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想象编织诗词的“情”网

2017-04-27 23:52杨珊珊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纳兰性思乡词人

杨珊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54-02

【案例背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精华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直以来古诗词教学都是我没有勇气去开垦的一片芳草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教学:学生识记,老师讲解,最后背诵。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創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但形式太过于花哨,往往忽略了古诗词的诗情画意,模糊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硬件设备十分欠缺的农村学校,想要进行这样全方面的古诗词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词的教学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自己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次大胆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案例描述】

《长相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宋词。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片断:

(学生初步理解了词的意思,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师:同学们,在远离故乡千山万水的山海关外,就是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就是这种心灵的回想,让词人纳兰性德不禁吟诵起《长相思》。(学生放声朗读)

师: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跟随着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起走进他的生活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教师范读)

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在冰天雪地中,词人站在帐篷前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崇山峻岭中穿梭。

生:我听见了呼呼的北方吵得纳兰性德睡不着。

生: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

师:是的,你们都看到了,看到了冰天雪地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听到了北风呼啸的肆虐。请你把这些画面通过朗读传达给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吗?

指生朗读

师:你仿佛身临其境,在呼啸的北风中,深情地吟起这首诗。

师:"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在你心底深处的故园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写下来。

师:来,纳兰性德,请你深情地描述下你心目中的故园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生:我的家乡鸟语花香,古木参天,孩子们在庭院中追逐玩耍,不时传来嬉笑声。

师:好一幅美景图,还是居住的好住所!

生:我的家乡有着皎洁的月光,他家人们围坐在桌子旁边正谈论着什么,每个人脸上洋溢着一片喜庆。

师:一个多么宁静的夜晚,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生:我的家乡有着暖暖的太阳照在庭院里,妻子正在纺布,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看蚂蚁玩得很高兴。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只留在了记忆里,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板书:"碎")

师:在遥远的边塞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习习微风,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师:在这冰天雪地中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家人依偎的温馨,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崇山峻岭间没有孩子嬉戏的笑声,没有芳草青青,在这里有的只是——长相思(学生齐读)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让我们闭上眼睛,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在征途和心系故园的世界。(学生再次齐读《长相思》)

【案例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 " 一石击起千层浪 ",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诗词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就古诗词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长相思》中显性的景物"山、水、风、雪"读着读着自然就能体会,但词人纳兰性德将自己满腔的思乡之情寄托在呼啸的北风中,则必须依赖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在读词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从词中看到的画面,有助于更深刻地感受词人当时在边塞生活非常艰苦,更能进一步体会到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为康熙大帝一等侍卫的纳兰性德在家乡的生活一定衣食无忧,温馨美好,让学生想象并动笔写一写词人日思夜想的家乡生活情景,使思乡之情进一步升华。通过合理的想象编织一张思乡的情网,牢牢扣住学生的情感,从词中感受"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为了凸显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讲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说自己感受到的词人所表达的深情,使文本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创设想象的情境,以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当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赋予更多合理的想象,通过创设情境,使诗词中渐渐丰富饱满的人文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夯实语文根基。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美的文学。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纳兰性思乡词人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点绛唇·咏风兰
林逋梅妻鹤子
真切自然:纳兰性德悼亡词风格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