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佩舅 覃玉群 陈建红
品管圈活动在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存放管理中的应用
梁佩舅 覃玉群 陈建红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呼吸内科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6月我科开展品管圈(QCC)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降低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的混放率”为主题,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本科室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混放率,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订对策及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混放率由实施前的5.19%降低至1.04%,比目标值2.08%明显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药物混放率,更利于管理本科室存放的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避免在使用药物之前出现医疗差错,也加强了科室人员对本科室药品管理的参与。
品管圈;针剂药物;混放率;护理管理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医院经营的是生命,风险最大,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的发生,维护患者安全[1]。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已把用药安全列为护理质量控制的敏感指标,而病区药柜是临床药房供药途径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方式,它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科室对患者的治疗,因此,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药品规范管理责任重大[2]。呼吸内科慢性病多,病情复杂,突发情况多,本科室存有抢救药物和常用针剂药物也多,正确存放和管理药物可以争取抢救时间,减少医疗差错。而品管圈(QCC)活动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发地进行全员参加的品管圈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3]。2013年10月开始,我科运用QCC质量改进工具,开展降低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混放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呼吸内科常用急救针剂药物和常用一般针剂药物(以下简称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总共有29种,共有482支。备有急救类针剂药品,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针、去乙酰毛花苷针等;常用一般针剂药品,如甲氧氯普胺针、氨茶碱针、曲马多针等。本科室总共有护士19名,年龄在21~51岁,平均(28.2±7.6)岁。5年工龄以下3名,3年工龄以下有5名。因本科室使用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频率高,年轻护士多,轮转培训护士多,为减少药物混放率,也为了更好管理本科室存放的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2013年10月~2014年6月我科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降低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的混放率”为主题 ,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针剂药物混放的发生率,同时提高对本科室针剂药物的管理。
1.2 方法 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立圈名 本小组圈员6名,1名副主任护师(护士长)、4名护师、1名护士,由1名领导能力及责任心强、本科学历的护师担任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包括项目的进度、协调、统筹、QCC手法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步骤等。 由护士长担任督导员,负责活动内容的监控及对上、下级部门的联络。
1.2.1 活动步骤[4]“品管圈”小组查阅大量文献,根据PDCA循环的程序处理。2013年10月~2014年1月确立主题、作基线调查、找出存在问题。2014年2月是原因分析、目标设定、拟定对策等活动。2014年3~6月对策实施和效果检查及标准化,每周总结1次。
1.2.2 制订主题 通过调查分析了2013年10月~2014年1月我科共有29种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总共482支,有药物混放25支,混放率为5.19%(25/482)。确定以“降低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的混放率”为主题,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 循环法、头脑风暴、流程图、鱼骨图、柏拉图等基本工具,针对要因制订实施对策[5]。
1.2.3 要因分析 药物混放的原因,归纳为:(1)护士职业素质方面。护士工作繁重,存在侥幸心理,查对不严格,归位药物者未严格清点放置;各级护士缺少主动参与药物管理。(2)药物本身。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品种多;针剂瓶装安瓿相似,易混淆药物柜未间隔距离放置。(3)环境方面。轮转护士多,医院要求新毕业护士轮转3年,每3月或半年轮转一个科室,造成对新病房新储物环境不熟悉的情况,放置药物不够严谨。(4)管理方面。五常法管理落实欠佳;管理员检查频率低,缺乏监督;无标准化流程,缺乏奖惩制度。
1.2.4 目标设定 通过计算和评分[6-7],圈能力为80%,改善重点为75%。根据目标设定公式: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19%-(5.19%×75%×80%)=2.08%,即目标定为药物混放率降低至2.08%。
1.2.5 制订对策与实施
