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HE Yong
《新城市议程》中的生态与韧性
——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城市发展会议(人居III)工作纪实
何永/HE Yong
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为人居大会)是联合国唯一聚焦城市和人居环境议题的峰会,也是全球范围内有关城市和住房问题最高级别的大会。人居大会每20年举办一次,2016年10月在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举办了第三届人居大会 (人居III)。此次会议制定的《新城市议程》,为今后20年世界城市的发展确立了目标和方向。本文作者参与了 “人居III”第八政策组生态城市与韧性城市组的政策文件起草和修改工作。本文将通过对“人居III”大会的背景、《新城市议程》的编写内容、特别是第八政策组生态城市与韧性城市组的工作介绍,分享其中的收获,以国际视野审视城市面临的机遇挑战,以战略眼光定位城市发展的时代坐标,以前沿理念强化城市发展的规划引领。
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人居III,新城市议程,生态城市,韧性城市
联合国住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ousing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简称“人居大会”)是全球范围内最高级别的有关城市和住房问题的大会,每20年召开一次,由世界各国首脑、相关机构、团体和权威人士参加。2016年10月17-20日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了第三届人居大会,简称“人居III”(Habitat III)。此次会议制定的纲领文件《新城市议程》(The New Urban Agenda),为今后20年世界城市的发展确立了目标和方向。
1.1 人居大会进程
1976年,“人居I”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当时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7.9%。大会推出了含64条意见的《温哥华人居宣言》,认为住房和城镇化是全球议题。 “人居I”促使了联合国人类住区中心的成立。
1996年,“人居II”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举办,当时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45.1%。会议通过了《人居议程》(Habitat Agenda),主题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241条系统阐述了住房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
2016年10月17日,“人居III”大会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召开。此时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到了 54.5%,全球城市占地虽仅为0.5%,却贡献了70%的GDP,消费了60%的能源,排放了70%的温室气体和废物。预计到2050年,全球会有90亿人口共用地球资源,城市人口将占到70%。随着城市的扩张,在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应对冲击和压力的脆弱性方面,人居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变得至关重要;同时,城镇化是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促进社会融合和公平的重要途径,涉及人居环境的各个层次,需要通过国家与地方政策应对其挑战,因此“人居III”推出纲领性文件《新城市议程》,在评估1996年《人居议程》的实现情况以及衡量可持续的城镇化如何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基础上,来应对贫困,识别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更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承诺;推动城市规划与城市有规划的扩展,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2]。
1.2 “人居III”大会的筹备
“人居III”大会经历了两年的筹备工作。联合国专门组成了大会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由联合国各下属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组成,筹委会秘书处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第一次筹备会于2014年9月17-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2015年4月14-17日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召开了第二次筹备会,确定了全面参与的各方代表。到2015年7月的城市论坛,确定了《新城市议程》文件编写的重点是“知识”与“政策”两大板块。在“知识”板块,将所有议题分成6个领域和22项要点。在“政策”板块,根据22项要点相互间的关联性,由国家、区域及国际组织派出的专家组成了10个政策单元组,每个组由20位专家组成,并由两个组织机构担任组长单位。各政策单元组都经历了列提纲、分任务、共享参考资料、网络视频会议、电话会议以及现场专家工作会的过程,到2016年4月,形成《新城市议程》的分组初稿上网。随后经过政府间谈判过程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提交“人居III”大会表决通过[3]。我国外交部委托住建部遴选出6位专家参与政策单元组的工作,同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被筹委会选定作为第六政策组的组长单位,与意大利规划学会(INU)联合主持该组的工作(表1)。
《新城市议程》的编写首先需要与联合国前期已经颁布的正在实施或是需要接续的一系列目标和文件相衔接[4](表2),并通过新政策文件强化3个方面的实施:法律法规、规划设计和财政支撑,希望达成共识,最大效果地发挥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新城市议程》包括《基多宣言》和《基多行动计划》两大部分(表3)[5]。《新城市议程》的实施,将作为国家、国家以下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所有相关利益相关方据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书。
