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卫平
摘 要:2016年11月5日旺隆热电厂#2机突发自动主汽门关闭导致跳机.分析认为。跳机原因是危急遮断滑阀误动作。揭前箱检查调速系统,并拆开危急遮断滑阀检查后决定在挂闸油油路上增设DN6泄油调节阀,降低挂闸油压力,增加危急遮断滑阀稳定性。改造后机组运行稳定。
关键词:汽轮机;调速系统;挂闸油压;危急遮断滑阀
1 机组概况
旺隆热电厂#2机组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N110/C68-8.83/0.981型高温、高压、双缸、单轴、冲动式、单抽、凝汽式汽轮机。
汽轮机调速系统采用上海新华的DEH-IIIA型数字低压纯电调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器、液压执行机构和危急遮断系统。其主要特点:执行机构采用低压透平油,由主机的主油泵供油;电液转换装置采用MOOG公司的直接驱动式伺服阀即DDV;油动机采用低压透平油驱动的油动机。液压执行机构接受从DEH送来的电指令信号,以调节汽轮机高中压油动机开度,系统采用LVDT油动机位置反馈回路。危急遮断系统是由汽轮机的遮断参数所控制,当汽轮机转速达到其运行限制值时,保护动作,该系统就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门停机,或OPC(3090r/min)动作只关闭调门维持3000r/min。机组设有飞锤式危急保安器,当机组转速超过3300~3360r/min时,危急遮断器动作停机。当汽轮机挂闸时,建立附加保安油(AST遮断油)。当停机电磁阀动作、远控及就地手动停机时,泄掉附加保安油,从而遮断汽轮机,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门停机。
2 事件经过
2016年11月5日8:03,旺隆#2机组正常运行中,突然电负荷到零,“自动主汽门关闭”“锅炉MFT”等光字牌发出声光报警,机组跳闸。检查机组跳闸首出原因为:“自动主汽门关闭”。
一般情况下引起自动主汽门关闭有两种可能:(1)AST电磁阀动作、远控及就地打闸导致附加保安油压失去。(2)机组超速导致飞锤动作,通过杠杆传导至危急遮断器,使保安油压失去。查询相关参数(表1)可知:保安油压最先失去,引起自动主汽门关闭,联锁AST电磁阀动作,泄去附加保安油压。而跳机前机组并未超速,飞锤记录裝置也并未记录到飞锤击出的现象。
机组跳闸后,旺隆电厂立即组织事故分析会,通过揭前缸检查调速系统,结合各种油压历史趋势,排除其他可能原因,最后确定跳闸是由于危急遮断滑阀误动作引起。按照厂家提出的挂闸油压不低于调速油压85%的设计要求,经测算,会议确定了在挂闸油油路(DN15)上增设DN6泄油调节阀的方法,以降低挂闸油压力,增加危急遮断滑阀运行的稳定性。
3 实施方案
(1)揭开前箱,在启动滑阀至危急遮断滑阀的挂闸管路(图1)上,增加一个J23W-320P DN6的泄油调节阀,位置处于观察窗口便于阀门操作,泄油口朝下。
(2)确定位置,拆卸挂闸管路,钻孔、焊接、清理、吹扫后回装。
(3)挂闸油压调试:启动高压油泵,记录调速油压和挂闸油压力,手动撬杠杆装置,危急遮断滑阀动作确认正常,记录跳闸后挂闸油压,调试正常拆除泄油调节阀手轮,然后实施就地手动打闸三次,确认危急遮断滑阀动作正常,调速油压和挂闸油压力正常,跳闸后挂闸油压正常。
4 实施情况
(1)该DN6阀门安装于观察窗口处挂闸油管,泄油口朝下,阀门开度调整合适(使挂闸油压不低于调速油压的85%,并留出一定的安全余量),调试正常后拆除泄油调节阀手轮。
(2)启动高压油泵,记录调速油压1.93MPa,调速泄油调节阀开度满足挂闸油压力1.75MPa,手动撬杠杆装置,危急遮断滑阀动作确认正常,记录跳闸后挂闸油压1.32MPa。
(3)就地手动打闸三次,确认危急遮断滑阀动作正常,记录调速油压1.93MPa和挂闸油压力1.75MPa,跳闸后挂闸油压1.32MPa。
(4)#2机组启动后(主油泵供油)参数:调速油压2.21MPa,挂闸油压力2.07MPa,危急遮断滑阀稳定正常。
(5)2016年11月8日检修完成验收合格,机组启动正常。
5 结束语
旺隆热电厂#2机组自2005年投产至2015年止,调速系统一直较为稳定,未出现过危急遮断滑阀误动作引起机组跳闸的情况。此次跳机前,2016年9月27日也因危急遮断滑阀误动作跳机,当时研磨危急遮断器滑阀K面,并全面冲洗调速系统油管处理。因此,我们认为油品问题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机组润滑油与调速油共用同一个油箱,而且一直未全面换油,油品老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油质按国家标准油质化验合格,但是对于精密机械的危急遮断滑阀的稳定性仍然有一定影响。危急遮断滑阀解体检查时,K面密封环处发现有多处细小的压痕,旺隆电厂为此也增加了在线滤油机的投入,并购入新滤油机加强滤油工作。
为防止泄压调节阀在运行中开度变化,旺隆电厂还将挂闸油压加入运行抄数日志进行监视。改造后两个多月来,挂闸油压一直稳定在2.07MPa。#2机组自11月8日启动后,一直运行稳定,未再出现危急遮断滑阀误动作引起机组跳闸的情况。
总体来说,这次调速系统的改造是成功的,希望国内有类似情况的机组能够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胡念苏.汽轮机设备及其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广州市旺隆热电有限公司.集控运行规程(汽轮机篇)[Z].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