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独二代”家长有效沟通

2017-04-29 00:00:00杨丽玲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7年3期

【摘要】如何与“独二代”家长有效沟通,需要班主任认清“独二代”这个特殊学生群体的成长背景,在与其家长沟通、交流时,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不卑不亢、平等尊重;分门别类、对症下药;热问题,冷处理;推此及彼,换位思考;挖掘资源,合作共赢。班主任应在运用上述五条策略的基础上,努力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从而促使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成功。

【关键词】“独二代”;有效沟通;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3-0065-02

【作者简介】杨丽玲,甘肃省酒泉市南关小学(甘肃酒泉,735000)教师,高级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甘肃省教学能手。

在我与“独二代”相处的过程中,很少有和家长因沟通不畅而影响家校关系的事例发生。究其原因,在于我很好地采取了与“独二代”家长沟通的特殊策略。

一、不卑不亢、平等尊重策略

“独二代”的父母们被称为“独一代”,他们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一代,也是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理念熏陶下的“時代骄子”。由于受父母影响,“独一代”对自己的孩子期望也很高。这种对孩子的高期望表现在与班主任交流时会出现求全责备的状况,他们希望班主任像家人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度关注孩子、呵护孩子、教育孩子,有时甚至会出现对班主任工作指手画脚的情况。鉴于此,班主任与这些“娇贵”的“独二代”家长们打交道时应采取不卑不亢、平等尊重的策略。

有位同事,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总和家长搞不好关系。和她在同一个办公室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她身上的问题,那就是无休止地请家长。家长请来后,她自己坐着,让家长站着,然后将学生身上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神色严厉地质问其为什么不好好管教孩子,把家长当“学生”随便训斥。只要孩子毛病不改,她就不断地请学生家长,惹得这些“独二代”家长们烦不胜烦,可她还很自得地称这是管理好学生的“法宝”。这种偏激的沟通方式,导致家长对她意见很大,她也因此成为家长频繁投诉的对象。学校领导找她谈话多次,但是这位固执的同事就是不做改变。最后四十多位家长联名上告教育局,学校最终不得不罢免了她的班主任职务。

这位同事成了我和学生家长打交道时的一面镜子,对照她,我时时提醒自己:要想取得“独二代”家长的支持,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委曲求全,不卑不亢、平等尊重是取得家长信任、赢得家长支持的重要前提。

二、分门别类、对症下药策略

当下中国的家庭结构一般是“4+2+1”形式,“独二代”们被置于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众星捧月之下成长出来的孩子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每个班几十个“独二代”,就意味着班主任要面对几十个“独二代”家长。一个问题“独二代”身后往往就站着一位或几位问题“独一代”。如何与这批以“独二代”为中心的庞大的特殊家长队伍打交道?这需要班主任分门别类深入了解这些家长的“秉性”,从而“对症下药”,找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和“话痨型”家长沟通会非常浪费时间,我的办法是第一次、第二次允许他们自由叙述,等再次交流时,我会找到合适的时机,掌握主动权,让他们不再重复那些说过的话,而针对其孩子身上的问题给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当他们发现班主任推荐的方法奏效时,会十分高兴。

对于“自负型”的家长,我多以倾听为主,先满足他们的自尊心、虚荣心。对于孩子身上的问题,我会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隐瞒,更不夸张,用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的问题跟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他们接受教师的建议。

针对“溺爱型”的家长,他们往往希望听到班主任对孩子的肯定。和他们沟通时,我通常都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让家长先从心理上接受我,再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他们主动同我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对于“顽固型”的家长,在屡次向他们反映问题、请求帮助却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我便不再“奢望”家长的改变和配合。我会改变心态,最大限度地做好学生工作,探寻学生教育的其他办法。

同“暴躁型”家长打交道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需谨慎行事。如果班主任言辞不当,孩子回家后很可能被家长暴打一顿。那样的话,教师就成了可恶的告密者,这会加深师生之间的隔阂,使班主任工作陷入进退两难之地。所以,和这类家长打交道,一定要采用温和的沟通方式,尽量与其“共情”,使家长明白简单、粗暴的皮肉教育,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三、“热问题,冷处理”策略

现在已进入“独一代”承担社会重任的时代。由于工作繁忙,压力重,再加上他们自身缺乏责任感,这让他们无暇顾及孩子或不愿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他们的父母则处在刚刚退休的“年富力强”阶段,都争着抢着承担抚养、教育“独二代”的任务。但是“隔代亲”的观念又导致“独二代”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或不合群、任性的性格特点。在家里,即使他们犯了错,也不会得到应有的责备与惩罚。这就意味着“独二代”在学校有意或无意犯错误的概率要高出许多。

这时,就要求班主任理清现状,理性分析“独二代”屡犯错误的内在原因,理解“独二代”“屡教不改”的“劣根性”根源;切不可“公事公办”——只要他们一犯错误,一出事端,就气急败坏,情绪激动,言辞激烈,马上拍板请家长。这样被请来的家长肯定也会带着情绪,一些家长会当着教师面打孩子或与教师发生直接冲突,让班主任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不管是“独二代”犯小错误也好、挑大事端也罢,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绝对冷静,先把“热问题”放下来,让它适当“降降温”,不要急于和家长协商处理。等双方情绪都稳定下来,搞清楚事情的原委,留给学生,也留给自己一个冷静分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再决定是否和家长沟通解决。“热问题”经过“冷处理”后,班主任就会少些感性,多些理性。之后再和家长交流,就会顺畅很多。

四、挖掘资源、合作共赢策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应采用多种方式深入挖掘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

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校讯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做好班主任与家长一对一的交流;建立班级QQ群,让家长们畅所欲言,合作探讨,相互“取经”;定期召开论坛交流活动,将家长们在群里的困惑梳理成“问题”,再将这些“问题”抛给家长们,针对“问题”定期“开讲”,讨论解决方案;革新家长会形式,打破家长会班主任“一言堂”的垄断局面,“让位”给一些素质较高、家庭教育成功的“独二代”家长,让他们做主讲,介绍成功的育子经验,这会有很好的说服力,也会有效地调动家长对学校工作配合的积极性。

班主任只有秉持一颗“爱生如子”的心,本着对每一个“独二代”负责的理念,并在运用上述四条策略的基础上,努力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才能与“独二代”家长顺畅沟通,才能赢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才能使教育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