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孩子的哭闹为教育的和弦

2017-04-29 00:00:00朱娟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育生活;集体生活;情绪调整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3-0080-02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新入园时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有一段哭闹期,带班教师要善于在哭闹中找到教育的契机。

一些哭闹情况比较严重的小朋友,如何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尽快适应小班的生活呢?我的做法是悄悄地在班上找几个能力较强、各方面发展比较好的的女孩子,“秘密”地给她们布置“任务”,让她们时时以姐姐的身份出现在爱哭闹的小朋友身边。于是:如厕了,姐姐拉着你的手;午睡了,姐姐帮你拉裤子;游戏了,姐姐最爱的玩具给你先玩……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姐姐”和“弟弟”“妹妹”的感情越来越深了,变化就在不经意之间产生了。我发现被帮带的“弟弟”“妹妹”来到学校后会第一时间跟他们的“姐姐”打招呼,然后开心地跟送他们的家长说“再见”。就这样,在小朋友的哭闹中,我弹奏了一首友爱的和弦。

开学有一段时间了,小朋友们也渐渐地适应了新的环境与生活。可仍有个别小朋友早晨上学时会哭闹,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朵朵从小体质较弱,季节更替的时候容易生病,奶奶送她上学的时候,她总是哭闹着要奶奶中午接她回家吃饭、睡觉。面对孩子的哭闹,奶奶选择了妥协。朵朵的“胜利”很快在班里传染开来,接二连三有小朋友上学哭闹,并向家长提着各种各样的要求。我耐心地给家长们分析孩子哭闹的主要原因,并要求他们:“明天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上學,请你不要问他为什么心情不好,也不要训斥他,你只需要心平气和地告诉他,爸爸和妈妈都必须上班,不管你怎么哭闹,你还是得在学校里半托!”在家长的配合下,小朋友们看自己的哭闹失去了效果,早上上学哭闹的情况逐渐好转。

沫沫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有一个多月没来幼儿园。她恢复上学后,妈妈告诉我,孩子很坚强,就是在头上缝针的时候都没哭。可我发现,沫沫每次来上学时,总是会默默地拉着妈妈的衣服不肯撒手,默默地流泪,那种无声的流泪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觉得心痛。是什么原因导致沫沫在手术时没有流泪,可上学了却变得这么脆弱呢?

我开始更多地留意沫沫。我发现,她在妈妈走后,经常会把头上的小花发夹拿下来,然后请我帮她重新夹好。看着她因意外剪短的头发,一个念头在我脑子里一闪,沫沫是个敏感懂事的孩子,会不会因为头发短了让她觉得小朋友和老师不喜欢自己了呢?是不是怕在每天中午起床后,老师不再帮她梳小辫了呢?第二天,小朋友们午休起床后,我特地第一个叫她过来梳头发,她先是一愣,继而欢快地小跑到我面前,我取下她的小花夹,在她的短头发上梳几下,夹上小花夹,轻抚她的头说:“沫沫最乖了,剪了短发更漂亮了,老师更爱你了,以后每天朱老师都给你戴小花发夹,等头发长长了,继续梳小辫,好吗?记得明天上学一定要开心哦……”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沫沫来上学,想拉着妈妈的衣服或包的时候,我都会对着她笑一笑,看着我鼓励的目光,她就会立马调整好情绪,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之中。

小班的教育生活两个月了,在小朋友们的哭闹声中,我和他们一起成长!小朋友们渐渐地远离哭闹,在集体生活中快乐地长大,成了我最开心的事!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苗苗艺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