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君主观解读

2017-04-26 16:50刘翔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罗贯中三国演义

刘翔宇

摘要:《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还是一本道德之书,它处处体现着儒家的“信”与“义”,为着蜀国的君君臣臣树丰碑,立传记。它是一本史书,拥有着传记文学所必须的叙述传统,客观事实上,三家归晋无可非议。但同时它又是一部文艺作品,不可避免的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作者主观拥护刘备,反对曹操。虽然有这个矛盾的存在,但是作者罗贯中在书中推崇自己的君主观,他用智慧的头脑出色解决了矛盾。

关键词:君主观客观事实《三国演义》罗贯中

一、前言

顾名思义,《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依靠着客观的基本史实为蓝本,结合着自身的君主观、价值观,借着对当时知名历史人物的描写,无时无刻不在向读者映射着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可谓是“据实指陈”。作者罗贯中一生都生活在元明思想流布的时代,那个时期,思想碰撞激烈,程朱理学广泛影响着当时的文人阶层。这些文人阶层头脑中既有着程朱理学这一在当时先进的思想,但是与此同时,伦理纲常的观念也根深蒂固。所以作为那个时代下层文人的罗贯中也不能免俗。他的前半生一直在不停奔走,半生过后,深深感到时代与自己的格格不入,后半生的他把自己交付纸笔之间,怀着胸中的报国之志和文韬武略,谱写出了《三国演义》这篇长篇巨制用以探讨身处乱世什么样的君主才可以一统天下。

二、《三國演义》一书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一)《三国演义》一书的写作背景

《三国演义》中作者有意借助刘备所代表的蜀国集团中的君主贤明,将领忠诚而宣扬儒家的“忠信”、“仁义”思想,可以明确的看出《三国演义》中的政治与道德互为表里。三国时期的历史,因为其错综复杂性而让多位文人小说家所描写。其中陈寿所作的《三国志》不仅写作水平值得称赞,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史实资料。《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依托着这些史料,生动形象的再现出当时各路军阀混战,群雄逐鹿的百年历史。在这历史动乱时期,他们之间的斗争涉及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方面面,作者依着超然的姿态,凝视历史,不断总结着各路君主的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亦或是不幸失败的经验教训,给后世统治者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意义难以估量。

中国五千年璀璨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战国、五代十国,各国,各大君主之间错综复杂,让人难以捉摸把握。不易理清脉络,更不易成文。楚汉之争、隋唐更迭,又迈入另一个极端,太过简单,文章小说难以写的精彩,很难吸引读者。只有三国时期与前面两者不同,不繁杂不简单的正正好。三个大国之间的斗争,各国之间的谋略与计谋互较高下,十分精彩,让人欲罢不能,实在是文人小说家写作的绝佳选择。

(二)《三国演义》一书的写作目的

《三国演义》一书从作者罗贯中写作之初,目的就不再是供人娱乐、消遣那么简单而随意,更多的是让统治者在众多历史人物的胜败中得到启迪,把这些经验教训改良后,用在治国理政上。《三国演义》中不断的歌颂明君贤相,书中智谋变化万端无形,思维缜密严谨,叙述生动传神,可见作者的政治见解独到,智慧超群。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刘蜀集团中刘备的塑造,体现出他积极入世的情怀与儒家所倡导的别无二致,同时也是在向当时的掌权者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罗贯中师承赵宝峰,他的政治思想更是承其衣钵,存在忧世之心。而在那个时代里也不乏有与之思想见地相似的文人,当时的一大批文人中曾有人主张在天下合久必分,即将分崩离析之时,有智有能之士应该登高振臂疾呼,响应上层统治者的号召需要,方能成就事业、取得功名。而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角色塑造,在其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渴望积极用世、入世的政治思想。他渴望在乱世中一展才华,而不是一味的消极避世,隐居于山野。《三国演义》里描绘百姓在战乱频仍的东汉末年里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试图借此使当权者真正了解战争所带来的苦难,这一君主观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三、《三国演义》中的君主

(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代明主———刘备

《三国演义》中作者最为推崇的莫过于刘备,他在书中被描写为一代明君。刘备虽然早年出身贫寒,曾经以买鞋维持生计,但在后来的战争中异军突起,成为一国之君。这一市井布衣的故事实在是白手起家的典范。刘备与曹操相比,没有雄厚的实力。与孙权相比,没有前代先人的基业,他有的仅仅是一个“正统”的身份,而这远远不够,刘备独特的治国理政之才是他成就霸业的必要因素。

