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
清末大臣刚毅没有多少文化,认识的字也很有限,他经常把“聊”读作“耶”,将“瘐”认作“瘦”,堪称“白字官员”。据说,刚毅有一次审案,状子上明明写着“我挑担大粪,在村口歇一歇”,刚毅却念成“我挑担大粪,在村口喝一喝”,引得同僚笑弯了腰、百姓笑出了泪。
刚毅虽然读不通诗书,写不了文章,但他有一项大能耐,就是善于摆平主子—当然不是光绪,而是手握实权的慈禧太后。
有一年慈禧过生日,王公大臣、各地督抚纷纷前来祝贺,大家又是进贡贵重珍玩,又是进贡名贵字画,但时任广东巡抚的刚毅送出了新花样。他既舍得花本钱,又善于花心思,命人铸了三万枚寿字双龙银币,银币正面有一对蝙蝠(“遍福”谐音),背面是双龙环绕的圆形“寿”字,寓意“福寿双全”。银币一到北京,刚毅就在慈禧心里留下了良好印象。
刚毅不仅会送礼,还能替慈禧分忧。他任刑部侍郎时,“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闹到北京。别人琢磨案情法律,他却琢磨主子的心思。彼时,太平天国刚被剿灭,为了安抚南方官员,朝廷对南方官员的任免不按程序,弄得一团糟。慈禧一直想借机将他们的官职撤掉,但又害怕引起南方官员的不满。这时,没有文化却有“头脑”的刚毅做出了表率,将一桩案情简单的民案,硬生生办成了一桩官员洗牌的官案,借机摘掉了二百多名南方官员的乌纱,为慈禧解除了腋肘之患。
在官员的任命上,慈禧坚持:没文化,不可怕;不忠心,最可怕。對主子忠心,忠在何处?一是忠在钱眼里,二是忠在心眼里。对忠的内涵和标准,刚毅能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慈禧怎能不重用他呢?因此,有了慈禧眷顾,刚毅虽然念白字的“特长”没变,但脑壳上的顶戴花翎常变:从云南布政使,到山西、江苏、广东等地巡抚,又担任军机大臣,工部、刑部尚书,终于以及为帝国重臣,权倾一时。
权更大,位更高,刚毅整事的能耐更强了。庚子年间,他忽悠慈禧依靠装神弄鬼的义和团以拳头对付洋枪;忽悠义和团和清军攻打外国大使馆,结果招来了八国联军,慈禧和光绪仓皇逃出北京,被洋人追得满街跑。最后,清朝丢了主权,主子折了脸面,国人还要共同出银两替刚毅闯的祸埋单。
晚清时,类似刚毅这样的官员还有一大批。他们斗鸡走马不读书,但就是有能耐通过不同的途径、使用不同的方法摆平慈禧,因而个个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其实古代官场之事,历来如此:摆平即水平,水平即能耐。摆平小主子,就是小能耐;摆平大主子,就是大能耐。这些能耐有时候与能不能识字、会不会读书真的没有关系。只可惜这些“能耐”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像刚毅这种投机取巧之辈终究会被历史所淘汰。
编 辑/夏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