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堵要有“供给侧”思维

2017-04-26 01:25邹伟
汽车与安全 2017年3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供给侧公共交通

城市治堵要有“供给侧”思维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治理交通拥堵成为一大焦点话题,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并引发社会热议。需要看到的是,交通拥堵是城市多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解决办法必然需要立足更大的格局,拿出改革的勇气和智慧,从供给侧等方面创新思维、协同发力,确保疏堵保畅不断收到实效。

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类似,我国的汽车社会进程正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人均GDP持续增长伴随人均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交通供给难以满足井喷式的交通需求;拥堵常态化和潮汐性特征并存,拥堵时段延长、范围扩大;交通文明理念缺失,“中国式过马路”、乱停车、“路怒”等进一步加剧交通秩序混乱,让本就有限的道路通行资源更趋紧张。

然而,一些城市的应对思路可能陷入了某种误区:期望以增加道路供给的方式减少拥堵,如不断新增环城快车道、高架桥建设项目以及将市内道路改造为快车道,加重了步行群体、自行车群体的行路难,并带来破坏城市历史人文风貌、噪音污染等负面效应;仅重视公共交通规模的铺开,而忽视公共交通服务的优化,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北京某地铁换乘站需要步行1.2公里。上述有利于机动车、不利于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做法,再加上空气清新等外部条件的缺失,使得大量本可以不开车的市民不得不开车上下班。在这种情况下,再以收取拥堵费作为应对之策,自然收效甚微。

他山之石或可攻玉,欧洲一些城市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巴黎一系列扩路、修高架桥等方便机动车进入市区的措施,却换得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巴黎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不再扩大而是维持甚至缩窄车行道,减少私家车泊位;扩展人行道,大力优化公交服务,发展商业、医院、银行等配套,方便市民步行或骑自行车。越来越多的驾车人意识到步行或公交更加便利,从而减少驾车出行,使得巴黎市区车流量逐年下降。近年来,随着治理效果日趋明显,这些措施正扩展到全法国以及西欧其他国家的城市。

进一步分析,上述做法透出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以道路资源供给结构的变化来引导交通出行需求结构的变化,这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力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路权的再分配可作为一个重要抓手,突出对非机动出行方式的鼓励,向公共交通、步行等倾斜,着力提高公共交通便利性;同时,进一步管控机动车数量增长,提高私家车使用成本,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政策集成,促进更多交通参与者自发选择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

立足更大的视野,应当把城市交通的供给侧改革放在城市发展大棋局中来谋划。交通拥堵日趋加剧,归根结底是由于城市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布局失衡导致交通出行时空分布畸形,职住分离导致出行距离不断增加。对此,要坚持前瞻性眼光和科学性思维,站在世界城市建设的前沿,无论新城建设还是旧城改造,都应遵循生态化、人性化考虑超前规划、协调安排;并注重整体联动,变交管部门单打独斗的旧模式为全社会齐心协力的新局面。

以科技之力挖掘通行潜能也应提上议事日程。事实上,我国不少城市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仍然失之于粗放,具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未来的一大努力方向,应当是重视新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运用智能系统促进交通管理精细化,进一步释放被低效利用的道路通行资源,力争在提升通行安全性、处置交通事故、降低事故发生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提高道路资源供给的品质和效率。

城市治堵的大格局还应存于每个人心中。作为交通活动的主体,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都应当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局观念,自觉参与到这场变革之中,不断强化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同时,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善于通过法治、德治等途径唤起和巩固这种社会氛围,共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交通愿景。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供给侧公共交通
水泄不通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城市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中的应用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