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微距摄影向人们展示那些鲜为人知、精彩纷呈的微观世界。同时,微信、微博、微店等,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低头族”多了,快递哥忙了,各种各样的共享经济火了……
感受微观世界的魅力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许多离我们很近,但却从未被我们发现的美好,因为他们太小了,而微距摄影,将我们身边的一花一露珠,一草一昆虫,都通过前所未见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以前胶片相机拍摄微距,要么使用微距镜头,要么使用大长焦镜头,两者价格都不菲,而对数码相机来说,微距摄影是数码相机的特长之一,在拍摄一些细小的东西,如水滴、珠宝、花鸟、鱼虫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厨房菜板上被切开的菜、家中的小饰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
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很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
如果在室内拍摄,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因为DC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拍摄对象是怕惊扰且行动迅捷的小昆虫,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获取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门速度就可以相应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会造成画面较粗糙,颗粒感加强,因为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阶ISO还能获得足够精细的画面否则不建议使用;三是使用闪光灯,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蝗虫照片,只有通过小光圈才能获得,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降低,而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长明灯光,闪光灯是唯一选择,而且行动要快。为了避免直射过曝,请在闪光灯上加柔光罩。
“微支付”成潮流
最近,市区内的银行ATM机们有些寂寞,以往等着从它那取款的人多到排长龙,如今“粉丝”少了许多,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手机支付”凭借便捷实惠的手段,拉拢了不少新“粉丝”,似乎大有取代纸币的节奏。
而江湖出门四大法宝——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中,钱包的地位已经被手机逼得岌岌可危了:如今出门不带钱包可以,但不带手机就万万不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支付宝、微信、百度钱包、银联“云闪付”的出现,“微支付”已逐渐成为当下消费市场的一种时尚和潮流。
如今,到超市購物,结账时,只需点开“微信—钱包-付款”界面,向收银员出示二维码,等待付款。收银员用设备对着消费者的手机扫一下条码,“嘀”的一声响,只要微信零钱有钱,交易数额小于500元,密码都不用输即可完成结账,整个过程只需几秒。
85后市民黄小姐表示,吃饭、去超市全都能用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现在她的钱包里最多放100元现金应急,“有了微支付,这100元现金我一周都花不完。”黄小姐说。
一位大妈付款时也利索地使用手机支付,“吃完晚饭出来散步有时会来超市看看,钱包都不用带,一部手机就够了。”大妈笑着说,她也是前两个月才在女儿的指导下学会的,结果学会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对比传统的刷卡或付现支付方式,手机支付的确提高了超市的收银效率。”超市的收银员说,传统付款方式大约耗时一两分钟,移动支付耗时也就几秒钟。
不仅在“高大上”的大型商超,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些“不起眼”的小店甚至路边摊也有这一“贴心”的支付服务。
市民刘小姐表示,她家附近经常有流动商贩推着小车卖东西,有一次她买一份5元的凉皮,发现没有零钱,正在发愁时,卖凉皮的老板主动问她能否用手机支付。刘小姐用微信扫了扫老板提供的二维码,输入“5元”,很快完成交易。