罗贯中大费笔墨,用极大的篇幅塑造仁君明主形象,描写他身上的“仁爱”,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广施恩义、仁德待人,所以深得民心,广受人民爱戴。在刘备被曹操所逼即将放弃樊城离开的一回中,刘备不顾个人得失安危,爱民如子,劝百姓离开。这在一个层面上是着力刻画刘备明主形象,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是借刘备所作所为来提醒当权者一定要以民为本,时刻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而在后面的文章中罗贯中还通过百姓对刘备的爱戴表明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这种“民本位”思想,深刻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呼声,表达出广大人民群众饱经战乱之苦,呼唤贤明君主的心声。同时也抨击了轻视百姓、法律严苛的统治者。

刘备是作者罗贯中在书中理想的一个人物,他处理群臣关系如鱼得水,而且能够做到真正的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这是一种在当时很难达到的群臣关系,才使得张飞和关羽对刘备不离不弃,忠诚不渝。同时,刘备对诸葛亮也是求贤若渴,曾屈尊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两人曾经“食同桌,寝同榻”。最可贵的是信任,把军政大权全权交给诸葛亮,没有丝毫的怀疑。在白帝城更是委以大业,托以天下。作者罗贯中先生笔下的刘备是一位体恤百姓、礼贤下士、近乎完美的明君。因此,也就难免在《三国演义》中会有“重刘轻曹”的现象了。

(二)《三国演义》中的争议人物———曹操

曹操这一人物从古至今都是颇为具有争议的。《三国演义》中不但在一方面写到了他胆识过人、知人善用,在另一方面还写了他自私多疑、心狠手辣。在其刺杀董卓没有成功之后,曹操能够借献刀脱身,表现出他遇大事的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而在他逃亡途中,他杀了吕伯奢一家可以看出他的自私狠辣。在其攻打徐州以报父仇之时,他杀戮无辜百姓,军队所及之处,尸横遍野,体现了他的残暴凶狠。但是评价曹操又是矛盾的,他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轻视百姓,他曾明令禁止自己部下军队踩踏麦田,他自己也以身作则,践踏麦子后割发代首,这表现出他对百姓的重视。从他哭祭典韦中可以看出他爱惜人才;而从他放走关羽中又体现其胸怀大度。这些都表现出他身上所具备的一代霸主治国平天下的素养。作者罗贯中先生笔下的曹操是一位具有争议的枭雄。

(三)《三国演义》中“小霸王”———孙权

《三国演义》中对吴国君主描写相对较少,但这不代表其能力的缺失。吴君孙权在治国理政上也有其过人之处。吴国的基业大部分是由他的哥哥孙策所奠定的,虽然他们的父亲孙坚在追击刘表时身死他乡,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但是二人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重整旗鼓、奋发图强,在江都招纳能人贤士,因此,渐渐地各地的英雄豪杰都投奔到吴国门下。而当时江南的民众全都称呼孙策为“孙郎”,足见其是民心所向。孙策虽英年早逝,但其弟吴主孙权同样也是一位知人善用、广施恩义的君主。由此看来,作者罗贯中在吴国的君主观是无论一个国家国力是否衰微,只要其国君能做的爱民如子,积极勤政,就一定可以东山再起。作者罗贯中先生笔下的孙权是一位广施恩义、民心所向的君主。

作者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对三位君主有着不同的记述描写,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多次强调“仁政”的重要性。这三位君主都因为其或多或少的在治国中实行了“仁政”,所以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爱戴,才在当时争霸的腥风血雨中有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土地,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作者罗贯中借着反复宣扬的“仁政”这一思想观念,期望当朝以至后代的当权者、统治者能够从三国战争中成功者身上吸取长处,从失败者中汲取经验教训,而更好的治理国家。

参考文献

[1]田华.长篇动画《三国演义》中的君主形象及其文化内涵.《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5期.

[2]常靖.浅谈《三国演义》中孙权的艺术形象.《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2期.

[3]陈冬冬,刘琦.论《三国演义》中的君主观《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3期.

[4]李景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解读.《文学教育(中)》. 2014年1期.

[5]李景梅,庞海宏.解读《三国演义》“悲情人杰”诸葛亮形象.《参花》.2014年9期.

[6]何亚兵.从《三国演义》看领导气象.《领导科学》.2015年34期.

猜你喜欢
罗贯中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六)捉放曹
三国演义(二)乱世出英雄
三国演义(一)桃园三结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剑胆琴心向《三国》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聪明的罗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