在《新城市议程》编写的10个政策单元组中,第八政策组的主题是生态城市与韧性城市,这也是人居III大会的重要主题词。
3.1 第八政策组的工作背景
政策单元组的工作任务,其一是完成政策文件:根据要求清晰地梳理出政策文件的框架,组织国际顶尖专家,整合已有的研究分析、文献资料,找出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确定有针对性的独立的政策推荐,形成最先进的研究,而后修改讨论并搜集公众意见;再一个是建立专家联系:建立政策组内、生态与韧性城市领域内国际顶尖专家、各政策组间以及人居III大会涉及的不同环节的专家联系。专家的责任与义务包括提供资料,整合评估,贡献观点,编写文件,参加会议,参与组内、地区和组间讨论,修改成文。
表1 “人居III”政策文件编写的领域、要点及分工表
表2 《新城市议程》衔接文件表
表3 《新城市议程》目录
表4 第八政策组专家名单表
第八政策组的组长单位是洛克菲勒基金会(RF),由安娜·布朗(Anna Brown)总负责;副组长单位是联合国环境署(UNEP),由菲律宾专家莎伦·吉尔(Sharon Gil)负责汇总稿件,人居III大会秘书,日本专家川崎(Wataru Kawasaki)负责与大会组委会联络协调;会务后勤由在联合国环境署(UNEP)巴黎办事处工作的法国专家尼古拉·达·斯基奥(Nicola Da Schio)负责;第八组稿件汇总执笔人由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工作的劳拉·埃迪盖尔(Laura Ediger,毕业于佐治亚大学和中科院地理所)和埃琳娜·帕拉西奥斯(Elena Palacios,西班牙环境保护部技术顾问)担纲。其余17位专家按照编写框架要求分成挑战组、优先策略组、实施组(表4)。
筹委会对10个政策组分头编写政策文件提出统一要求。在衔接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概述各政策组的文件框架体系、愿景,以及对《新城市议程》的贡献。小组政策文件的主体分三部分,一是政策领域面临的挑战、要点及趋势评估;二是政策选择优先序;三是政策设计、实施与监管。落实到第八组生态城市与韧性城市的政策文件中,就是要首先揭示在管理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中的挑战,确认城市是可以通过组织、设计和管理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环境影响,最后给出可行的实施策略。
3.2 概念的界定与梳理
在政策组编写工作的初始阶段,突出的困扰是近些年在城市规划设计变革与城市生态相结合的方向上产生了大量相互交叉的概念和系统分类。例如:城市生态健康(ecological healthy)、城市环境可持续(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资源利用高效低碳(resource efficiency and low carbon)、具有缓解和适应各种冲击和压力能力的城市韧性(shocks & stresses resilience)、参与式/包容式/响应式规划过程(participatory/ inclusive/incorporating planning process)。此外还有一些相关概念: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城市中枢(urban nexus),城市新陈代谢(urban metabolism),生产城市(productive cities),再生城市(regenerative citie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这类学科的研究和创新很活跃,有需求,另一方面给政策文件的编写带来困难。在2016年2月确定政策组上报文件之前,组内专家花了大量时间统一认识,梳理概念,界定系统,确认分工内容。组内的工作围绕城市生态和城市韧性两大主题展开,其他所有概念都纳入这两大部分。
3.2.1 城市生态的概念梳理
城市生态是对城市地区生物和物理要素的系统认识。它承认自然系统和社会文化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城市生态在发挥自然系统促进民生、健康和韧性方面尤为重要,特别是与关键资源的依赖关系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环境是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交叉和重叠。
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cosystem-Based Adaptation, EbA):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来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其中有一系列对生态系统进行可持续管理、保护和恢复的机会。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最恰如其分地融合到了更广泛的适应和发展策略中。
生物多样性:该词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化及其形成的自然格局。我们如今看到的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演变的成果,其中经过了自然过程的塑造,同时也日益被人为影响所塑造。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一张生物网,我们人类属于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我们还十分依赖它[6]。
生态系统服务(ES):生态系统服务定义为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所有惠益,主要分为4类:支持服务(例如各物种和遗传资源的栖息地)、供给服务(例如食物、医疗资源)、调节服务(例如调节当地气候、调节极端气候)、文化服务(例如娱乐、旅游)[7]。
3.2.2 城市韧性的概念梳理
城市韧性(resilience,亦称城市抗逆力或复原力)是使城市系统有能力承受变化多端的多重冲击和压力并迅速从中恢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城市的绩效。城市韧性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标准和一系列策略干预和投资的基础。城市韧性可以从功能(例如市政创收)、组织结构(例如治理、领导)、物理(例如基础设施)、空间(例如城市规划与设计) 的角度来理解“城市体系” (图1)。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灾害韧性,可以通过提高城市居民的灾害恢复能力和推广城市灾害风险预评估以及合理规划来减少损失[8]。
3.3 生态城市与韧性城市的愿景与目标
《新城市议程》是实现城市生态可持续、强化城市韧性的转折点。它提出未来城市的愿景是可持续的、韧性的城市,为市民提供基本的健康和良好的环境。
