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城镇空间体系

2017-04-27 09:00崔建甫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河北城市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河北城镇京津冀

文/崔建甫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城镇空间体系

文/崔建甫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角度、战略层面,面向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河北来讲是千年机遇,是河北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最佳机遇,是河北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机遇。河北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城镇空间布局从规划到实施,一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的要求,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定位布局、重大任务等;二要在优化城镇建设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调整优化河北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生态结构,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关系,实现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内涵集约发展、资源环境优化开发。

一、河北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展情况

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以来,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中央领导召开相关会议,多次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和长远意义。我个人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解决首都大城市病问题,疏解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模式,形成新增长极,带动我国北方地区加快发展。一是我省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

委员会,领导决策和咨询协同发展相关领域的重大问题,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任务、目标、措施等,出台了《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二是京津冀三地主要党政领导互访,签署了区域环保、交通一体化、文化领域、协同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商务协同发展、税收合作、疾病防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民政事业、环境资源、市场供应等一系列框架协议。三是河北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就落实《纲要》对河北省定位进行了专题规划研究,依据《纲要》对河北省的“三区一基地”定位,我省相继编制了并印发了《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支撑区规划》、《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规划》、《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此外,在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章节。在河北省编制的各项“十三五规划”中都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要规划内容。四是河北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抓好重大工程和战略平台建设。推进集中承载地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着力打造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依托新区建设,打造战略支点。推动交通、产业、生态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切实完善现代城镇体系,着眼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沿海经济,加快补齐区域经济发展短板。五是协同发展重点领域进展顺利。交通方面,打通省际间“断头路”500公里,津保铁路通车,打通了京昆、京台等多条高速公路及一批省内干线、保津、张唐铁路通车,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产业方面,2015年省以上开发区承接京津转移项目443个,其中承接北京378个。20多家北京企业到曹妃甸落户发展;北京现代第四工厂落户河北沧州等,生态环境方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实施细则,实现了雾霾预警、管控一体化等,其他方面,取消京津冀间漫游费和长途费,秦皇岛、保定、石家庄等市与中关村共建园区和创新平台,北京支持张家口、承德、保定的16县(区)、天津对承德5县区对口帮扶,重大工程如北京副中心建设、新机场、冬奥会项目与河北周边地区统筹发展。

二、河北省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作为京畿重地长达几百年的历史,历史角色决定了河北服务首都的功能要求,明清时期,京津冀区域作为独立的行政单元拱卫京城。解放后,京津冀作为三个行政单元,特殊的体制大大削弱了河北省内空间联系的整体性,服务首都的职能一直未变。河北自然条件类型齐全(山地、丘陵、平原、沿海),地貌齐全的地理构造产生差异化的城镇布局、人口分布、经济动力、生态格局,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条件与发展特点,产生了多样化发展格局和差异化空间治理战略。河北空间资源辽阔,发展潜力巨大,京津冀协同发展使得河北面临重大的发展空间布局调整机遇,中央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从国家层面布局展开一批重大历史性工程,将给我省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势能。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建设,将对河北构筑创新发展高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将使我省与之相邻区域率先同北京融合发展,形成河北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将加速高端临空产业集聚,拉动我省临近区域加快发展;北京携手张家口承办冬奥会,有望在冀北大地打造新的发展高地;国家推动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将加速河北沿海开放发展步伐。

我省城镇建设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双重任务,就目前城镇发展状况来看,还远不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镇布局失衡。京津冀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京津两个特大城市过于“肥胖”,河北城市过于“瘦弱”,城镇体系失衡,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和服务能力不足,重要节点城市聚集水平低,县城规模偏小等,不但制约了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

(二)区域发展“断崖”。经济水平落差大,河北人均GDP仅为北京的40%和天津的38%。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北京、天津的1/6和1/5。 河北在京津冀GDP占比从2004年的48%下降到2014年的44.2%。公共服务差距大,河北每百万人拥有三甲医院数量仅为北京、天津的1/4左右;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执业医师数分别为北京的1/3和2/3。环首都贫困带凸显,省贫困县62个,国家级贫困县数量(39个)列全国第5位,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6.6%。 贫困人口48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6%,占全国贫困人口的5.9%。

