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7-04-26 21:02乔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素质中职院校

乔颖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中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有所上升。在中职院校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但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中职院校并没有将语文教学的影响完全的激发出来,因此为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今后进一步对于社会的发展有所适应,自身的职业素质得以提升,就需要从中职语文教学着手,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素质教育思考

一、前言

中职院校是对于专业性人才进行培养的一个场所,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将职业素质作为发展的重点。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教学,在中职院校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没有将其教学的改革方案进行详细的合理的制定,体系不尽完整,因此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大力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进行发掘,改变教学的综合政策,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素质的相关性

(一)何为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即从业过程的一种思想品质,而这种品质是通过不断的对于劳动者进行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强化,从而培养出来的,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可以良好的对于社会进行适应。职业素质包含着三个特性,即整体性、内在性以及职业性,其不仅涉及到人员的心理素质,还涉及到文化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由此可见,职业的制约因素十分多样。

(二)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几方面的培养:第一,语文课堂中主要对于一些理论的文化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第二,语文课本中一些主旨蕴含着思想道德的理论,教师在将结合渗透过后,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有所培养。第三,语文教学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含阅读、写作、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等,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业务素质有所培养。

三、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条件

(一)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定位

新课标改革后,将语文的教学从原本的只对于理论进行注重而转变为了对于知识以及学生素养共同进行学习的培养,因此,对于语文科目的改革而言,要对于语文教学的特征进行尊重,并且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不面临着升学压力,因此就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得以改变,一改往常的重理论教学,更加入了更多的实践,为中职语文的教学增添了活力,并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加强学生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培养。

(二)正确认识教学对象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接受能力以及不同素质进行分析,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进行融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的鼓励,为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并且教师应按照时段来分析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中包含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个体差异以及整体水平、

(三)对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

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对于专业技能进行提升,加强文化素质的掌握程度,不断丰富内在,使得总体的能力得以提升。从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中职语文的教材内容仍不够充实,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且没有融合进去当前的时代特色,难以对于当前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目的进行满足,并且中职院校主要以专业技能的教学为主,对于语文课的课时安排较少,因此要想使得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对于课本的内容进行完善。

四、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加强中职学生的汉字认识量,打好发展基础

汉字的认识以及积累是进行学习以及阅读的基础之所在,而中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较为匮乏,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汉字的学习,只有中职学生对于汉字量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才能够使得其今后可以对于大多内容进行理解,并且准确的对于自身的想法进行表达。部分高职院校都将学生认识的汉字数量定在3500左右,但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学生只在高职学校中占少数,这对于设立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改进中职学生的阅读教学,提升职业素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过于重视对于阅读的教学,而阅读所涉及的内容知识多为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社會经验不能进行促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职的教师以及学生都应对于这一问题有所认识,应不断加强阅读中所涉及内容的实用性。例如,在中职的语文阅读中应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提升,促进学生对于美的欣赏以及加强学生对于资料的搜集能力,从而使得语文阅读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以及评价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改进中职学生的写作教学,提升职业素质

根据社会对于中职学生素质的要求进行分析,传统的写作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中职学生的今后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应加强对于应用写作的教学,从而使得学生的潜能以及兴趣进行激发,并且促进今后在工作中的实用性。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结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以及重点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帮助学生利用文字来表达出真实地感受,增强语言的美感以及自身的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载体,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进行贯穿,从而使得文化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能力相贯穿,从而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加强,并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的良好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培养从而进行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应该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使得学生通过日积月累,从而对于自身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向萍.农业类中职语文模块化教学实践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3(1).

[2]黄宗良.对中职语文的三个追问———兼谈中职语文课程内容及教材改革[J].语文建设.2014(2).

[3]郭杰敏.基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5).

[4]陈静伟.关于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应用的几点思考[J].新校园(上旬刊).2014(11).

猜你喜欢
素质中职院校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