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伦
据市场机构估计,到2020年,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同时据易观数据显示,我国智慧家庭潜在市场规模约为5.8万亿元,发展空间巨大。更主要的是,随着智能终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和服务业升级,智慧家庭产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国家已把智慧家庭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家庭市场被视为下一个蓝海和“风口”。
而伴随着物联网大潮的推动,包括BAT等互联网巨头、电信运营商都纷纷参与到智慧家庭的布局中。不过,在细分市场,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或许仍是那些拥有技术积累的企业。日前,斐讯在丽江举办“智慧家庭·路由我創”品牌战略转型暨K3路由器发布会,宣告向智慧家庭的转型,其寄望以新型智能硬件产品作为入口,打通从传统基础通信硬件到智慧家庭的转变,从而成为智慧家庭中的网络产品制造商、智能硬件供应商和云服务运营商,为传统通信企业切入智慧家庭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版。
技术基础决定竞争力
近年来,进入智慧家庭领域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从传统家电厂商到互联网企业,从智能单品的研发到控制方式的演变,行业变化虽然巨大,但始终没有企业突围而出。究其原因,智慧家庭产业长期以来存在四大瓶颈:芯片技术欠缺、硬件单品创新不足、平台不成熟、服务没有落地。此外,产品同质化严重且无法做到真正“智能”,行业标准不统一,产品无法互联,操作繁琐,体验性差,也都是智慧家庭产业当前的痛点。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备的全产业链生态基础与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对于前者,布局智能硬件市场多年并已颇有规模的小米就是明证,从芯片到各类智能硬件产品,目前都能见到小米的身影,而谷歌、三星等巨头纷纷涉足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也都证明经营智慧家庭产业需要强大技术实力的支撑。
一般而言,一条完整的智慧家庭产品线需要包含云平台、家庭网络环境、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家庭等内容。端云一体化的产品和服务,对云计算和开发能力、硬件制造生产能力和基础资源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目前,斐讯的电信网络产品、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及智能终端已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拥有的路由器、云计算、手机等产品和业务基础,都令其进军智慧家庭的选择显得“正当其时”。
家庭才是智慧家庭的核心
显然,智慧家庭的核心,就是“家庭”。只有实现家庭内部、家庭与社区、家庭与社会的信息互联互通与智能控制,提供完备的面向家庭的综合应用与舒适、安全和便捷的家庭生活服务,才能真正地展现“智慧家庭”的价值。
在此次发布会上,斐讯创始人、CEO顾国平表示,斐讯在2016年重新梳理了战略,一是大数据;二是智能家居,表现在业务架构方面,即为“Smart Data”和“Smart Home”两大模块。据悉,基于Smart Home,斐讯将以家庭用户为主要市场目标,以网络产品为主要产品,提供包括云平台、家庭网络、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家庭硬件等内容,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给家庭用户提供真正智能、轻松的生活体验。
对于Smart Data,斐讯则会专注为政府、商业客户提供大数据服务及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创新模式、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项目管理及交付等。目前,斐讯拥有上海数据中心、北京数据中心、慕尼黑数据中心,同时,斐讯还将在丽江建设一个拥有2万台机柜的数据中心,包含3万台服务器,顾国平表示,计划投资38亿元,完成在丽江乃至周边区域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生态链的搭建。这是因为金沙江有丰富的电源、丰富的能源,可以支撑30万台服务器的部署,从而支撑Smart Home的需求。
智慧家庭:仍在探索的梦想
从智慧家庭概念的提出到发展,在中国已经走过了数十年历程,其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最早是终端时代,单品占山为王,与用户属于单点连接,设备间缺乏互操作和数据、应用上的连通;第二是互联时代,多设备间可以共享、互联,且应用可跨屏、多终端迁移,设备的场景化趋势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建立了使用习惯,比如手机与电视的连接、投射,这一时代出现了平台与基于连接协议的互联互通,为智慧家庭的成熟打下了基础。如今正处于智能时代,智慧家庭产业蓄势待发,万物互联已经不存在技术障碍,大数据、人工智能得到了成熟应用,产业生态也从概念走向了落地阶段。投身于这个行业的企业更是不胜枚举,但大多都处于“理念先行,技术未动”的阶段。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智慧家庭市场集中度尚低,缺乏领军企业,智慧家庭市场存在大量的认知空白,既然大家也都在尝试布局,显然也意味着这是一条一步步“试错“的道路,一个仍在探索的梦想。
对于布局智慧家庭的企业来说,要想真正玩转智慧家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慧家庭已不仅仅是噱头,还要有刚需的创新性产品为基础,有可落地的服务为保障,智慧家庭的普及才能进入实质落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