生态城市的目标:满足区域与全球的可持续目标,促进使用清洁能源、可持续利用土地以及优化使用环境资源;保护、养护、恢复和促进城市和人类住区内的生态系统、水、自然生境和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通过规划设计减小城市生产与消费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负面影响。
韧性城市的目标:加强城市韧性,减少灾害风险,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够采取和落实灾害风险减轻和管理措施,降低脆弱性,增强复原力以及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反应能力。
3.4 生态城市与韧性城市的挑战
3.4.1 面向结果的挑战
由于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环境污染,连同自然和人为灾害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关风险,城市和人类住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有损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努力。
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心所具有的特点,往往使它们及其居民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及其他自然和人为危害的不利影响,包括地震、极端天气事件、洪水、土地沉陷、风暴(包括沙尘暴)、热浪、缺水、干旱、水和空气污染、媒介传播的疾病以及对沿海地区、三角洲区域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影响尤为严重的海平面上升(表5)。
3.4.2 面向过程的挑战
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必须基于长期愿景,调整规划设计管理及生活方式,应对缓慢显现的压力影响,如供水不足、空气污染、不可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方式带来的自然资源短缺。应对冲击则需要有效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城市不只是负面生态影响的来源,也是创新中心,通过人口的集聚提供了经济能力。应激发、刺激和利用城市的潜力,以新技术、实践和方法去减小环境影响。
在政策制定与研究领域,一是缺乏对资源流与生产消费模式的关系研究:需要找出地方对生态系统健康的保护与支持措施,例如,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提供各类开敞空间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交通方式,提倡步行、自行车与大运力公交。二是缺乏对风险与脆弱的认识:用灾害评估等工具寻找措施减缓灾害影响、城市规划和管理应该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弹性、城市空间的灵活性和社区的包容性。三是城市管理系统的交叉切割、各级政府的相互依赖会阻碍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需要垂直和平行的政策综合:国际层面,利用共同的指标体系提高可比性,需要各方应用检验;广泛公众参与,特别是妇女、青年、少数民族。教育和预警是提高参与的基础,知识管理和信息获取同样需要打破壁垒。
3.5 生态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实施策略
为充分利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新城市议程》做出转型承诺,依托可持续发展的互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层面,进行城市范式转变,促进环境可持续和有韧性的城市发展。
3.5.1 面向结果的政策推荐
(1)优化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和环境服务,推动建设和维护四通八达和布局完善的开放、多功能、安全、包容、便利、绿色、优质的公共空间网络;改善粮食安全和营养、身心健康、家庭和环境空气质量;减少噪音,促进有吸引力和宜居的城市、人类住区和城市景观,并优先养护特有物种。
加强土地、水(海洋和淡水)、能源、材料、森林和粮食等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特别关注以无害环境的方式管理和尽量减少各类废物、危险化学品,包括空气和短期气候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和噪音,同时从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的角度考虑城乡联系、功能供应和价值链,力求向循环经济转型,同时在新的和正在出现的各项挑战面前,努力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再生、恢复和韧性。
(2) 转向更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促进可持续管理城市和人类住区的自然资源,保护和促进土地(包括支持城市和人类住区的沿海地区)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解决办法,以确保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使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不被透支。促进可持续使用土地,在城市扩展时兼顾适当的密度和紧凑度,防止和控制城市无序扩张,避免不必要地改变土地用途,防止损失生产性土地以及脆弱和重要的生态系统。
鼓励国家、国家以下和地方各级政府酌情开发可持续、可再生和负担得起的能源、节能建筑和建造方式;承诺促进节能和提高能效,这对于减少温室气体和碳排放、确保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促进创造新的体面就业机会、改善公共健康和降低能源供应成本至关重要。
1 城市韧性体系图
表5 灾害与危机种类表
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重点关注混凝土、金属、木材、矿物和土地等原材料和建筑材料的资源使用效率。建立安全的材料回收和再循环设施,推动开发可持续和有韧性的建筑,并优先使用当地无毒材料和回收材料以及不含铅添加剂的油漆和涂料。
