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合力的缺失与构建

2017-04-27 19:58王翠菊丁香环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王翠菊+丁香+环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8)

摘 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一项极具综合性的工作,而学生工作复杂且繁琐,两者在工作中形成合力是必然的,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本文通过剖析目前高校在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上合力机制的缺失,提出合力机制构建中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务工作 學生工作 合力的缺失与构建

一、高校教务管理特点

高校教务管理管理工作是一个多程序、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教务管理一般包括运行管理和考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教务管理工作科学性强,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管理工作制度,以达到最优化的管理质量,但由于是一个循序渐进且周期较长的过程,所以应保证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的连续性。

二、高校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合力的缺失

高校中与学生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是教务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这两者之间的合力尤为重要。各高校领导领导干部分属党政两大系统,以致于校领导之间存在职权系统界限,不同系统的职权的性质、管辖范围等不同,容易造成协调困难。高校这种双规权利结构造成领导职权的协调乏力,导致领导权利分治,使高校各方面工作高度分散化,缺少整合,难以在集中统一的领导管理理念和价值准则下得到和谐的开展。鉴于此,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各管理者应树立整体的观念,把培养合格人才作为最终目标,无论是制度还是措施,都将教务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合力。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务部门与学工部门已经出现各种协调合作的方式,如建立例会制度和协作条例,这对构建良好的教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合力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书育人“两张皮”的现象

目前各高校一直强调并倡导“以生为本,协同工作”的管理理念,但在思想观念上却一直认为教学是教学部门的事,育人是学工部门的事,也就一直存在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两条线的“平行管理”。做教务工作的只安排教学工作,而没有真正把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能力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纳入进去,而学工系统则抓德育和党建,在体制和机制上都独立于教务系统,把本来有机整合的管理和教育分成两个独立的体系。

2.深度合作和全程渗透较少

尽管许多高校部门与部门之间建立了一系列的协作机制,在学校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中都能看到相关部门的管理负责人,但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因为大多数的观摩性大鱼参与性,礼节性多余实质性。这也就是说,高校中的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的合作全程参与性与渗透性还不够强,部分之间,成员之间联系不够密切,部分管理者和负责人缺乏协同办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缺乏沟通与协商

高校各部门和条块之间在关于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和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上还缺乏充分协商,以致于时常存在各种矛盾和意见不一致。在教学计划、编排课标、教学考评价、教材管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毕业生就业等事宜上都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相互之间不常交流和沟通。

三、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合力的构建

要克服高校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合力机制中就必须要以生为本,并于实践中处理好管理和服务、规范和自主、分工与合作这三对关系。

1.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管理与服务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是高校中一种无形的育人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核心,其管理本身就是服务师生、服务于育人,只有服务满足师生需求,教育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效率和质量都提高了才能说明管理到位了。所以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不只是体现在教学工作的安排上,还表现在教育教学的服务和人才培养的管理上,因而学校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都必须认清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并形成规范。

2.规范与自主的关系

传统高校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注重强调规范,用具体化的标准要求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虽然说这种规范化的管理有利于管理者的监管和督导,也便于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具体操作和实践,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教育教学的灵活多样性。现代大学采取的是学分制的管理制度,它要求在学籍管理制度、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考核等方面要严加规范,另一方面要加大辅导员、教师和政工干部在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安排教育活动,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分工与合作的关系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复杂性要求各部分之间既要有明确的分工,更要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要求管理者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要强化合作理念,建立合作机制。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部门应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整合,同时,还要增强教务和学生部门之间指令的耦合性,在时间安排及指导内容上协调一致,增强指令的严肃性和执行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全方位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情况,还能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综合型人才。

总而言之,各高校无论是教务工作还是学生工作,首先都要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在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观念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有效的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其次,更要构建起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之间的合理机制,在目标、体系、指令上达成一致协商的意见,并在付诸实践中加强合作与联系。

参考文献:

[1]黄春艳.在创新工作中谋求高校教务管理的新发展[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9(03)

[2]陈一文.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 2009(01)

[3]李红兵,蔡文伯,严文. 对创建以一类、精品课程为目标的优质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S2期

[4]丁梅芳.高校网络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其改进建议[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