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之玉和心中之玉

2017-04-28 07:37郭艳
丝绸之路 2017年7期
关键词:秘境神圣玉器

郭艳

《秘境》是一部言说玉与人、玉与文化在当下中国境遇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立足于生活中玉器作为商品的现实性,从玉器买卖、挖掘、制作等方面活色生香地还原和记录了中国人和玉之间的故事。与此同时,作者又倾情回溯中国几千年玉文化源流和传统,赋予非虚构叙事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时时追问玉作为国之重器所蕴含的终极价值与意义。这个文本的独特之处在于故事层面亲历的真实、器物层面知识的翔实、文化视域的阔大恢宏、哲思意蕴的忧思深广、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

玉石人生的“实”和玉作为文化符号的“虚”相得益彰地呈現在非虚构纪实中

文本从20颗籽玉的玉石生意开始,叙述了自己和新疆白玉的不解之缘。通过对于新疆玉石的了解和追踪,叙述了玉石收藏热中的各类目睹之怪现状。行骗记、赌石记、造假记等和玉石生意如影随形,一部《白玉纪》无疑记录了中国近30年珠宝市场的一个光怪陆离的侧影。在非虚构的叙事中,作者擅长将玉石小故事和玉石知识、玉石文化以及人性的复杂性结合起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非常注重各色人物的刻画,诸如新疆玉石商人,有狡诈和憨直并存的小生意人,有腰缠万贯、事故不断的大卖家,也有各类热爱玉石的朋友们,在作者笔下都呈现出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秘境》中“玉”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则通过传奇性、神秘性和神圣性体现出来。在作者笔下,从事玉石行业的各色人等都和玉石有非同的关系,往往在真实的故事中塑造出民间的奇人、高人,并在奇人和高人惊世骇俗的行径中体现出强烈的民间“传奇性”,例如,在古玉造假行的很多故事就给人“高手在民间”的感受。由于“玉”本身带有的神秘性,因此在纪实性的叙事中时时融入中国民间社会和中国文化的种种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或者是某种难以言表的情绪,如对于“分香散玉”的叙述;或者说难以用现代科技证伪的事物,比如专家两次鉴定为高级文物的摹古之作。

这个文本不同于一般纪实类写作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试图在玉石生意和玉石制作的“实”中渗入中国传统玉文化的精神因子,从而在商业营销和收藏盈利之外,向读者介绍“玉”的神圣性。玉的这种神圣性赋予玉石本身极强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蕴,比如作为国之重器的玉玺,象征着君权神授和真龙天子的神秘性,于此同时,玉玺又被赋予了更多神圣家族意义上的象征和隐喻。

正是由于“玉”的这种上至皇权、下至民间的神圣性、神秘性和传奇性,让《秘境》成为历史与当下相互映射、现实生存与哲思文化互为表里的一种写作。作品在写“实”的亲切和融入之中,往往又能在行文中恰切地进行“虚”的架构,尤其是对于玉文化的论述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

手中之玉和心中之玉,通过对于玉石“技”、“器”、“艺”和“礼”的叙事,揭示“秘境”,充分展示了中国玉文化的多种面相

叙述者“我”通过不停地变换视点和穿越不同社会阶层人物手中之玉和心中之玉,自如地在“技”、“器”、“艺”和“礼”中行走,通过对于“玉”之秘境的揭示,很好地处理了非虚构作品的当下与历史、现实之间多维交叉的表达。

作品对于“技”的层面有着两条非常明确的线索,一是古代和现代中国玉石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于玉文化深刻的领悟;二是当下技艺高超的造假和摹古技术,体现出商品经济时代,逐利之徒的不择手段和肆无忌惮。

作品对于“器”、“艺”的层面,主要是通过细致勾勒和刻画玉石器物层面的夺人心魂,艺术审美上带来的极大愉悦,由此表达“玉器”之所以为国人所追捧的直观原因,着重体现传统玉石工艺巧夺天工的精湛。

作品对于“礼”的层面,主要是叙述玉作为一种皇权、贵族和身份象征的礼器所具备的精神文化内涵,由此来抵达对于玉石的精神性理解。国之瑰宝中对于“会昌九老图”、“大禹治水图”、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卅二万种巨石玉器原料的传奇经历,以及它和四大国宝形成之间的故事……当石头打磨成玉石、玉石雕琢成玉器,玉器因其特殊的象征符号意蕴成为礼器,国之重器。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秘境神圣玉器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神圣大陆(下)
FOR YOU, O DEMOCRACY
水果秘境
神圣的使命 光荣的担当
神圣的简约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秘境 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