快递小哥吴鹏在收快递或者送“货到付款”的快递时,经常会遇到客户没有零钱的情况,吴鹏就会采用微信或支付宝收付款模式完成;甚至有一位卖水果的流动摊贩,木板上不仅写了水果价格,在角落下还贴有二维码“微信支付”的标识。
说到微信支付的方便,年近50岁的李女士也直呼太方便了,“有次在滨江公园散步,看到卖甘蔗的,想买来吃,发现没带钱。没想到那个小贩说没关系,可以微信支付。”
“以前用不来微信,现在专门在学。”经营一家文具批发的陈老板表示,得知现在都流行“微支付”后,他回家专门让女儿教他如何用微信收付款。现在他收款到一定数量以后,便会转到银行卡上,不怕钱掉了,也不用专门去存款,少了很多麻烦。“刷卡的手续费更高,付现金要找零钱,害怕收到假币。”陈老板说,他还是非常支持手机支付的。
不少商家都将“本店可用微信、支付宝付款”牌子摆在了显眼位置。许多店铺老板纷纷表示,当下年轻人都偏爱“微支付”,开通这些付款方式后,生意比过去要好些。
除了支付日常支出外,就连婚礼、百天宴随份子也派上用场。31岁的李先生本来要参加好朋友的婚礼,但当天却要临时加班。“人不到,心意得到。”李先生马上用微信转账的方式给好朋友转了600元钱。“现在我的很多好友包红包都用手机转账了,方便还安全。”
此外,“微支付”还可以在各种“尴尬”场合使用。最近,网友“东江月”就在朋友圈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在下高速缴费时,才发现钱包里没钱了,正在尴尬之际,高速收费员向他支招,不如向后辆车的车主借现金,再手机付款给对方。
此时,一些不熟悉手机支付的人或许要说,“不好吧,又不认识,难道要加好友?”非也,网友“东江月”不用加好友,也成功换到现金缴费。这是因为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支付,都可以在无需添加好友的情况下,面对面刷二维码收付款。
无纸消费更方便
对于“微支付”,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普遍反映,方便快捷,而且不用将现金数着给别人,也少了一份心痛,购物消费会更潇洒些。
“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但手机一定不能少。”市民邓小姐说,看电影可用团购APP下单支付,吃饭喝饮料直接用支付宝或扫微信二维码支付,出门打车可用出行软件叫车,通过软件平台直接付钱……只要带上手机,出门就算没有现金,消费支付也能安排妥当。
“现在出门不需要付现金的场景越来越多了。”白领徐女士表示,不自觉地,她自己钱包里的会员卡、银行卡其实已经很久没有拿出来用过了,以前隔段时间还需要通过pos机取点现金来家用,但现在,移动支付的场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自然。
“现金带多了钱包鼓鼓的,而且万一被偷了,损失也重。带卡或者网络支付就便捷多了。”市民郑清出门不喜欢带很多现金,刷卡或者在线支付是他最为青睐的一种支付方式。他说,“微支付”的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2016年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近7成用户表示在线下使用过电子支付,既未用过同时不想在线下尝试电子支付的用户只有1成。
“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微信、支付宝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大力推进密不可分。”某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说,他能明显感觉到去年以来,互联网巨头和消费者一起在倒逼商户拥抱线下支付。比如去年“双十二”线下狂欢,支付宝投入10亿元重金和30万家商户一起“造节”,针对当天使用支付宝付款的用户享受5折优惠。而在此前,微信支付也联合线下商户多次展开针对微信支付用户的现金减免活动,包括“微信支付日”“无现金日”“微信支付美食日”等。
现在手机支付大都是通过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软件来完成,主要支付方式分三种:一种是商家用扫码枪扫描消费者手机上的付款码,一种是消费者用手机扫商家的二维码,还有一种就是互加微信或支付宝好友转账。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移动支付方式用户体验的时间虽然不长,发展却很迅猛,而且一直在不断优化。从用于小额现场支付的电子钱包,到以支付宝和微信钱包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支付客户端,再到以拉卡拉为代表的手机刷卡器,还有今年开始大规模推广的近场支付。手机支付取代的将不仅是你的钱包,还有你的银行卡。
共享单车:互联网+出行
“自行车厂家接到我们这么大的订单都吓到了!”在2017年1月13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的一句感慨引起了李克强总理的浓厚兴趣。
总理随即问:“生产厂家在哪儿?现在生产量有多少?”
