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智
【摘 要】胎上或釉上施彩是中国传统陶瓷领域源远流长的一项工艺,从唐代起,中国三彩陶瓷工艺历经了唐三彩、邛三彩、宋三彩、辽三彩、金三彩再到元三彩、明清素三彩的漫长发展历程,每个阶段其胎、釉、流行器形和装饰工艺等方面的特点既有历史延续性,又带有阶段性的特点。
【关键词】三彩 发展 概念
一、唐三彩
汉代以来,历经魏晋六朝至隋,低温铅釉技术及有色金属元素类彩料提炼技术不断发展,日益成熟,终于在唐代成功烧制出了以黄、绿、白三色为主的低温铅釉彩色陶,即唐三彩。唐三彩烧制过程要经历两道窑火工艺,先以1050℃的窑火单烧素胎,施釉后于900℃窑温内回烧。胎上施以白、绿、黄、棕红、褐、黑、蓝、酱、赭等色釉,成色之后,有单彩、双彩、三彩、多彩等效果。由于铅釉在高温下易熔化流动,器表的彩料相互浸润、交汇,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艳丽效果。
得益于唐代的厚葬风气,唐三彩以随葬品类的俑和模型明器为主,生活用器较少。俑主要有贵妇俑、拉马俑、牵驼俑、乐舞俑、宦官俑、男女侍俑、文官俑、武士俑、胡俑等人物俑和骆驼、马、猪、牛、羊、鸡、鸭、猴、狮、龟、镇墓兽等动物俑;模型明器有亭台楼阁、池沼、假山、房屋、厕所、仓库、箱、柜、榻、车。生活用器主要有碗、盂、瓶、壶、罐、钵、杯、盘、枕、尊、炉、瓶、奁、粉盒、烛台、砚等器具。
唐三彩采用模制、轮制、捏制工艺制作成坯;装饰工艺主要有绞胎、刻花、印花、堆贴、捏塑。装饰题材广泛,花草蔓枝、飞禽走兽、鸳鸯采莲、金鸡独立、几何点彩、腾龙戏珠、火珠流云以及外域文化带来的回首腾师、葡萄禽兽之类的纹饰。
由于“安史之乱”对社会生产的破坏以及宋代以后地方瓷系的蓬勃发展,唐三彩在中唐以后走向了衰落。
二、邛三彩
邛三彩是晚唐五代四川邛窑大量烧制的彩绘陶瓷,窑温1200℃内胎釉一次烧成。其胎质有灰、褐、黄、红、白等,胎面饰一层化妆土。在釉上或釉下用铜、猛、铁、钴为着色剂进行绘画或点染,以低温或高温烧成。釉色以黄、褐、绿为主色调,还有青、白、黑、蓝、红等。器表有单色、复色或兼色,相互晕散、交融。邛三彩的概念和内涵学术界尚不十分明晰,从已有材料看,有四大特点:一是胎体有陶、有瓷;二是彩料既有胎上釉下彩,也有釉上彩;三是釉料为玻璃相釉,没有唐三彩特有的铅料;四是胎釉一次烧成。
邛三彩器形有提梁壶、执壶、钵、盂、杯、盘、罐、执壶、枕;还有佛像雕塑、动物雕塑。成型工艺有拉坯、模制两种;装饰技法有印花、刻花、划花、贴花、堆塑;装饰题材有植物纹、动物纹、佛像纹、人物纹等。
三、宋三彩
宋三彩与唐三彩一脉相承,也经二次烧造成器,成素胎后再次在850℃窑温下烧结釉料。胎质较唐三彩要更为坚硬细腻,瓷化程度也要高。有的胎坯因为瓷土关系泛灰,会在胎表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施釉。釉色多为黄、绿、褐,有艳红、乌黑、翡翠釉,少见蓝釉。釉色贴近物体本色,注重写实,视感逼真。施釉注重自然交融和浓淡变化,填色规整,界限分明,极少采用单彩散点装饰。
器形实用器居多,以枕类为最,还有碗、炉、灯、盘、盂、罐、洗、盒、瓶一类生活用具,俑等随葬品锐少。
成型工艺主要采用模制和雕塑两种。装饰工艺以刻花、划花填彩见长,还有印花、堆贴、浅浮雕、捏塑、绞胎、直接绘画、浮雕。装饰题材有花卉、龙、凤、麒麟、鹿、鹤一类山水动物;童子戏花、听琴等人物故事;还有刻划和墨书铭文,铭文内容包括纪年铭、所属铭、产家铭、北曲小令、古诗佳句,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四、遼三彩
辽三彩是在唐三彩影响下产生的另一种彩陶,其存在时间与宋三彩相当。在800~1100℃窑温内素烧成胎,挂釉后回窑经880~960℃窑温烧制成器。大多用黏土作胎,胎质比较疏松,呈淡红色或米黄色,故在胎表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上釉。釉色单一,以黄、绿、白为主色调,个别红、褐彩,不见唐代的黑彩、蓝彩。施釉较薄,釉色界限分明,不见唐三彩的蜡泪痕(即流釉现象),且出现不施釉料或半施釉的手法。
器形主要为生活用品,有罐、碗、杯、瓶、枕、各类执壶、鸡冠壶、三联壶、鱼、猫、龟、兔等各类动物造型壶、方碟、花式碟、海棠盘、长盘、八角柱形狮纹盘、双层套盒、鸳鸯形水注、熏炉、床等。其中,鸡冠壶、穿带壶、皮囊壶、盘、碟等明显仿于皮制、木制、金属制用具,具有浓厚的草原马上游牧民族气息。文房用品有砚、砚滴、笔洗;还有大型罗汉、菩萨彩塑,反映了辽国尊崇佛教的盛况。
成型工艺与唐、宋三彩相同。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有刻花、划花、剔花、印花、贴塑、描金、堆釉、剔花加彩等,未见绞胎工艺。装饰题材有花卉、游鱼、草叶、大雁、水波、飞蝶、流云、仙鹤、野鸭、奔马、狮兽等,极具草原生活情趣。图案布局讲究对称,纹饰较为繁缛,满布器物空间。
