。同日,对交口敌据点也进行了攻击,日军不得不屡屡收缩阵地。
三、开展群众性的地雷爆炸运动。日军收缩阵地之后,一面破坏群众的春耕生产,一面抢修二沁大道。为保卫春耕生产,沁源围困指挥部组织了200余民兵参加的12个轮战队,轮换交替,配合基干武装,部署在敌据点周围,用地雷封锁敌人,掩护群众春耕,破坏敌人修路计划。地雷是沁源军民围困敌人的主要武器。群众人人学造雷,家家造石雷。同时,还制造了大量磁雷、瓶雷、泥雷、木雷、石枪、石炮等。根据日军的活动规律,沁源军民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埋雷方法,如地下雷、地上雷、水雷、滚雷、空中雷、子母雷、连环雷、看门雷、标语雷,还有只炸敌人不炸自己的前踏后炸雷,造成蛛网密布的地雷阵。这种地雷阵,使敌人一出据点便寸步难行。在敌人的碉堡附近,部队和民兵在前边乒乒乓乓地打,群众在后边扶犁扬鞭耕种,一直抢耕抢种到距敌碉堡一公里的地方。在二沁大道上,地雷阵使敌人的修路计划化为泡影。官军村民兵英雄郑士威、李德昌在二沁大道一年内埋雷150余次,毙伤日伪军百余人。当时日伪军胆怯地把二沁大道称为“鬼门关”,悲哀地唱道:“过了圣佛岭,进了鬼门关,低头雁声叫,抬头轰一声,如若死不了,就是活神仙。”
四、全民齐动员,发动总围攻。1943年8月,日军阵地一再收缩后,新接防的上奇大队只能固守城关和交口两个据点。1944年,毛泽东发出“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号召后,沁源军民立即投入总围困斗爭。参加总围困的主力部队、地方游击队和4000余民兵及广大群众总动员,紧紧包围了城关、交口两个据点和二沁大道,用1.5万颗地雷封锁敌人,游击小组进到敌据点附近,以冷枪、夜袭等等手段昼夜给敌人以打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敌人踏响地雷300余颗。盘踞城关和交口之敌在人无粮、马无草的困境中每日向外突围,均被沁源军民所阻击,最后龟缩在沁源城西山头上作最后挣扎。1945年4月11日,处于绝境的日军在驻沁县联队1000余人的接应下,仓惶弃城逃窜。沁源军民沿路截击,枪炮声、锣鼓声、军号声和地雷爆炸声混合在一起,震天动地。日军在付出死伤300余人的代价后,狼狈不堪地逃出了沁源。
长达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赞扬。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称赞“八万人口的沁源成了日寇坚甲利兵所攻不下的堡垒,成了太岳区的金城汤池”。毛泽东曾致电北方局,指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