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还是内容?在线教学平台定位之痛

2017-04-26 21:02周士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信息化内容功能

摘要: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蓬勃发展,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各种生活方式与习惯。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自愿还是被迫,各行各业都在拥抱互联网。对于教育业,在线教育是大勢所趋,那么学习平台必不可少。在国际国内一批MOOC平台成熟之后,SPOC平台也如雨后春笋,悄然崛起。各大高校都在自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这类平台,往往需要把MOOC和SPOC的职能相结合,平台建设之初,应先注重功能还是内容,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总结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经验,提出一种功能与内容相平衡的建设思路,供后来者参考。

关键词:在线教育MOOC、SPOC信息化教学平台

一、在线教育大势所趋、移动学习潮流所向

在线教育的前身是远程学习,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90年代以后,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现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与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如日中天,,全球范围内刮起一阵在线学习的狂潮。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在线教育向移动平台扩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上网成本的下降,学习者都希望更灵活的享受教育资源,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由此可见,在线教育是大势所趋、移动学习是潮流所向。

二、先大后小,从MOOC到SPOC

在线教育和移动学习要发展,信息化教学平台这个连通“教”与“学”的桥梁必不可少。首先是MOOC平台迅速发展,MOOC已经在不断颠覆传统大学教学方式,就我国而言,先是一流大学一马当先,清华的“学堂在线”,北京大学则同时与edX和Coursera签订合作协议。然后各大IT巨头也纷纷亮剑,“网易云课堂”、“百度传课”、“腾讯学院”等等。但是如果对于国内大多数的高校,特别高职院校,都自己建立面向全国的MOOC平台还是不太现实,而如果都去企业的MOOC平台上开课,又不便于统计本校学生,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也无法在智慧校园建设中获取足够的学生学习数据。全球教育者都在探索如何借助MOOC的力量来提升现代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MOOC平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多?福克斯教授提出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概念,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SPOC是MOOC与传统校园教学的有机融合,是针对小规模、特定人群的通过MOOC资源来改变传统高等教育现状的一种解决方案。

所以现状是,各大中专院校,都在积极建设或准备建设自己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这种平台既不同于普通的MOOC也不是简单是SPOC,它们的定位是先立足学校内部教学,让学生和老师把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通过平台来实现,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规范化。在做好这一切之后,再精选其中优秀的课程对外开放,吸引校外学生或社会上对课程感兴趣的人来主动学习,实现MOOC的效果。

三、需求导向,用户为先,先功能再内容

平台建设时,是先保证功能的完善还是先注重内容的精彩,一直是让平台建设者(一般是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单位)比较头疼,让校方参与建设的人员比较纠结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校内教学的使用方便,另一方面又希望内容精彩,实用性强,可以尽快的达到对外开放的水准。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建设过程中,过程与内容的平衡发展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多个建设单位和学校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总结建设过程和平台使用过程中经验发现有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1.学校希望教师的日常教学能尽快与平台相结合,但是对于教师来讲,有部份老师认为这是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使最后被迫的参与进来,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建设任务,课程建设质量不高。

2.平台使用初期,部份平台质量不高,不符合日常互联网产品用户习惯,教师和学生用起来很不顺手,怨声在道,不但没有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反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校方希望借助建设单位的力量,一起打造精品的课程内容,比如一门专业课,建设单位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建成了一门他们觉得很不错的线上课程,但是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案例、章节内容划分与原任课教师多年来自己建设的课程教学资源并不相同,这就需要让管课教师主动放弃自己多年来在该门课上的积累,重新开始,大大的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此类信息化平的建设应该注意:

1.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首先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项目,在建设的时候,应该先用“互联网”思维指导工作的开展,那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需求导向。说得直接一点,教师和学生是这个平台的用户,那就应用先考虑让他们用起来方便和舒服。比如现在很多平台,居然不支持教师和学生自主注册,一般是由学校教务处等部门设定的超级管理员为每个教师在平台上开设账号和课程名,然后由教师把课程内容填加到平台中之后,再由教师把要参与这门课学习的学生的信息添加到平台。操作极为繁琐,而且一旦久了没用,忘记密码想重设密码和找回也要层层申请。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对于这个平台,教师不是学校要求非不可,他绝不会去碰;学生不是教师要求非用不可,他也不愿意去碰!试想,我们现在用得比较多的互联网产品,QQ、微信、淘宝、百度哪里还有这种功能结构的,如果他们把互联网产品做成这样,那也就没有今天的BAT了。

2.先功能再内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该遵循“学校搭台,教师唱戏”的理念,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教师才是教学的主要力量,功能做好了,才能让教师在平台上发挥自己的能力。

3.平台提供内容供教师充实自己的教学。平台可以提供应用性更强的内容供教师参考,最终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而不是用自己认为更好的内容替代教师多年的教学积累,再好的内容不能很好的传递,最终也是教育事业的失败。

作者简介

周士凯,硕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信息化内容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主要内容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