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竹林七贤”中一些人反抗世俗、反抗社会的动作很大,对当时的统治集团做出了决绝的姿态。这当然需要勇气,但有时候这种激烈对抗又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段,很难化为漫长的坚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慷慨悲歌之士,他们的价值是永存的。除此之外,一个时代里也有一些沉默者,有陶渊明式的隐忍和持守,这需要的是一种更长久的力量。这种绵长的力量看起來非常自然甚至有些平淡,但它会长期存在着。
在这片“魏晋丛林”里生活是何等残酷与危险,稍不小心就有性命之忧。所以嵇康那些人的惨烈结局,不完全是因为不谨慎,也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和不够机灵,更不是因为愚钝,而实在是因为这片“丛林”里的追逐太剧烈了,嗜血动物太多了。
谈到魏晋就不得不从东汉说起,因为它承接了东汉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遗产。魏晋经历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董卓专政等大乱之后,还经历了宦官之乱。当时宦官杀人如麻,成百上千地屠杀知识分子,是极其残酷的。曹操时代杀人,连孔融这样一个有才华有情趣的人都杀掉了。到了司马氏时期还是杀人,被杀者如嵇康,既有强烈的性格,能写出《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样刚烈的文字,同时又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说:“与嵇康同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世说新语》)。和嵇康在一起共处二十年,都没有见过他的喜怒之色,这种修养功夫、度量和隐藏力,可以说达到了极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才华卓著处事周备的人,最后还是断送了性命。
在那个时代,知识人死于刀下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曹魏“建安七子”中的孔融,还有杨修和丁仪等。死于晋时最有名的人物就是嵇康、张华、陆云、陆机、潘岳等。像人们谈得最多的嵇康,并非是一个不懂得如何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的人。后人更多地看他《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样言辞锋利、愤世嫉俗的文字,而忘了其他。在这一千八百多字的篇幅中,与其说嵇康在羞辱山巨源,不如说是在羞辱司马氏集团残暴虚伪的统治。可是嵇康的另一面却被我们忽略了,这就是他规避的决心和愿望。
嵇康在写给儿子的文字《家诫》中,尽是小心到不能再小心的叮嘱:“凡行事先自审其可。”“若于意不善了,而本意欲言,则当惧有不了之失,且权忍之。”“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若有烦辱,欲人之尽命,托人之请求,则当谦言辞谢。”
可见他仍然是反对直接冲撞的。可也就是这样小心翼翼不敢惹事的一个人,最后还是死于司马集团的屠刀之下,留下了旷世绝响《广陵散》。
所以那个时期的人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孟浪,他们和现在的人一样,都懂得规避,都害怕失去生命。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些绝顶聪明的人,结局却如此惨烈?这让人联想到清代的文字狱,还有另一些思想与文化的专制时期。知识分子不是不明白,不是没有智慧,不是不懂得回避,甚至不得不有所妥协或者近乎苟且,如向司马集团做出让步等。但即便是这样,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不能完全解除死亡的威胁。
所以一个知识人要保全性命,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还需要规划一种人生策略。也就在这种情势之下,许多人才走入佛道,走入谈玄。谈玄既是形而上之思,是远离尘嚣的清谈,又达到了晦涩避世的目的。为求周全,知识上层入佛修道,形成谈玄的风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陶渊明内心的清晰、洞悉、激烈,也许会多少接近于“竹林七贤”,但是一旦化为外部的动作却并不激烈,而是以一种世俗层面上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自然地度过了个人的危机。当然他们各自所处的位置、他们的具体情境还是极为不同的,因此还不能直接地简单地去作比较。陶渊明不是士族门阀之后,在权利场上地位卑微,构不成对峙,可能并不为统治集团所注意。
陶渊明受益于中国农耕文化,受益于儒和道的文化,在性格构成里面有儒和道的因子。“竹林七贤”又何尝不是如此,问题是在一种特别的际遇与人生关头,不一定由哪种血脉基因主导了生命。
陶渊明人微位卑,却始终处于魏晋时期混乱的政治文化格局中,不是置身潮流之外的人。他也算一个集大成者,能够把养生、逍遥、纵欲,把佛道诸说的精华部分一并纳入胸间。想象中,这是一个总结者,一个在内心强烈地追逐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尝试各种可能性,同时又是一个在行动上谨小慎微的人。他几次入仕又几次辞官,后来上边又有几次征召,都没有回应,一直待在田园里。
陶渊明诗里直接描写当时社会现状和重大冲突的不是太多,除了《述酒》可以让人联想到刘裕鸩杀晋恭帝之外,其他诗里很少涉及社会现实。但是透过表层去看,陶渊明的诗仍然是那个时期社会冲突的一种表述,有些弯曲的激烈和遮掩的冲撞。像《咏荆轲》《读<山海经>十三首》中的一些篇目,隐去的是睚眦欲裂的愤怒。《停云》这首诗反复咏叹“八表同昏”,一方面是来自《诗经》反复咏唱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在强调现实的可怕与昏聩。
的确,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用“八表同昏”四个字即可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