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7-04-26 23:09任正珊邱芙莹
文教资料 2017年3期
关键词:唐僧刘备

任正珊+邱芙莹

摘 要: 刘备与唐僧之所以能够领导团队走向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出众的社会交往能力。本科院校文秘专业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必备的思想素养: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严于律己,言而有信;心地善良,待人宽厚。第二,掌握交往策略:维护上级的权威;与同级精诚合作;对待下级要赏罚分明。第三,懂得沟通技巧:明确对方的心理;注重礼貌礼节;把握沟通的主动权。

关键词: 文秘专业学生 社会交往能力 刘备 唐僧

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互相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1]。社会交往能力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由于文秘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特殊性,出色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处理纷繁的人际关系和提高就业竞争力都十分重要。一个集团中的领导者往往长于社会交往,下面就以明代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为例,探讨普通本科院校文秘专业的学生如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一、文秘专业学生社会交往必备的思想素养

社会交往的成败不仅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更与个人思想素养密切联系。刘备和唐僧的身上就具有值得文秘专业学生学习的良好品德与素养。

(一)目标明确,意志坚定。

良好的思想素养是人们成功进行社会交往的前提,要求我们看重学业和事业,并具有坚强的意志。意志的坚韧性指一个人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为实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品质,如锲而不舍的追求、冲破艰难险阻的决心等[2]。日常社会交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步入社会后,上级的否定,同事的误解,客户的刁难等,都会阻碍我们实现既定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同时发挥精神的能动作用,用坚定的意志引领前进的方向。

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故事看,刘备在事业打拼初期并不顺利,虽身为皇叔,但经济拮据。生逢乱世,汉室衰微,军阀混战,奸臣僭越,由于势力弱小,他先后投靠了吕布、曹操、袁绍等诸侯,历经磨难,但始终不忘大业。小说一开始,刘备就与关羽和张飞结为异姓兄弟,其人生理想是:“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3](第一回,第5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刘备竭尽全力。为了请诸葛亮,他三顾茅庐,十分耐心,恳请他为了“苍生”出山:“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第三十八回,第318页)可见其为了事业成功的坚定意志。《西游记》中的唐僧也是如此,当唐王问谁肯去西天求经时,他表示:“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唐王大喜:“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路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结为兄弟。”[4](第十二回,第149页)唐僧以肉体凡胎遭受九九八十一难,历十四年寒来暑往,行程十万八千里,不改初衷,义无反顾,显示出坚定的使命感。在求取真经的路途中,面对种种诱惑威胁与猪八戒的畏难退缩,唐僧总是以坚定的信念感染取经队伍,将性格迥异的三个徒弟团结在一起,朝着西天取经这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因此,这些美好品德对培养文秘专业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启发意义。

(二)严于律己,言而有信。

文秘人员作为上传下达的渠道,由于职位的特殊性,能接触许多涉及利益相关者的机密文件,了解许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政策规章,但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交往尺度,不能因为一时利益诱惑放弃自己的原则。不论何时何地,是群处还是独行,都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作为做人的基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刘备和唐僧的形象看,他们都做到了严于律己、言行一致,恪守做人的道义。《三国演义》写刘备答应北海郡孔融的求救,去公孙瓒处借兵,因为他相信圣人之言:“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第十一回,89页)吕布兵败以后,投靠了刘备,曹操派人捎书信来,让他杀掉吕布,张飞也劝他这么做,刘备不许:“他势穷来投我,我若杀之,亦是不义。”(第十四回,119页)《西游记》中的唐僧在向人借宿时,不经主人应允宁愿在门外苦等,也决不擅自进入住处。即便在无人处,也能做到严谨自律。他时时谨守佛教戒律,多次通过美色等的考验。如面对杏仙的诱惑,“那长老心如金石,坚执不从”(第三十六回,486页)。朱紫国国王劝酒,他认为“酒乃僧家第一戒”,让徒弟代饮(第六十九回,836页)。长老取经途中,面对国王们与百姓的馈赠谢礼却分文不取。师徒四人帮助乌鸡国国王重返王位,文殊菩萨也收走了青毛狮怪,使得夫妻团聚,父子重逢,小说写道:“那皇帝与三宫妃后、太子、诸臣,将镇国的宝贝,金银缎帛,献与师父酬恩。那三藏分毫不受,只是倒换关文,催悟空等备马早行。”(第四十回,483页)刘备与唐僧身上表现出的这些优秀品德,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

