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做“低头族”

2017-04-29 00:00:00黄敏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7年3期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电子产品;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3-0055-03

【作者简介】黄敏,南京市百家湖中学(南京,211106)教师,硕士。

一、活动背景

当今的科技发展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工具”和“玩伴”:电子产品。当家长们无暇陪伴孩子的时候,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让孩子玩上大半天。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在周末的时候极度依赖电子产品,还经常向父母索要电子产品。一些家长认为,电子产品普遍使用是大势所趋,自己和孩子顺应时代发展,玩玩也无妨。网络聊天能让孩子与同学保持沟通,电子游戏等会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娱乐视频等也能让孩子放松。但问题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既懵懂又有学业压力的初中生来说,一旦他们依赖电子产品,成为“低头族”,其危害不容小觑。而不少家长也给孩子做了不好的示范,总是低头看手机或平板电脑,玩游戏、刷微博,仿佛这世上只有那个小小的屏幕能吸引人。看着手机或电脑时,大家全神贯注,一言不发,“低头族”的家庭里,亲子沟通少了,心与心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也变远了。此次班会正是为了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问卷,让学生审视自己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

2.通过小型辩论赛,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生活中电子产品带来的利与弊,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反思能力。

3.引導学生和家长认识亲子沟通带来的亲密的亲情体验。

三、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召开班委会,商讨班会具体实施方案。

2.准备背景音乐《菊次郎的夏天》。

3.制作辩论赛席卡。

4.下载公益广告视频《不做低头族——为了家人,请关机一小时》。

5.制作PPT课件。

(二)学生准备

1.和家长合作,完成一份“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表”。

2.从网上收集相关电子产品的资料。

3.准备情景剧:《我们家的周末》。

4.布置教室。

四、活动形式

小组讨论、情景剧、分组辩论。

五、活动过程

(一)周末大拷问:你们家有“低头族”吗(背景音乐:《菊次郎的夏天》)

1.真相大曝光。

(1)提问:你和家人在周末喜欢玩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产品吗?主要用来做些什么呢?

(2)小组分享,全班汇总。

(3)集体归纳:手机等电子产品能帮助我们在周末放松心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2.周末大拷问。

(1)提问:每个小组周末在家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2)教师出示“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表”并统计结果。

(3)小结:有一部分家庭,孩子和家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较长,家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时间较少。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呈现每个家庭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引导学生对照自身并思考:自己家里有没有“低头族”?会不会影响家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二)情景剧表演:家中有个“低头族”

情景剧一:周末到了,期中考试失利的小方很想放松,希望爸爸、妈妈带他出去游玩一下。早上八点多,小方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早餐,说起游玩之事。爸爸、妈妈低着头,各自翻看着桌上的手机,一边敷衍地问:“你想去哪玩啊?”

1.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归纳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爸妈放下手机,抬起头来,和小方讨论游玩之地(了解到小方是因考试失利而需要放松);爸妈继续看着手机,小方失落地回到房间,关上了卧室的门。

2.引导: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请看我们导演和编剧的设计。

3.学生观看表演,集体归纳:“低头族”的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会减少,容易错过与孩子沟通和玩耍的机会,易让孩子失望。

情景剧二:周末到了,小悦一家准备去小姨家玩,小悦的爸爸、妈妈打算带小悦和小悦表姐一起去公园野餐。早上八点多,爸爸、妈妈和小悦一起吃早餐,说着游玩之事。小悦低着头,只顾着看iPad里面的动漫,敷衍地问:“有什么好玩的呢?”

1.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归纳两种可能的情况:小悦继续看着动漫,对野餐之事丝毫提不起兴趣,表示想留在家里看动漫;小悦在爸爸、妈妈的劝说之下,放下手机,抬起头来,最后和爸爸、妈妈、表姐一起去公园野餐,有说有笑。

2.引导: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请继续观看表演。

3.学生观看表演,集体归纳:“低头族”的孩子,和父母一起玩耍的机会会减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也会变少。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和思考:周末长时间玩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产品,到底会不会影响我们和家人的关系?】

(三)越辩越明

1.引导。

科技发展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工具”和“玩伴”:电子产品。现在不论你走到哪里,家里、大街上、公交上、地铁上、餐桌上,几乎随处可见“低头”的人。我们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可以购物、可以聊天、可以游戏。一个小小的电子产品,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电子产品对于我们的家庭生活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小组辩论。

观点一:利大于弊。电子产品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双休在家里工作,收发邮件;方便家庭购物,帮助缴水电费,甚至医院挂号;可以玩游戏,看视频,看电影。

观点二:弊大于利。电子产品的吸引力,使家人之间的沟通变少了,使运动和户外活动减少了;长时间低头看屏幕,易造成眼疲劳,脊椎劳损;长时间看视频或刷朋友圈,易导致睡眠质量出现问题;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电子产品还能使他(她)分心,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沉迷网络游戏,使学习受到影响。

3.集体归纳。

电子产品是双刃剑,给我们家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问题和麻烦。关键是要学会合理使用,不做“低头一族”,不被电子产品俘虏。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电子产品对我们的家庭生活造成的各种影响,从而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电脑等的频率。】

(四)改变低头族,让爱更亲近

活动:观看公益广告视频《不做低头族——为了家人,请关机一小时》,谈感想。

1.引导:观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呢?你有没有因为家人或朋友玩手机而被冷落过?

2.学生思考:在“心灵驿站”记录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

3.学生自由分享。

4.小结:要家长们回到家后完全脱离手机是很难做到的,但家长们可以在不破坏原则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手机。那么具体可以怎样做呢,有亲子专家建议如下:(1)改变认知。家长要认识到网络只是社交的一种虚拟手段,跟孩子面对面聊天才能增进亲子关系。(2)刻意远离手机。家长回家后,可以故意把手机放到高处。多跟孩子进行交流,比如在做作业前、吃饭前等时间段。(3)开展有益身心的亲子活动,如散步、外出郊游等,通过户外活动增加生活情趣,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4)抽出固定时间陪伴孩子。

5.补充:你想到什么好的建议了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设计意图:借助公益广告视频,感染学生和家长,更让学生懂得:我们不能成为“低头族”,不能让电子产品控制我们的生活。】

(五)班主任总结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科技怎么发达,家人之间的沟通和爱是永远不可缺少的。希望我们班的学生和家长能做到“周末不做低頭族,放下电子产品来沟通”。

(全班学生大声齐读主题)。

六、活动反思

本次班会并不是针对电子产品的利弊进行探讨,而是希望通过数据统计、交流分享、情感体验等,引导家长和孩子对各自的周末进行比对和反思,从而审视电子产品对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在调查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时,教师要强调如实填写,让学生对周末时间进行仔细回顾,按平均时间统计。情景剧表演时,看到周边的同学进行表演,其他学生的兴致很高,但在情景剧表演环节,部分学生难以进入角色,教师需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及时用语言进行渲染和引导,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越辩越明”环节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活跃班会课的气氛。“摆脱低头族,让爱更亲近”这个环节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回顾自己在生活中因电子产品冷落了家人或被家人冷落的瞬间,写下感想,并积极探讨交流解决的办法。本次班会需要家长的合作,课后还需开展相关活动予以践行和巩固。

七、活动延伸

写一篇周记:我和父母的“无电子”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