五、金三彩
金三彩由于未见有带纪年款或纪年墓葬出土的实物,常常与宋、辽三彩混为一谈,在概念上将其划入了宋三彩范畴。但随着考古资料的发表,金三彩逐渐被甄别出来,内涵也日渐丰富,有自成一家的趋势。
金三彩与宋、辽三彩一样,也是二次烧造,烧成素坯后,再入窑800℃左右烧制。金三彩采用青土造胎,含铁量极低,胎体呈现白色或略显红色。金三彩的釉色有黄、绿、白、酱等色彩,从传世品看,以绿釉为基调,地釉、边框或通体多为绿色;除少数刻花填彩纹饰较清晰外,彩釉多见交融现象。器物的底、足多不挂釉。
器形生活日用器以瓷枕最多,另有碗、盘、瓶、罐、盒、盆、碟、壶、象生灯、炉等;还有观音菩萨、送子神仙、僧人像等宗教类塑像;仕女、文官、武士、骑马、骑狮等各种人物、动物造型。风格独特,民族色彩浓厚。
成型方法主要是模制法和雕塑法。装饰手法与宋三彩相似,刻划花填彩最为常见,另有局部堆贴等工艺。装饰题材以花卉、鱼、水波等为主。由于金三彩参考材料尚较单薄,有待日后考古发掘资料的积累,再继续深入开展。
六、元三彩
元三彩出土器物极少,表明随着元青花工艺的兴盛,唐宋以来低温彩色釉陶制品急剧衰落。胎质疏松、泛红,碗盘外部不施釉或施半釉,足、底露胎,釉彩以绿、黄、白、褐为基调。所见元三彩碗、盘、枕类居多,多为刻花、划花填彩。目前难以对其开展系统研究,有待考古发掘的进一步开展。
七、明清素三彩
素三彩瓷为瓷胎上施釉烧制而成,釉料以黄、绿、紫为主色,一般没有红彩。素三彩以康熙朝所烧制最为精美,按地釉色彩可分为白地三彩、色地三彩、墨地三彩、虎皮三彩。
素三彩国外也称交趾瓷,多认为生产于华南或越南。国内早先认为只生产于景德镇,且为二次烧造工艺。随着漳州田坑窑的发掘,确认其一次、二次烧造工艺并存,且产地还扩展到了閩粤交界的漳州地区,离命名中的产地“交趾”又近了一步。
其器形分宫廷使用、民用、外销三大类。宫廷传世器甚多,主要为制作精美的瓶、碗、盘、炉、攒盘等;民用和外销器以田坑窑为代表,有盒、碟、盘、钵、盏、瓶、杯、碗、罐等。装饰工艺主要为刻花、划花或模印后上彩。装饰题材有花叶纹、云龙纹、杂宝等。
八、有关三彩的几个概念问题
在梳理完三彩陶瓷的发展脉络后,便可思考其存在的问题,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三彩的定义问题。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史》中说:“在三彩器物中,有的只具备上述几种彩色中的一种,人们称为单彩或一彩,带两种颜色的,人们称为二彩,带有两种以上的则称为三彩。”从这个定义来看,界定三彩的关键还是从直观的颜色上判断,即无论是陶胎还是瓷胎,无论是釉上还是釉下,只要器物有一定面积的多种彩釉,就可称之为三彩。这样,又引发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很多文章将宋、辽、金许多瓷胎上挂彩釉的瓷器纳入了“三彩”的范畴,这与学术界将此阶段三彩称为低温釉彩绘陶的说法便相冲突了,该如何解决?另一个是三彩与五彩的区别,有学者指出,无红彩可称之为三彩;也有学者退一步讲,说红彩或红彩极少的,称之为三彩。而有红彩存在的就称之为五彩。那多大程度的红彩算三彩,是“无”还是“较少”,少的话又少到何种程度,这也是一个问题。
其次是唐三彩与邛窑彩绘工艺的源流关系。唐三彩是受邛窑彩绘工艺北传而形成的工艺,还是说邛三彩是受唐三彩工艺启发,才在唐末五代兴盛起来的?有文章将邛三彩称为四川地区的唐三彩,那胎料陶、瓷并用的邛三彩纳入到唐三彩这个低温彩釉陶的概念体系中便又冲突了,该如何解决?
最后是明、清三彩是否可统称为素三彩的问题。有学者从明三彩的胎质、釉色、风格造型、工艺特点与清三彩进行对比,得出明三彩更多继承于宋三彩,而清三彩则为新时代开辟的产品,两者共性不多,并不认可将二者并称为素三彩。
三彩陶瓷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每个时代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其门类庞杂,品种繁多,工艺复杂多变。伴随着传世品和发掘出土器物的增多及研究的系统、深入,三彩及其相关的概念终将被界定、厘清。
参考文献:
[1]汪庆正.简明陶瓷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1.
[2]朱裕平.中国三彩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1.
(作者单位:北海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