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恢复城市、城郊和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减少并处理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损失,促进水资源再用,增加水的储存、保留和回补,并考虑到水循环。建立城市和地域规划长期进程,纳入综合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同时考虑在地方和地域各级建立城乡联系,并使相关利益攸关方和社区参与进来。
促进环境友好型废物管理和可持续减少废物产生,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处理废物,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填埋,在废物无法被回收利用时或为达到最佳环境效果而将废物转化为能源。通过改善沿海地区的废物和废水管理,减少海洋污染。
(3) 增强系统抗击经济、社会和灾害冲击的韧性
加强城市和人类住区的韧性,化被动为主动,支持制定灾害风险减少战略,定期评估自然和人为灾患造成的灾害风险,包括风险水平标准,提高公众风险意识,通过事前投资预防风险和建设抗灾能力降低和管理灾害风险。发展优质基础设施和制定空间规划,采纳并实施与《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相一致的综合政策以及基于生态系统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在正规和非正规住区的风险易发区,包括贫民窟,使家庭、社区、机构和服务能够对灾患影响做出准备、反应、适应并迅速恢复。应把“重建得更好”原则纳入灾后复原进程,以确保把抗灾能力建设、环境和空间措施、过去灾害的经验教训和新风险意识纳入未来规划。
减少所有相关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推动国际、国家、国家以下和地方各级的气候行动,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通过的《巴黎协定》各项目标,包括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绝不高于工业化前水平2oC,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不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oC。支持中期和长期适应规划进程,以及城市一级气候脆弱性和影响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制订适应计划、政策、方案和行动。
3.5.2 面向过程的政策推荐
(1) 政府管制:各级别的相互依存关系
履行新城市议程中的转型承诺,需要在国家、国家以下和地方各级建立有利的政策框架,并入城市空间发展的参与式规划和管理,以及有效的执行手段,借助国际合作以及能力发展工作的补充,包括在各级政府间分享最佳做法、政策和方案。
邀请国际和区域组织和机构(包括联合国系统及多边环境协定的组织和机构)、发展伙伴、国际和多边金融机构、区域开发银行、私营部门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加强协调其城市和农村发展战略和方案,并对可持续城市化采用综合办法,将新城市议程的执行工作纳入主流。
(2) 地方参与与融合
承认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人居署)理事会2007年和 2009 年通过的《关于权力下放和为所有人提供基本服务的国际准则》中各项原则和战略。以包容各方、可执行和参与式的城市政策为依托,有效执行新城市议程,以将可持续城市和地域发展主流化,作为综合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组成部分,酌情辅之以国家、国家以下和地方各级监管框架,确保它们与透明负责的资金机制充分挂钩。加强国家、国家以下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包括为此而建立多层协商机制,并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各自权限、工具和资源。
确保部门政策(包括农村发展、土地使用、粮食安全和营养、自然资源管理、公共服务、水及环境卫生、健康、环境、能源、住房和流动政策等方面)的目标和方法在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政治行政部门及跨越行政边界时保持一致,兼顾适当的功能领域,以加强综合城市化方法,并实施融合这些要素的综合城市和地域规划战略。
在城市和地域政策和规划进程的所有阶段,推广参与式的顾及年龄和促进性别平等的办法,涵盖构想、设计、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和审查,植根于各级政府与民间社会直接伙伴关系的新形式,包括通过基础广泛资源充足并向所有人开放的常设合作与协商机制和平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和可得的数据解决方案。
(3) 规划设计综合
鉴于城市的人口趋势以及城市在全球经济、减轻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努力以及对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利用方面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城市的规划、供资、发展、建设、治理和管理方式在可持续性和韧性方面的直接影响远远不仅局限于城市边界。同时通过无害环境的城市和地域规划、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所有人的福祉和生活质量。特别考虑城市三角洲、沿海地区和其他环境敏感地区,强调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为交通、粮食安全、经济繁荣、生态系统服务和复原力提供重要资源的重大意义。承认2015年4月在人居署理事会第二十五届会议上通过的第25/6号决议所核准的《城市与地域规划国际准则》中各项城市和地域规划原则与战略。
执行综合规划,争取在短期需求与长期追求的成果(即有竞争力的经济、高质量的生活和可持续的环境)之间取得平衡,使规划具有灵活性,以适应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形势。执行和系统地评价这些规划,同时努力利用技术创新,并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把减少灾害风险及适应、缓解气候变化的考虑因素与措施,纳入顾及年龄、促进性别平等的城市和地域的开发与规划进程,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应对气候的空间、建筑和工程、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韧性设计,以及适应自然的解决办法。促进部门间合作与协调,对地方当局进行能力建设,以便其制定和实施减少和应对灾害风险计划,如关于目前和未来公共设施地点的风险评估,并制定适当的应急和疏散程序。
