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霏 刘茹 菏泽市中医医院 (山东 菏泽 274000)
BlLT肝病治疗仪改善肝硬化患者凝血机制异常及预后的作用
王立霏 刘茹 菏泽市中医医院 (山东 菏泽 274000)
目的:研究分析BILT肝病治疗仪改善肝硬化患者凝血机制异常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4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凝血机制异常及预后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两组治疗后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FBG、AT-Ⅲ活性(%)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方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BILT肝病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应推广使用。
肝硬化 BILT肝病治疗仪 凝血机制 预后
新时期发展中,随着公众饮食结构的调整及发展,逐渐出现了较多的不良生活行为,这也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危险因素,而此现象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肝脏疾病的发生率,这种弥漫性病变有着多样的诱发因素,且以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功能进入失代偿阶段标志,为晚期大量生成腹水,此阶段势必将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并逐渐出现血小板数量异常和凝血障碍等[1]。为探讨其治疗的更好方式,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6±9.8)岁,child-pugh分级显示:A级15例,B级17例,C级8例;4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2±10.2)岁,child-pugh分级显示:A级18例,B级15例,C级7例。且两组患者在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4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实施环节,有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甜素、前列腺素E的应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酚口服抗病毒治疗,完善对患者的治疗;对40例观察组患者,在前述基础上,加用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距离20cm,对肝区局部照射,30min/次,1次/d,患者自觉发热为度,为避免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在此过程中密切观察,以1个月为其治疗的1个疗程[2~3]。
1.3 观察指标:此次研究中,需观察分析血小板参数,借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于治疗后进行测定,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还应观察凝血指标:此环节借助凝血仪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检测,具体有凝血酶原时间(PT)、AT-Ⅲ活性(%)及纤维蛋白原(FBG)。
1.4 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的数据统计方面运用SPSS13.0软件,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治疗前后2组的血小板指数对比 (n=40)
表2.治疗前后2组的凝血指标对比 (n=40)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指数对比:经统计分析得出,治疗前两组的对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的PCT指标、PLT指标及PDW指标变化对比无意义,但在MPV的对比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的凝血指标对比:经统计分析得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对比无差异,经治疗后,两组的PT均有缩短,且AT-Ⅲ、FBG均有增加,相比之下,观察组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结合以往的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看来,肝硬化患者往往出现血小板数量及形态的改变,究其深层原因看来,此现象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关联密切,基于此,使得在对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方面,可以将血小板及其参数变化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实施提供支持[4]。
就肝硬化时引起外周血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减少机制看来,有以下可能:(1)肝炎病毒感染骨髓后,促使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引起骨髓微环境障碍;(2)病毒直接损害骨髓干细胞与染色体,导致造血细胞分化和增殖受到了抑制;(3)肝细胞广泛的炎症、坏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使得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合成减少,加重了患者的肝病,不利于对其的治疗。
本次研究中,经统计分析得出,在2组治疗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FBG、AT-Ⅲ活性(%)的对比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均更优(p<0.05)。
综上所述,在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方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BILT肝病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应推广使用。
[1] 赵娟.BILT肝病治疗仪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4,18(14):46-47.
[2] 倪童天, 曲颖, 宗蕾, 等.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2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18(34):3699-3703.
[3] 邱明容, 袁全才, 钟桂群, 等.心理护理对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17 (14):159-161.
[4] 郑燕群, 刘晓晖, 吴其恺, 等.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观察与护理[J].亚太传统医药, 2010,6(7):195-196.
1006-6586(2017)04-0024-02
R575.2
A
王立霏,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