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娜+宋素芬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摘 要: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蝴蝶效应。學习者的情绪情感可能成为初始敏感条件,它会和后续的情绪(感受)产生迭代反应,最终影响学习的效果。现代学习应重视用强化来控制学习者对学习的愉快情感、使学习者产生积极反应,喜欢上学习内容甚至学习的环境,最终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学习系统 蝴蝶效应 强化
蝴蝶效应由美国著名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72年提出。它形象地说明了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即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初始条件下极其微小的变化在系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极为不同的结果。
继洛伦兹发现复杂系统的混沌现象后,很多科学家、社会学家、人文学家开始关注和进一步研究,发现混沌不但存在于自然系统也存在于社会系统,因为现实社会生活系统多是由交相制约,错综复杂的诸多因素形成的复杂系统,这些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
本人在关注学习过程和条件时发现,学习过程正是一个复杂系统,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蝴蝶效应,想要使学习系统最终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控制好其中的初始敏感条件。
一、学习系统及其复杂性
所谓复杂系统,是指一个由许多独立单元在许多方面进行着相互作用的系统。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要表现在:(1)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广泛而紧密;(2)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结构;(3)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对其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重组及完善;(4)系统是开放的;(5)系统是动态的。
就学习系统而言,首先,由多个活动单元组成。这些活动单元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如教师一学习者、学习者一学习者、学习者一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方法等各种联系,并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次,学习中的各种联系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结构。这种结构如一股隐性的力量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其三,学习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输入物质、信息、能量,使学习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使学习内容得到更新,学习者得到发展。其四,学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不断保持着交流和联系,维持系统的更新。其五,学习是一个动态系统。学习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学习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学习者在学习中获得发展,还表现在学习内容的更新、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模式的创新、学习观念与技术的提升等等。综上,学习是一个复杂系统。
二、学习过程中的蝴蝶效应
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蝴蝶效应。试以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史蒂芬·葛雷的成长故事为例: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瓶子太滑了,我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我母亲看见了,并没有批评惩罚我,只是说“哇!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我听母亲这样说,简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刚才你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我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我的手里滑掉了!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了。在这个事例中,史蒂芬·葛雷母亲的一个极为微小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教育效果。
就我本人的求学过程中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蝴蝶效应。印象最深的两次经历如下:一次是读初中时,一次语文课作业我交给组长后,组长忘给我交了,结果语文老师咬定我没有完成作业,不但不听我解释还不分青红皂白地罚我抄《走一步,在走一步》这篇长课文10遍。我当时很生气,觉得很委屈,从此就很讨厌这个老师,也不喜欢上她的课,语文课成绩也越来越差。而另一次是在初中的一次英语课上,老师提问了全班一个知识点,我举手作答后她表扬了我,之后我每一次英语课我都很认真,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该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该老师,英语课成绩也越来越好。
三、学习系统的敏感初始条件分析及控制
对学习系统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会因一次老师的批评产生不愉快情绪,如果老师后续没有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关心的跟进,就会导致学生厌弃该老师以及所教的课程,继而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下降,最终影响到学习者的进步甚至一生的发展。相反,学习者会因为一次老师的表扬产生愉快情绪。如果学习者多受到老师的鼓励、认可、表扬,则会使学习者多次体会到愉快情绪(感受)继而产生积极的行为反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在整个的学习系统中,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感受)正是那个敏感的初始条件,它会和后续的情绪(感受)产生迭代反应,使学习者在体验愉悦或不愉快情绪的同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倾向,从而对学习产生热情或厌恶的情感,继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行为付出,最终影响学习的效果。
传统学习忽视对学习者个性的尊重、自尊的保护,强调的是对任务的完成。而现代学习要想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应控制好学习者的情绪体验。在重视培养学习者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强化学习者积极情绪体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继而喜欢上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科目甚至学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
[2]黄润生.混沌及其应用[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
作者简介:杨丽娜(1996.05-),女,浙江台州人,浙江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汉语言专业大三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