推动对水、个人与环境卫生、污水、固体废物管理、城市排水、减少空气污染和雨水管理的保护性、便利且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与服务供给系统进行适当投资,以提高水灾到来时的安全性;改善卫生;确保人人享有和公平使用安全和负担得起的饮用水以及人人享有适当和公平的环境和个人卫生;消除随地便溺,特别注意妇女、女童和弱势群体的需求和安全。确保这方面的基础设施能够适应气候,并成为综合城市和地域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包括住房和流动性等要素,并以参与性方式加以落实,兼顾具有创新、节约资源、便利、符合具体情况和具有文化敏感性的可持续解决办法。装配公共用水和环境卫生设施,使其能够实施可持续的水管理系统,包括通过能力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进行可持续养护,以逐渐消除不平等。
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且可靠的现代能源服务,支持国家以下与地方各级努力将其应用于公共建筑、基础设施和设备,并酌情利用国家以下和地方政府对地方基础设施和规范的直接控制,促进住宅和工商业建筑、工业、交通、废物和环境卫生等终端用户部门使用这些服务。鼓励采用建筑性能规范和标准、可再生能源组合目标、能源效率标识、改造现有建筑以及公共能源采购政策等恰当方式来实现能源效率目标。优先发展智能电网、地区能源系统和社区能源计划,提高可再生能源与能效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
支持废物处理的决策下放,推动普及可持续废物管理系统。支持推广生产者延伸责任计划,使废物制造者和生产者参与城市废物管理系统的融资,减少废物流的危害及社会经济影响,并通过改良产品设计提高回收利用率。
采用一种智能城市办法,利用数字化、清洁能源和技术以及新型交通技术所带来的机会,为居民提供作出更有益环境的选择和提振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备选方案,并使城市能够更好地提供服务。
2 “人居III”宣传册
中国的规划行业同样经历着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的历程。虽然还不能做到主导文件编写,但是已经开始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同行分享,案例、指标写进报告。同时带回来新的理念方法与国内同行分享,拟合交流障碍,融入主流,实现共同的发展愿景。
[1] Habitat Agenda. Habitat Press Release, 1996.
[2] ABOUT HABITAT III. (2016) [2017-02-10] https:// habitat3.org/about.
[3] 人居III路线图. (2016) https://habitat3.org/thenew-urban-agenda/roadmap.
[4] 人居III政策单元. (2016) https://www.habitat3. org/the-new-urban-agenda/policy.
[5] 新城市议程. (2016) https://www.habitat3.org/thenew-urban-agenda.
[6]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 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及20个生物多样性目标. (2010) [2017-02-10] http://www.cbd.int.
[7] 世界资源研究所.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2005) www.teebweb.org.
[8] 人居III政策文件要点. (2016) [2017-02-10] https://www.habitat3.org/the-new-urban-agenda/ issue-papers.
Ecology and Resilience in The New Urban Agenda: Report on Habitat III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ousing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Habitat) is the sole United Nations summit focusing on topics of cities and human settlements. It is known as the top-level conference on urban and housing issues in the world. Held once every 20 years, the third version of the conference (Habitat III) was convened at Quito, the capital of Ecuador, in Oct 2016. The New Urban Agenda developed at the conference established objectives and directions for the next 20 years of urban development worldwide. The author, having contributed to the drafting and revision of the documents for Habitat III's Policy Unit 8: Urban Ecology and Resilience, will share her experience and insights by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of Habitat III, contents of The New Urban Agenda, and in particular the work of Policy Unit 8. The essay aims to examine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nfronted by cities, strategically define epochal dimensions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reinforce with pioneering philosophies the leading role of planning in urban development.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ousing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Habitat III, The New Urban Agenda, urban ecology; urban resilience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