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对于一篇力透二战的外来译作, 又不像当代通俗文学那样知近,品析留白与猜读续写也是流于形式。如何解读出本意,挖掘出真意,领悟到深意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学会品鉴微型小说应该是教学的着力点。
笔者反复品咂这不足400字的微文,摒弃所有教辅资料,从历史出发,从文学出发,从学生出发,从自我出发,几番探寻,觅得一条登临绝顶的佳径。以一文为例破解微型小说教学密码,让学生期待的小说学习真正有学法的掌握和思维的成长才应是教者的探索方向。
一、剖幽析微——追踪反常之处
微型小说是一种具有二难机制的艺术体裁:一方面,它的篇幅短小,时空有限;另一方面,又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蕴藉深刻的内涵。解决这个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制造“陌生化”,让读者对文体、人物、情节、意蕴等感到新奇,从而获得阅读情趣。这种“陌生化”就是靠打破常规实现的。
1.寻找文章的反常之处,思考读出哪些信息?
2.交流——反常的环境
(1)“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正常的车厢该是怎样的?——男女老幼。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战争惨烈。
(2)“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
正常的火车该是怎样的?——快速地驶向某地。
我们来看一组资料——
资料: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1942年,德国空军保护伞,柏林繁华。1942年-1944年, 防空部队被调往前线。盟军的空袭力度渐大,柏林市民生活被打乱至崩溃。 1945年,柏林战役,苏军攻陷柏林。我们来推想一下,文中的柏林应该是第几阶段?——第二阶段。
缓慢——暗示战时国民的麻木。“驶出”不是“驶向”暗示前路没有方向。
背景的适时嵌入,有助于学生发现语言的准确表现力,进而得到反常的关键信息点。
3.交流——反常的人物
读过课文,你知道反常的人物是谁?——老妇人
我们知道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而作者在刻画老妇人和小姑娘的时候,老师只提取出了“三言两笑”,你觉得这种蜻蜓点水的方法能把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吗?
(1)老妇人: “一、二、三”——表意不明;
声音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侧面表现声音大。
反复,三次,实际上可能更多次。
由此可以猜测她——神志不清、精神有问题。【板书:疯】
车上的人有看出来吗?
(2)两个小姑娘的笑。“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发现奇特,不由自主。
“再次偷笑”——被扫一眼,仍忍不住。
侧面衬托。表现老妇人病重伤痛。
车上的人难道看不出来吗?为什么不制止小姑娘?
——车上人对战争带来的伤亡疯癫早已习以为常,也表现民众的漠然麻木。【板书:漠】
这篇微小说渲染这样一种反常的情境目的为何呢?
二、阐幽明微——破解陡转之谜
1.读完文章,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看看我们能不能异口同声解开谜底。
齐读课文原话——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去疯人院啊。
2.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上文的一切都起什么作用?——悬念、铺垫、衬托、暗示。
3.构成这种艺术翻转的关键人物是——后备役老兵。
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也是老兵。请结合文中具体词句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PPT:這是一位 的父亲。
这是一位 的丈夫。
这是一位 的军人。
坚强隐忍的父亲——失去儿子送妻子去疯人院,隐忍比崩溃更为痛苦。【板书:殇】
冷静、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丈夫——“坐在他身旁”、“挺了挺身板”,“可怜的夫人”,“送”,动作语言描写。
悲伤无奈的老兵——“轮”,为了国家有不能推脱的责任,“总得”,家破人亡却无法顾及的悲切。
【板书:守】
【教师板书】
■
4.这个故事中,有疯在柏林,有漠在柏林,有殇在柏林,有守在柏林,一张惨苦伤痛的二战真实照片被还原。一切准确的领悟都要感谢奥莱尔高妙的笔法——陡转。大家看,这一陡转,让我们看清了什么?
【教师板书】
■
——法西斯在柏林!
5.什么是法西斯?
PPT:标志的含义是一把用一束木棒将柄围绕起来的战斧,意思为"带钩的十字"。象征着强权、暴力、恐怖统治、主张对外侵略掠夺。
6.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还守在柏林的老兵,是反战者还是主战者呢?
