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力基础,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是促进学生主动性发展,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培养其自主學习能力的有力保证,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平时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学有收获时给予赞扬;通过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困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或在问题中融入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
二是尊重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一贯持续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如,有的学生常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有的善于运用视觉,有的倾向于运用听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也应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和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三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容的,可以相互交融.
三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有意识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上课开始,我抱着一摞书进入教室,告诉学生:“这里有36本同学们喜欢的课外书.”学生们都好奇地猜想:“老师拿着这么多书要干什么呢?”“这36本课外书,我要分给三个小组.第一组分得三分之一,第二组分得六分之二,第三组分得九分之三.大家说说,这样分合理吗?哪组分得多?哪组分得少?最后,能分完吗?”问题一提出,先是静寂,片刻后就有学生说:“这样分不合理,第三组多了.”有的说:“第一组少了.”还有的说:“这样分很合理,三个小组分得一样多.”学生们争论不休,但是都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问有谁愿意上来帮老师分一下,几乎所有的小手都高高举起……我请了三名学生依次分别把这捆书平均分成3份、6份、9份,并按要求各自拿去应得的份数.通过实际操作之后,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出来:“分得一样多.”“是相等的.”“分完了.”但仍然沉浸在惊奇中,议论着:“怎么会一样呢?难道这三个分数一样大吗?”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被充分激发了起来,并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于是我抓住这个极好的教学时机,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运用能力
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的知识内容所使用的方法的本质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和概括的,而在后继的认识学习中被反复证实其正确性,带有一般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思想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用的数学思想有:
1.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在教学正负数时,充分借助数轴,让学生对原点、正数、负数、绝对值、自然数、整数、基数、序数等概念分得清清楚楚.又如,行程问题中,客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客车所行的路程,而货车的速度与所行时间对应于货车所行的路程.
2.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3.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4.转化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
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极为丰富,还有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代换思想、类比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可逆思想、化归思想等等,在小学数学中都有涉及.只有教师做教学上的有心人,有意渗透,有意点拨,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
四、提高学生数学活动的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和直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彻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舒展身心.
例如,教师提供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如,“学校开展游览公园活动,教师27人,学生200人,门票价格为:(1)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2)团体30人以上(包括30人)每人20元.按照这种价格,我们怎样购票最省钱?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学生设计后,将不同购票方案公布于众进行比较、选优,让学生从中选出一种都认为最好、最省钱方案.这种数学活动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又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活动的组织能力.
再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各种三角形,让学生去拼摆.在学生经过自己的拼摆之后,他们会逐渐发现一些规律: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探讨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最后,成功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用这样的方式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满怀期待,在操作失败之后,再重新拼摆,最后获得成功.他们会因此而更加喜悦,也真正体验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探究知识的乐趣.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坚持以生为本,真正地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释放他们的潜能和问题意识,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经验去获取新知,并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提高学习的智慧,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并在获得成功时生成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