“在江苏无锡,每天生产1.4万辆自行车。”胡玮炜回答,“我们主要是运营方式的革命,属于互联网+交通工具。”
“是啊,没有载体,光有虚拟的肯定不行。总不能在网上骑自行车吧?”李克强笑着说。
总理主持召开的这场座谈会,旨在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胡玮炜和另外6名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受邀参加。
李克强对胡玮炜的细致提问始终围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以及新旧动能转换。他关心自行车制造材料,也询问所采用的互联网技术。“摩拜单车听起来是经营方式的革命,但基础还是自行车,还是要靠实体经济支撑。反过来,实体经济也要靠服务变革来带动。”总理指出。
当听到这家共享智能单车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发展为拥有80万辆自行车的规模后,李克强充分肯定此类互联网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某个自行车企业可能就被你带活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给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关资料显示,受益于共享单车,国内传统的自行车产业正在迎来春天,至少带动了160万辆以上自行车的制造生产。甚至有生产自行车零部件的上市公司因此股票涨停。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注意到这一现象,评价说“中国正重新成为自行车大国”。
“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有重大意义的变化,主要就体现在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上。”李克强说,“我希望有更多新业态像这样,依托互联网和服务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正是因为有中国制造业做基础,我们才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胡玮炜说,在和美国同行交流时,对方都惊讶其发展速度。
总理还为这家初创企业发展支招:“你们这个在哥本哈根会非常受欢迎。在自行车出行普遍的国家,可以带动中国制造业走出去。”
“哥本哈根已经邀请我们去了!带动中国制造业走出去是我们的目标。”胡玮炜立即回答。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人智慧无限。”李克强说,“我们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众多完全想象不到的新模式新业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
“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春风。”总理对胡玮炜说道。
麦肯锡研究院和汉能研究的报告显示,2015全国城市出行市场规模约8600亿美元,共享出行占比不到1%。两轮出行有频次高但市场份额低的特征,目前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约20亿元,预计到2018年將达到200亿元。出行市场依旧是前景广阔。
共享汽车来了,
还要买车吗?
时下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继“共享单车”后,时尚、酷炫的“共享汽车”又亮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余个大中城市,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早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汽车的保有量都在急剧增长。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拥堵日益严重。即便是在农村,买车也正成为年轻一代的标配需求。未来,群众的购买力还会进一步增强,对汽车的需求量也会持续上扬。
不过,与日俱增的私家车在满足个人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伴有挤占公共交通空间、加剧环境污染、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一些大城市之所以限牌、限号,很大原因就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减轻大气污染。当然,造成拥堵和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不能把板子完全打在私家车身上。至于造成资源浪费,主要是基于中国私家车使用率太低,许多时间就呆在车库里。一边是汽车需求有增无减,一边是负面影响持续扩大,中国正经历汽车社会“成长的烦恼”。
现在,共享汽车来了。这是一种介于公共交通和私家车之间的驾车出行方式,虽然这种共享经济模式在欧美等国已经有10多年的应用,但在中国市场上还属于新生事物。目前,国内的共享汽车多是新能源汽车,投入车辆多的城市有数千辆,少的则有几百辆,整个市场尚处于萌芽、培育阶段。倘若共享汽车能降低公众对私家车的需求,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缓解大中城市“出行难”“出行贵”等问题。不过,这一切尚处于“倘若”阶段,关键要看这种出行方式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私家车出行。换句话说,共享汽车来了,人们还要不要再买车?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看共享汽车能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从共享汽车的现状来看,它对公众的最大吸引力就是经济实惠。不管是与搭乘出租车还是与开私家车相比,这一吸引力足够诱人。这与网约车、共享单车刚普及时一样,给了共享汽车无限宽广的市场空间。但羁绊同样摆在面前,那就是共享汽车的数量和取放问题。媒体对广州市场上的共享汽车体验后就发现,“要么车难找,要么车难还”。与使用费用和乘客素养相比,这两点更为致命。如果没有足够量的汽车,没有足够方便的取放服务,就不可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也就不可能代替私家车。共享汽车的发展刚刚起步,还有大量难关需攻克。它能在公众出行中扮演多大角色,能不能像共享单车一样普及,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共享单车、网约车、共享汽车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有助于缓解中国汽车社会“成长的烦恼”。至于人们还要不要买车,要看这些共享新模式的未来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