辩题:反战者VS主战者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提供资料: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德国商人辛德勒意识到德国政府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一座“杀人工厂”,于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营救里面的犹太人到自己的搪瓷厂来。战争结束,1000名犹太人证明他并非战犯。
——辛德勒是反战者,面对惨无人道的杀戮有觉醒有行动。
《德国二战老兵最后的战争》1933年德国人口为6614万,纳粹在“保卫祖国”的名义下共征召了兵员约1800万人。希特勒为实现他征服世界的战争计划,打着“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的旗号赌上了全部德国青年的生命。
老兵的回答:“我是一名优秀的士兵,同时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罪恶政体中,一个不错的工具。”
——老兵是希特勒“保卫祖国”战争的被裹挟者、中毒者、牺牲者,是被希特勒洗脑的结果,是千千万万德国兵的缩影。
7.结论:这是一位执迷不悟又悲伤无奈的军人。
这篇文章折射了德国战败前的惨景及法西斯毁灭人性的本质。
此环节以多角度剖析人物性格为线展开,通过巧妙醒目的陡转板书——法西斯标志,带学生挖掘特定时期人性的本源。辩论是一个深度思考的契机,它更有助于还原语文课堂的启智功能,起着准确扣准文章脉搏的作用。
三、以微知著——深悟战争之痛
1.在柏林的痛,老妇人意识到了吗?
——老妇人表面上看是个没有意识的疯子,但是从口里始终念叨的“一、二、三”可见这明明指的就是战争中丧命的三个儿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丧子更为痛楚的事情了。所以这巨大的噩耗打击崩溃了老妇人的精神,侧面影射战争摧毁一个家庭的残酷。
2.在柏林的痛,这车人意识到了吗?
“静”——(1)“车厢平静”:后备役老兵眼光扫射的威慑力。 这是外在的。
(2)与前文小姑娘的笑形成对比。
(3) “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战争的惨烈触及内心的震惊和心痛。 这是内在的。
这沉寂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大家都不说话了?
——各自联想到自己的家庭,都是家破人亡,有相似的死亡痛点。有同情、有羞愧、有恐惧。
PPT:这是一群 由麻木到有反思有触动的乘客 的乘客。【板书:改“漠”为“思”】
【教师板书】
■
3.战争的痛,你意识到了吗?
这篇小说没有写枪林弹雨、炮火连天,只是截取战争背后的一个切面,就能够表现深刻的思索,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板书:在柏林,我们不能忘记错误的代价。】
侵略一方如此伤痛,被侵略一方呢?我们便是亚洲战场的受害者。
联系自己所知的历史知识,用文学的语言,写一条争警示语。
在 ,我们不能忘记 。
【教师板书】
■
在柏林,我们不能忘记错误的代价。
在美国,我们不能忘记拯救的坚勇。
在中国,我们不能忘记大义的牺牲……
战争是罪恶的,走过历史的人们更懂得生存的意义。请大家铭记奥莱尔醒世的小说,救赎那些冷漠麻木的灵魂,远离战争、捍卫和平!
这个环节走向了文本内核,有触及灵魂的思考有由此及彼的联想。充分利用题目带动学生步步探究更有说服力。从最开始的偏正结构“疯在柏林、守在柏林、殇在柏林、思在柏林” 到后来的状语前置句式“在柏林,我们不能忘记错误的代价”再到“在世界各地都不能忘记战争带来的伤害”这样的警示语拟写, 层层深入地将文本解读推向高潮。
微型小说把握生活是“化整为零”,反映生活是“以點制胜”,力求用很小的载体负载起很大的涵量,它在语言表达上要尽可能的含蓄。它总是用形象说话,含而不露,引而不发,让读者去体会话外之音、“境外之境”、“象外之象”。所以我们的解读不能流于表象,要读出技法的波动节奏,读出人物的清晰性格,读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而我们的课堂,就是要靠巧妙地切入、适机地追问、背景的暗嵌、思想的争鸣来真正“化微为大”,达到对小说本身的深刻理解。
要相信,具有浓郁文学气息的课堂,一定是学生满心期待的课堂;秉承智慧与情感共生的设计理念,一定有学生文学素养的丰厚积淀。
参考文献
①唐瑛:《聚焦“活生生”的人和“活泼泼”的文——以微型小说“赏味”为例谈微型小说教学》,《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年第11期。
②杨旻:《品读词句悟主旨——以〈在柏林〉教学为例》,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年第10期第25页。
③王敏:《微型小说的鉴赏与教学》,《职业技术教育》,1994年第3期第26页。
④戴冠青:《文体把握、叙事建构与批评研究——新时期微型小说理论研究审思》,《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叙事学研究:理论、阐释、跨学科——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2009年第13期。
⑤吕植家:《含蕴其中 理不直指——微型小说立意的最佳表现方式》。《写作》,2007年第4期。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