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为人生“摄”取力量

2017-04-29 10:38华南
山东画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国新闻社王瑶中国摄影家协会

华南

【王瑶简历】

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

曾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199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99年入选荷兰乔普·斯瓦特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2002年~2003年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作访问学者;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荷赛”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曾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巴西等国博物馆及个人收藏。

在中国美术馆、台湾红馆举办“粉墨人生”个人摄影作品展;出版《中国故事》《后911》《看不见的京剧》《当代中国——库布其》《当代中国—哈尔滨的春天》《瞬间的触觉》等个人摄影作品集以及主编《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978~2008)》等著作。

“我常想,这世界上还有哪一种艺术能像摄影一样定格现实的世界、凝聚流失的时光、留下摄影人的追求和判断,如同那些经典之作,一百年、两百年之后仍然从容面对后人,传导着历史的思绪、真理的力量、灵魂的光芒、生命的芬芳。这就是摄影的价值和力量。”王瑶心中,摄影是神圣的事业。

作为中国首位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金奖获得者,摄影同样是王瑶感悟生命、表达情感的方式。

魔术箱里走出来的摄协主帅

王瑶的“摄龄”,只比她的年龄小5岁。几十年来,数万张方寸照片,连缀起她一路拼搏、不断战胜自我的摄影人生。

“我的父亲酷爱摄影,从小我就耳濡目染,对摄影很感兴趣,在我五岁那年,父亲手把手教我平生第一次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喜爱上了摄影。”在童年的王瑶看来,父亲的照相机就是能够变出一切的魔术箱。

五年级开学那天,小学生王瑶拍下了同学们走进校门的瞬间。这张照片被《中国日报》以“开学了”为题发表,“新闻点是那一年部分学校的学生穿上了统一校服、背上双肩书包”。后来这张照片又被《中国青年报》转载,并获得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十七岁时,王瑶当选为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社长,并在学校的支持下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1988年,王瑶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1992年毕业分配至中国新闻社,同年参加“桂林空难”报道以照片《悼亡灵》获1992年中国新闻奖。然而,这次突发事件的摄影任务完成后,她却陷入长达一年多的困惑期。“只是像录音机一样翻版生活,觉得每日的工作像機械的运动,没有新的刺激和挑战,总是无法全心投入。自己觉得如果照这样做下去,即使能继续得奖,拍出别人喝彩的照片,自己也不会满意。”

钟爱的镜头似乎也无法为王瑶找到准确的表达途径,她一度想放弃这个职业。然而,经过冷静思考和不断探寻,王瑶终于为自己找到方向,她选择尝试走近普通人,拍摄图片故事。当她与他们的情感息息相通时,她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那条路,一条可以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寻觅和发现的路。王瑶经常告诫自己“演员有大小,角色无大小”,即使很平常的事情,好记者也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因为他们在通过照片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996年,王瑶被中国新闻社派往美国,担任亚特兰大奥运会摄影记者,成为中国第一个采访奥运会的女记者。她冒着40℃高温,每天背着20多斤的器材,爬10米高的灯架,奔波于各个赛场之间,“我当时所在的中国新闻社只有一个IOC的摄影采访证,中国代表团的参赛项目又非常多,在一个场地我只能拍十多分钟,然后就要风风火火地‘转场。当时还没有数码相机,每天拍完照片先到新闻中心冲洗,拿回来在旅馆的小房间里摊一地,把从上千张底片中精挑细选出的片子扫描后传回北京。整个过程非常熬人,一天也就能睡两三个钟头,30多天就是这么咬着牙硬坚持下来的。当时采访奥运会时高负荷的工作,早使我忘记了自己的性别,忘记了娇羞,忘记了漂亮的裙子和高跟鞋,支撑我的就是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感。奋斗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

1997年三峡大坝截流、2000年以舞蹈家陈爱莲为主角拍摄《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作为摄影记者,王瑶深知摄影的力量在于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扩张了人类视觉的版图,注定了参与历史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成为人类启迪心智、认知自我、追求真相、探索未来的重要方式。多年来,她力图通过拍摄照片,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新闻事件最具历史价值的瞬间。

迎接摄影事业的春天

回顾自己的摄影经历,王瑶曾感慨:“我真得感谢生活,在我还是个小姑娘时就给我上了一堂生死大课。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在用镜头关注人性与生死的问题。包括后来的荷赛获奖作品《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这是我在30岁那年完成的一组专题,当我看到一位六十岁的老舞蹈家内心的孤独脆弱和由此爆发出的强大力量,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还有那些被我拍摄过的人,让我干扰、拍摄,这需要很大的宽容。我一直带着感恩的心态。我感谢他们,也感谢这份工作给了我观看的权利,不管是看人世的世态炎凉,看个人的喜怒哀乐,还是看成功者、失败者、奋斗者,都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别人活了一辈子,我彷佛活了好几辈子。我觉得中国人最应当过的是感恩节!”王瑶认真地说,至纯的微笑一直挂在嘴边。

2009年,王瑶进入新华社任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2012年12月,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王瑶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每一次角色的转换,都让王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图片作品是摄影领域综合实力的最终呈现方式。是否具备一流的精品佳作创作能力,是反映一个国家摄影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她认为,只有坚持正确方向,大力繁荣摄影创作,推出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精品佳作,才能不断提升中国摄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她说:“必须将繁荣各门类摄影创作、提升精品影像创作能力,作为基础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声音不大的王瑶,语气却很坚定。

猜你喜欢
中国新闻社王瑶中国摄影家协会
沃野
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的四大特色
旺久多吉
扎堆
A Pair of Resonance Stripe Solitons and Lump Solutions to a Reduced(3+1)-Dimensional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
“王瑶式”说法
王瑶怎样当北大教授
“新媒体”冲击下新闻“理想”的困境与突破——论中国新闻社群话语重构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uatan Huoxue Formula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hyperlipidemia
心像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