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金融高增长
管清友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
金融业去杠杆势在必行。借鉴以往的经验,其思路应该是“不在场内去杠杆,重在场外除空转”。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多数发达国家,也超过了美国、日本在地产泡沫之前的历史高点;而金融业利润的贡献度甚至超过了制造业外移的金融强国——美国。2011年以后,我国金融业继续稳步快速发展,与GDP增速下跌呈背离状态,其风险值得警惕。结合对历史的回顾,笔者对我国2011年以来金融业高速增长的特点、原因,以及金融业去杠杆的思路,进行了思考。
根据背景和增长方式的不同特点,可以将2011年以后的金融业高速增长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11—2013年。2009年之后,国有企业负债率上升,新增信贷占GDP比重快速增加。彼时,刚兑尚未打破、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银行和国有企业对利率和盈利均不敏感。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2011—2013年的信贷扩张和企业加杠杆,进而使得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上升。
这一阶段,金融业膨胀的主要特点是非标扩张。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监管为防止信用过度扩张,对贷款规模进行了限制;另一方面,银行业在经济下行及企业盈利恶化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逆势扩表来增加利润,并将资金借助同业通道投向房地产、基建、国企等部门。这一阶段的金融业扩张并没有资本市场牛市的推动,纯粹由信用而派生。
第二阶段为2014年至今。2014年,政府开始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企业刚性兑付被打破、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等一系列事件,促使市场达成一个新的共识:刚性兑付的负债成本,需要高安全性的资产来覆盖。由于授信类资产收益率下降,上涨的股票与债券成为新的标的资产。银行资产扩表找到新方式,资金通过委外理财的方式涌向资本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扩张,银行业资产增速再次与贷款增速形成剪刀差。
与前一阶段相比,2014年以来的金融业扩张的最大特点在于,资金投向的不同导致风险趋于复杂化。安全性资产的缺失、非标规模限制、传统息差收窄,使得银行风险偏好被动上升。理财刚兑使得理财融资化,债市实际杠杆水平被放大。委外理财扩大了银行的信用派生能力,提高了货币乘数,使全社会杠杆率上升。
通过对上述历史的回顾,可以总结出导致2011年以来金融业背离经济增速持续高增长的原因:从微观角度看,主要是银行出于盈利需求进行监管套利,导致金融创新泛滥、影子银行体系膨胀;从宏观角度看,实体经济资本的收益率下降、风险上升,以及利率市场化推动银行风险偏好上升,促使其从贷款扩表走向投资扩表,带动非银扩张。此外,金融行业资本收益率上升,使得流动性更愿意停留于其中,导致货币脱实向虚,资金空转难以阻止。
历史经验表明,脱离实体经济的高增长难以持续,主动去杠杆好过被动去杠杆,金融业去杠杆势在必行。对此,笔者认为,其思路应该是“不在场内去杠杆,重在场外除空转”。
从以往政府推行相关政策的效果来看,去杠杆易,去空转难。2014年,中央和各部委出台了多项政策,试图阻止货币继续空转,引导资金直接投向实体经济。从实际效果看,企业杠杆率下降略见成效,但货币空转依旧,只是从加杠杆投资实体经济转向了加杠杆投资资本市场。而从2015年6月的清理配资引发股市异常波动,到2016年12月的委外纳入广义信贷导致债市大幅调整,我们看到的结果都是由场外去杠杆导致场内价格迅速调整,使得价值实现回归。当然,价格调整只是其中一个结果,监管层真正要清理的是“看不清的杠杆”,并不是针对单一市场的去杠杆。
借鉴以往的经验,新一轮金融去杠杆的目的与思路变得清晰可见。其目的在于,要抑制货币空转规模,抬高货币空转成本,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其思路应是,在规模上通过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和监管升级控制空转需求,在渠道上增加交易摩擦,在价格上挤压收益成本差,倒逼资金脱虚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