(三)心地善良,待人宽厚。

不论是文秘人员还是其他人都免不了出错,只要知错能改就应当再次接纳。在交往过程中,当双方出现矛盾时,针锋相对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宽容克制才是解决矛盾的润滑剂,能够增进双方关系。但宽容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迁就,与人交往时,要有自己的原则。一味妥协只会给对方留下懦弱无能的印象,遭到他人的轻视,长此以往,将对生活和工作造成更大损失,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对他人宽容是有底线和原则的。

刘备十分仁德爱民,陶谦死前,希望他做徐州牧,玄德固辞,次日,徐州百姓在官府前哭拜:“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99页)曹兵逼近樊城,孔明建议去往襄阳躲避,老百姓甘愿相随:“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黄河,两岸哭声不绝。”刘备大恸:“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忙救下(第四十一回,341页)。这些文字说明他是一个仁德的好官,备受百姓的拥戴。唐僧不仅是一位有慈悲心的得道高僧,更是一位谦谦君子,不仅对待团队外部礼让有加,避免冲突,对于团队内部的下属也是平等宽容。在三个徒弟中,唐僧最偏爱猪八戒,每当他与悟空起了冲突,唐僧都会出来做个和事佬,為八戒求情,但当其行为牵涉到取经的根本利害,干扰这个集体继续前进的时候,也给予严厉批评。观音菩萨等四众化为美女要考验师徒,猪八戒的表现非常糟糕,师父喝退了他:“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第二十三回,278页)既表明了自己目标坚定的决心,又表达了对这个徒弟的愤怒。但在八戒受了一夜惩罚之后,唐僧又冰释前嫌,原谅他的过错,准许他回到取经队伍中。

二、文秘专业学生与不同阶层之人的交往策略

文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沟通上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的中心枢纽位置,因此,与不同阶层交往需要掌握不同的策略。不论是刘备还是唐僧,对上级尊敬有礼,与同级交往坦诚友好,对下级赏罚分明,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一)维护上级的权威。

“权威”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主要是由人格魅力和榜样行为构成的影响力。一名有权威的领导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与尊敬。秘书与领导的交往属于个体与个体之间,这是秘书角色交往中的直属关系。文秘人员在政治思想与行动步调上都要与领导保持一致。面对新问题时,由于缺乏经验,难免出错。对此,上级领导要勇于承担责任;下级要自觉维护领导权威。但在明知是错可以预防的情况下,文秘人员要发挥好参谋的作用,有理有据地陈述利弊,以此避免上级过于注重权威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上级的指示,文秘人员必须遵从。只有树立自觉的服务观念,才能做好领导的参谋与助手,体现上级的权威。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对汉献帝十分忠心,即使在事业没有起色之时,也不畏惧曹操等人的势力。董承拿有献帝旨意的衣带诏来找他,要“共聚十义”除掉曹贼,此时已有六义,玄德曰:“公既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书上“左将军刘备”,押了字(第二十一回,180页),这在当时就是义举,因为汉献帝与曹操的实力悬殊。对唐僧来说,一方面是三位徒弟的领导,另一方面唐王李世民和观音又是直系上司。在与取经团队内部交往过程中,唐僧不仅维护自身的权威,还时刻维护其他领导的威信。面对大徒弟的不服管教,常采取用紧箍咒严刑约束的手段巩固自身领导者的地位。他时刻不忘唐王交付的取经使命,对观音和如来礼敬有加。他认为悟空杀死了强盗,又一次撵走了徒弟,观音菩萨帮他收复了红孩儿,并说:“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三藏叩头道:“谨遵教旨。”(第五十八回,710页)最终到达了西天,见到了佛祖如来,唐僧“对如来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第九十八回,1171页)。这是其对上级权威的尊重。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中需要遵守这一规则,对文秘专业学生也是如此。

(二)与同级精诚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以实现共同目标,最终满足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一个高效的团队依据互补性和相辅性原则,往往将团队成员分为多种不同角色并有不同的分工。贝尔宾将团队角色分为行动导向型、人际导向型和谋略导向型。文秘人員属于人际导向型,负责协调团队内外部人际关系,包括对上工作的协调、对下工作的协调、同级工作的协调、同属部门工作的协调及不同属部门工作的协调等。由于各成员分工不重复、不交叉,因此文秘人员要自觉遵守团队的分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与同级合作过程中,要遵守组织原则。首先,彼此间的合作要建立在相互坦诚的基础上。其次,秘书人员的从属地位决定了工作的从属原则,而领导交办的事项属于秘书职责的重点范围,所以同级之间的合作要以本职工作为基础。最后,文秘人员的合作要以组织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从明代章回小说中发现这方面成功的事例。

