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平
(吉林省柳河县柳河镇前进小学,吉林通化,135300)
摘 要:学校管理长期以来,基本秉承“刚性管理”模式,注重外在的规范,主要通过各项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等来约束教师的行为,达到管理的目的。这样,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非功过的评判都有统一标准、统一尺度。实际上,这种“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但这种形式化和外在性的特点,往往易于产生机械、肤浅和简单化的负面效应。所以,这种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 学校管理
如今,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新时期呼唤的是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的创新人才。刚性管理模式的管理思想不利于教师思维空间的拓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我潜能的开发。学校是知识更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所以,在这种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这种刚性学校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应运而生。
柔性管理将成为新时期学校管理新的价值取向。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柔性管理主要依赖于管理者激发每位教师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靠这种内在驱动力,产生自我约束力,从而达到自觉管理的目的。
那么,如何让柔性管理更好地为学校管理服务呢?
我校的学校管理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样可以激发教师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感兴趣,增添了一份责任感。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学校才会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个团队如果离心离德,各自为政,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要把“以人为本”贯穿学校每项工作的始终,坚持轻“管”重“理”,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通过文体活动、意见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教师之间加强了解、促进团结、增进友谊,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广大教师的集体观念,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大局,这样就会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校管理中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首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教师心情舒畅,积极的心态可以相互影响,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工作,工作效率一定倍增。其次,学校领导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与教师交往,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的理解,成为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学校管理上也是这个理儿。再次,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和发展的环境,使教师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这样的柔化管理能达到和谐共赢的理想管理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有效的活动能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我校广泛开展了以“争当教学名星”“争做创新型教师”为主题的竞赛活动。举办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课件评比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潮。深入开展骨干教师“师徒帮带”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的“传、帮、带、导”,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有效的活动大力鼓励了教师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
学校管理中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这一点尤为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会遇到很多新命题、新困难、新问题,学校领导就要引导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在教育教学上敢于大胆创新,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为教师提供深入探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氛围与机会,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满足教师成功欲,使每个教师的优点都成为闪光的亮点。
学校柔性管理要形成“容人”的氛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弱点,但只要不影響学校正常教育秩序,不损害学校利益,不破坏师生之间团结和友谊,管理者就应采取容忍的态度,学校领导不仅要有识才之明、用人之胆,更要有容人之量。特别要把个性与缺点、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区别开来,要容纳敢于提相反意见,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正因为有了这种民主氛围,大家才敢说真话、说实话,人心才会更齐,工作才更有劲,管理才会更有效。
学校管理的实践表明,没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合理的组织机构这些刚性的管理,学校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学校管理仅有刚性的管理也并非就能提高管理效率,每一所成功的名校刚性管理的背后必有柔性管理作为支撑。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柔性管理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但是,它本身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盲目的、没有规范的柔性管理必然会导致管理的混乱和失败。我们强调柔性管理,并不是全盘否定刚性管理。因此在新时代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应注意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使学校管理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既注重法治,又注重德治,这将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