1.2.5.1 加强五常法管理(1)固定基数。避免药物堆积或抢救时药物缺少等情况,也为减少药物发生混放奠定基础。根据本病区自身特点设定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基数范围,列出药品基数目录清单,在针剂药物柜旁边张贴药品三级库基数表,方便药物检查核对。(2)统一放置并做好标识。整体药物柜统一放置,内设多个等份大小的小抽屉柜,并在每个独立抽屉柜门面上做好规范药物名称标签,在小抽屉内侧面增加药物名称标签,方便提醒归置药物的护士,避免造成乱放,增加双重保险。对高危药物和易混淆药物名称标签旁边分别贴上红色三角形“高危”和黄色椭圆形“易混淆”醒目标识,并且易混淆药物柜隔开距离放置。半年内失效的药物,用透明自封袋包装好并在袋子外面用红色字体标注失效日期先用标识,按有效期先后顺序使用,近1个月失效的药物要丢弃,杜绝过期药品仍在使用的潜在隐患。无整盒装的针剂药物也用透明自封袋存放,不同有效期和批号用不同自封袋包装,避免检查时反复逐支捡起来检查,提高效率,同时也减少安瓿上药物名称的磨损,方便质控。
1.2.5.2 增加检查密度 由原来1名药物管理员增至2名,并相互监督,同时增加检查密度,每周检查频率由原来的1次增加到3次以上,检查后登记在表格上,如发现问题及时告知责任人和病区护士长,纳入绩效考核。每月由药物管理员进行1次盘点,盘点内容包括药物数量、质量、有效期、名称有无磨损,各个标识是否清晰,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在登记表格和药品盘点表上登记并将盘点表录入电脑提交给药房质控,药房自动将差额补充回病房,避免抢救时少药等情况。护士长每月抽查1次,以保证药品管理的质量,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漏洞并及时整改。
1.2.5.3 制定药物放置登记表格,关注重点人员 通过头脑风暴法和小组共同讨论,制定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登记表格,实名制登记放置药物名单,落实到相应人员,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矫正或扣绩效奖。对于新轮转护士或多次发生药物混放的护士作为重点人员进行监督和宣教。同时鼓励各级护士参与针剂药物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积极参与监督工作,不能以工作繁重为理由,存在侥幸心理。
1.3 评价方法 2014年3~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对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的混放率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的混放率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达标情况 目标达标率=改善前-改善后/|目标值-改善前|×100%=5.19%-1.04%/|2.08%-5.19%|=133.44%。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4%-5.19%|/5.19%=79.96%。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药物混放率,也无药物过期现象,提高用药安全,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医疗安全。
2.2 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混放情况比较(表1)
表3 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混放情况对比(支)
本研究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混放率为1.04%,较活动前5.19%明显减少,目标达标率133.44%。总之,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护理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抽查,抓重点人员,加强质控,强化护理安全意识教育,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积极采取管理对策,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职业素质,有效地降低了药物混放的发生率,为安全用药提前上保险,保证了医疗安全。同样提高了护士质量管理意识,更加明确自身的工作意义及要求,护理责任感加强,提高了工作质量[7]。品管圈的实施给每位成员提供了发现及改正问题的机会,每位成员针对主要目标所发现的任何问题均可通过圈内会议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的改善措施亦可被采纳,因而品管圈活动更好地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热情及主动性[8]。
[1] 张少丽.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89-90.
[2] 王 伟,洪涵涵,孙友兰.病区药品管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90-91.
[3] 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4] 苗从艳,王君琴,闫 华.品管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4 ):21-23.
[5] 张莉丝,杨春梅,彭 燕,等.品管圈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坠床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0):900-901.
[6] 商存平,童 频,廖 冰,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J].护理学杂志,2014,29(6):5-7.
[7] 梁 莉,杨 啸,叶碧波,等.品管圈在预防跌倒/坠床事件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9):1790-1791.
[8] 吕勇娟,李 杏,吴 娟,等.品管圈活动在提升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4-6.
(本文编辑 冯晓倩)
510080 广州市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呼吸科(梁佩舅,陈建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医学系(覃玉群)
梁佩舅:女,本科,护师
2016-10-05)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