赤壁之战前,曹操一方独大,而孙、刘人单势微,只有吴、蜀精诚合作才能与曹魏抗衡。刘备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积极主张孙刘联盟。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吴蜀联盟暂未形成,周瑜担心刘备日后实力壮大,危机东吴,于是设下“鸿门宴”。刘备知道其中有诈,依然轻身前往,对将士说:“我今结东吴以共破曹操,周郎欲见我,我若不往,非同盟之意。两相猜忌,事不谐矣。”同孔明一样,非常希望双方合作,后又与东吴联姻,更巩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曹操的势力。唐僧在西行途中,与寺院的长老们友好相处,尊敬他人,最后顺利完成了取经使命。

(三)对待下级要赏罚分明。

文秘人员作为领导的直系下属,接受上司的直接命令,并对公司其余人员传达命令,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一些权力。对于上司直接赋予的权力,我们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正确对待与使用。既不能因公徇私,滥用权力,又不能空置与浪费权力。这都不利于日常工作的开展,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文秘人员要做好后勤保障与心理疏导工作,给予他人贴心的帮助,使公司充满人性关怀。当有矛盾时,文秘人员要有细致的观察力与妥善的处理方法,完美地处理矛盾,提高各方面工作的效率。很多规章制度需要文秘人员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如奖惩制度,制度一旦制定,就要坚定地实施。文秘人员的特殊地位成为一些人走向成功的捷径。但是,必须坚定地抵制住诱惑,强有力地执行奖惩制度。在问题发生后,立刻调查清楚,既要以情感化人,以理说服人,又要用奖赏激励人,用惩罚规范人。这些道理都是文秘专业学生需要了解的。

在蜀汉集团中,刘备的礼贤下士给人印象深刻。即皇帝位后,立即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并加封了“五虎上将”,关羽和张飞都在其中,这是对他们屡立战功的奖赏。他夸赵云“一身都是胆”,加封黄忠“征西大将军”,这是赏;得知关羽遇害与刘封有关,下令杀了这个义子,这是罚。以西游故事看,在整个取经队伍中,不可或缺但也不服管教的是孙悟空,师徒二人自始至终对于“杀生”还是“护生”意见相左,构成了内部的主要冲突。唐僧对待悟空的态度是多面化的,有时爱他如子,有时尊他为师,有时责备他草菅人命,有时感激他排忧解难。这种冲突以十四回剿灭六贼为始,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为高潮,五十八回诛杀六耳猕猴为终。面对孙悟空的行凶,唐僧试图以“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慈悲之心感化他,遭到辩解之后,又以“理”劝服他,不想悟空一走了之。所以,在孙悟空戴上紧箍咒之后,唐僧就施以惩罚,以严刑要求听从师命。当然,这样也写出了他昏昧不明、糊涂固执的性格缺陷。

三、文秘专业学生社会交往中的沟通技巧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除了仪容仪表外,言谈举止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文秘专业学生日后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沟通上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的中心枢纽位置。因此,我们要掌握社会交往中的沟通技巧。

(一)明确对方的心理。

沟通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下行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等。在人际沟通过程中,要预先了解对方的身份、地位和喜好,并且通过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明确洞察对方的心理。文秘人员最重要的职能是服务领导,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因此在与上级沟通过程中,秘书必须把握上司心理,按照领导的意图办事。首先,根据领导的求近心理,确定沟通的重点。求近心理使得领导的选择与自己工作密切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文秘人员要着重解决领导最关心的事情。其次,要根据领导的求高心理,确定沟通的着力点,即文秘人员要为上级提供有较高价值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最后,要根据领导的求精心理,确定沟通的落脚点,即沟通时语言要简明扼要。文秘人员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争取公众,公众需要的是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因此,在与外部公众沟通时,要尊重对方利益,尽可能满足公众需求,以此为个人和组织获得良好声誉。对不同的人,沟通时的语气、言辞、态度应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扩大交际范围、领域,多了解社会的不同方面与话题,这样在与人沟通时才不至于词穷尴尬。

