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官场:人人都是场中人

2017-04-26 07:29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特权官场娱乐

江寒秋

反腐剧与官场小说的流行,让不少体制外的人获得了一窥官场隐秘的机会。中国人固有的权力崇拜情结,让这种窥探前后的心理变得非常微妙。我们在围观官场,实际上,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映射着自我对权力的种种心结。

反腐剧的娱乐化

即便是如此严肃题材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也遭遇了一个娱乐化的过程。比如流行在微博中,关于剧中人物李达康的段子:“达康书记别低头,GDP会掉,祁厅长会笑”;“达康书记的笑容和GDP由我们来守护”。

再比如在微信公号上,有一些自媒体开始津津乐道地蹭热点,将《人民的名义》剧中官员的级别与自己行业内的一系列层级相对应起来。他们津津乐道的讲解一个单位与个人的行政级别,赤裸裸地透露着对于权力的亲近感。

必须承认,网络的热炒,在某种程度上,让这部反腐剧娱乐化了。演员精湛的演技自然不必多说,然而这种娱乐化的背后到底隐含的是一种什么心态?

一种观点认为,基腐文化、颜值追逐、卖萌取宠之所以生机勃勃,是因为属于年轻人的流行文化,低龄观众用萌心解读剧作,以腐眼看待反腐剧,成为《人民的名义》播出后的一大盛景。年轻的观众以他们的方式,参与到把《人民的名义》更深地推送到更多人的视线当中。

然而这种娱乐化是否模糊了本剧的主题?低龄观众的热捧是出于公众对于政治的关注吗?以“圈粉无数”的李达康为例,他所呈现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员?他的超强甚至带有一言堂性质的执行力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某种程度上违反党纪的作风为何受到网民热捧?这是否切合了一些普通人内心隐藏的权力情结?

此外,高育良的神秘莫测、腹黑为何也能收获一批粉丝?固然,一个有血肉的反派更能增添人物的真实性,而那些追捧高育良的粉丝在乎的是人物的真实性还是他所展现的官场生存技术?

政治剧一旦被娱乐化后,它所对准的焦点,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偏移。所以,有人从这部剧中看出了现代政治语境下的“宫斗剧”成分,开始研究腹黑的育良书记、钻营的祁厅长、傲慢的达康书记;也有网友则把它当成了偶像剧,赞美侯亮平的颜值、祁同伟的睫毛、沙瑞金的男人味儿……

消费社会所诞生的娱乐化浪潮,自然也会对严肃的政治剧进行解构。这种解构有时候看起来颇为荒谬,当人们开始赞叹高育良的官场手腕时,反腐的警示意义是否就已被消解了大半?

我们窥探,是为了接近什么?

客观而言,“官本位”思想在中国人心里根深蒂固。“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观念几千年来深入人心,就算到了全面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对官员的好奇和敬畏心理,也没有本质的改变。这一点,在男权社会体现得更为明显,官场,是很多中国男人的G点,是他们“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生存实验场。

必须承认的是,就中国现状来说,官场作为一个巨大的利益场,影响着几乎每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站得越高,拥有的越多,官场对其的影响可能就越大。在这种意义上,任何一个谋求阶层晋升的人,不可避免的就愿意窥探官场、接近官场。

官场最为“诱人”的“诱惑”是什么?很简单,是特权,可以绕过规则与程序的特权。

比如党政管理机关利用管理职能,可以将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变为有偿服务,形成为钱办事的不正之风;公安部门利用手中的职权向服务对象高价收费或敲诈勒索,有的与罪犯勾结,坐地分赃;财税部门工作人员,利用征收或拨款的职权,通过牺牲国家或集体公利以换得个人私利;金融部門利用信贷资金,从事一些不正当交易,滥发钱物,以贷谋私……

而即便不贪污受贿,对某些人而言,“那种前呼后拥,指点江山,有什么事给个眼色就有人办的官威,也让人感到此生没有白过。而官越大,这种感觉就会越明显。”一位体制内的高官曾这样向他的朋友坦言。

特权的存在是不少人羡慕官场的主要原因。八项规定出台后,为何出现了一拨公务员下海潮?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公务员及干部群体的各种收入以及出国(境)、用车、招待等隐形福利也遭到了进一步的严控和削减。而近年来渐进推行的养老、医疗改革等社会保险类改革,也不断“蚕食”或拉平了公务员群体的优渥的“特权”和福利。

特权意识不仅扎根于特殊部门和特殊职位,也广泛深入到民间社会。普通民众在社会生活中虽然不具备种种特权,但是他们在思想意识上认同特权,尽管往往对特权表示不满,一旦社会流动使他们进入特定领域或职位,他们也会理所当然搞特权。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某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亲职业为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子女工作的落实率和升学率高于平均水平,而父亲职业为农民、个体工商人员,其子女工作落实率低于平均水平;这个调查表明,在中国,社会资本对个人就业带来不平等,从而进入“潜世袭”现象。

人不可能不窥探能左右自己命运的东西。对吃瓜群众而言,窥探是为了满足其好奇心,满足酒桌、聚会上的成功感,而对另一些人而言,窥探则是为了接近,是为了在“机缘巧合”之下,能够成为链条的一部分。他们从不痛恨特权,恨的是自己没有特权。

猜你喜欢
特权官场娱乐
无聊是一种特权
试论现阶段特权问题及其治理
“订单培养”不能成为“特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