(三)环境约束“严峻”。 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7,典型资源性缺水省份。 地下水超采严重,全省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6个,其中漏斗面积超1000平方公里的7个。水污染问题突出。七大水系Ⅴ类及劣Ⅴ类水质比例为37.4%。全省河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白洋淀水质劣Ⅴ类。大气污染呈面域扩展态势。 以PM2.5为核心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严重, 2015年全国空气综合质量相对较差10个城市,河北占7个。燃煤、工业废气为主的多种污染物共生,亟需能源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重化工依赖特征突出, 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80%,钢铁、石化、装备、建材四个行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6%。土地利用粗放,能源利用低效,地均非农产出仅为苏浙的70%,广东省的45%。9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平均土地产出58亿元/平方公里,仅为全国341个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水平的45%。 2014年单位GDP能耗为0.99万标准煤/万元,比全国高出49%。

三、构建河北省城镇空间体系发展思路

根据现有基础和存在问题,河北省城镇发展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实现转型提升,打造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空间体系。

(一)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一是创新驱动,加强顶层设计,构筑一体化发展格局。借鉴国内外城镇群空间演化规律,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构筑我省“两翼、四区、五带、多点”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多城联动、协同发展。二是按照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推进集中承载地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着力打造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成为京津冀地区新的增长极。三是发挥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拓展发展空间,提升要素聚集、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有重点地培育特色小城镇,创新小城镇发展机制。四是创新新型城镇化的机制,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五是紧紧抓住区域发展的创新点,培育城市创新空间,构建增长极。加强环首都、北京新机场、曹妃甸、冬奥会、通州-北三县等协同发展的热点地区协同创新,创新合作共赢的新机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二)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城镇健康发展。一是统筹安排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新规划理念,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着力改善城市建设模式,在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和开发强度基础上,处理好住宅、办公、文化、商业、产业等不同功能区的有机组合关系,推动商业、住宅、工业用地混合布局和复合开发建设。二是加强城市设计,坚持新城老城整体设计,既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精心打造标志性建筑精品。把城市设计指标纳入城市控规管理指标体系中,突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的规划和管控,三是围绕提升城市功能,注重统筹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着力解决“交通拥堵”、“逢雨必涝”、“马路拉链”等突出矛盾。

(三)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城镇生态底线。一是严格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严格执行产业准入约束性指标。二是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好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人口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力的关系,实现资源环境本底与人口、城镇布局的有效耦合。三是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增长边界,严格划定河湖水系、湿地、草原、生态林地、水源地、农田等生态控制线,强化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空间控制线;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潜力,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转变摊大饼的粗放发展模式,挖掘利用城市存量资源,推动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实现“精明增长”。四是加强京津冀大气污染、水体治理联防联控,加强燕山-太行山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五是建立健全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确定合理的补偿规模和比例,形成长效机制。

(四)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打造开放新高地。一是解放思想,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和保守思想,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二是积极搭建对外开放通道,推进港口腹地一体化。依托我省秦皇岛、唐山、沧州港口,构建向西北、华北、东北以及中亚国家腹地延伸的铁路大通道,开辟国际综合物流通道,打造中国北方融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大格局的重要出海口。三是依托北京新机场、石家庄机场,增多加密国内国际航线,建设临空经济区,建设联通国际、辐射全国的人员、商贸物流枢纽。四是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正定新区、冀南新区、白洋淀科技城的发展,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开放发展新平台和人口聚集新城区。

(五)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构建和谐幸福城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不断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打造和谐幸福的城镇。一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以环首都贫困带、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主战场,全面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到2020年实现小康。二是弥补城镇公共服务短板,优化学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公园等服务设施布局和建设规模,并在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作为强制性内容予以控制,按照标准,预留足够布局空间,方便居民生活。。三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大路网密度,加快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居民出行;全面推进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解决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水资源供给。让老百姓在城镇生活的有幸福感、自豪感,真正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猜你喜欢
河北城镇京津冀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