刘备投靠曹操时,虽然曹操帮助他打败了吕布,夺回了妻与子,但其心里清楚,这是曹操想要自己死心塌地为他效力,且曹贼多疑,对自己并非完全信任。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董承夜见刘备时,刘备的第一反应是曹操派人来试探他,于是假装称赞曹操。等明确董承的真实目的后,便表明讨贼决心。为了打消曹操的戒心,亲自种菜浇灌,学会韬光养晦。与曹操谈论天下英雄时,极力贬低自己,一说自己肉眼不识英雄;二说不曾与英雄接触,不识英雄面;三故意将平庸者说为英雄,显示自己的目光短浅。最后,以惧怕雷声掩饰自己的惊讶失态,彻底打消了曹操的疑虑。一有机会,立刻挣脱他的束缚。这些都是刘玄德懂得对方心理、学会自我保护的表现。

(二)注重礼貌礼节。

秘书部门是交际的中心、单位的窗口。文秘人员是组织形象的体现者,每一个秘书的言谈举止都代表着每一个部门或单位的文明风尚,为实现组织目标铺平道路。无论对谁,礼貌都是必不可少的。礼貌与身份、地位无关,体现的是一种人格上的尊重。社会交往中的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的存在,要求我们重视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既包括外在装束,又包括言辞动作。既不能过度自卑,毫无原则;又不能过于自信,武断专行。有意但不过多地求助他人,往往可以加深交往程度。

刘备听从徐庶意见,前往隆中请求孔明辅佐。第一次拜见时自报家门“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的一句“记不得许多名字”,便立刻改为“刘备来访”,并没有以官职或身份强压他人。第二次,在明确得知孔明在家的情况下,迎着风雪前往,仅留下一份书信表明内心赤诚,依旧空手而回。第三次,选择吉期,斋戒三日,熏沐更衣,在阶下拱立多时,没有一句怨言,终于请得孔明出山。而唐僧也是如此,如向宝林寺的和尚求宿,他如此表达:“弟子乃东土大唐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经过宝方,天晚,求宿一日,明日不犯天光就行了。万望老院主方便,方便。”(第三十六回,486页)语气诚恳,礼貌待人,经常能达到目的,被对方允准。这是值得大学生学习的社会交往语言,否则,如果语言粗鲁,盛气凌人,做事就不会如愿。

(三)把握沟通的主动权。

社会交往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性行为,要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方式和策略,随着交往的发展,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控制和把握交往活动的进行。要掌握主动权,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消极沟通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带来新的矛盾。文秘专业学生在踏入职场后,面临问题要主动进行双向交流沟通。在与上级的交往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汇报,听从领导指示,使工作的开展更具合理性和权威性。在与同级和下级交往时,要主动联系,增强合作,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切忌独断专行。把握沟通的主动权,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引领事件的走向。

在诸葛亮没有出山时,刘备的事业举步维艰,带兵突袭许都不成,兵败而走,叹曰:“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第三十一回,267页)刘备在生死存亡之际并非直接挽留将士,而是先发制人。首先极力赞扬将士的才能;其次贬低自己的作为,指明自身的过失;最后处处为将士着想,以反问句加强语气,希望他们另谋出路。难道刘备真的是英雄气短、不图大业了吗?还是他真的想遣散众将士?其实,从第一回就可看出刘备的鸿鹄之志,他深知在兵败之时,苦苦哀求将士继续跟随自己,并不会激起众人的留念之情。相反,从责备自己出发,主动让大家离开,反而会得到将士的真心拥护,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确有效,这是把握沟通主动权成功的例子。

綜上所述,从刘备与唐僧事业成功的表现来看,二人的确是善于社会交往的领导者,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果注意到了以上三个方面,对自身成功就会大有裨益。对本科普通院校文秘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在毕业走入社会后,很快适应文秘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阶段就重视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学会与同学、老师和领导友好相处,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珍惜如社会实践、见习、实习等工作机会,不等闲视之,也不敷衍了事,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才能够学有所成、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王武召.社会交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梁执群.社交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3]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项目类别: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项目名称:文秘专业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以明代章回小说中的三个领导者为例;项目编号:20160333035Y;指导教师:王菊艳。

猜你喜欢
唐僧刘备
唐僧师徒再就业
我的“唐僧”表弟
我的“唐僧”表弟
读懂刘备
刘备与徐州
唐僧骑马
刘备托孤
惹人喜爱
刘备别具特色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