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素材,提高“综合与实践”课的实效性

2017-04-25 02:34钟彩虹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比一比综合与实践活动课

钟彩虹

【案例背景】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然而,因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一个较新的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很难找到可借鉴的案例和比较切合的教学资源,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尚未形成,因此影响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实施力度。

【教材研读】

《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实践活动。教材安排了量一量、比一比两个内容。在量一量版块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测量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认识了线段,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完成了对线段、厘米和米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就不能仅满足于通过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上,而是注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本质,培养估测能力,构建不同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发展学生的长度观念,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本学期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后,我上了一节“综合与实践——量一量、比一比”的活动课,在教学中我积极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善于探索恰当的方法上好本节综合实践课。

【案例描述】

片段1:联系生活,激发“量”的需要。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量一量”的事,到旅游景区时,售票阿姨会给你量一量,如果你不到1米20厘米,就可以免票啦。你也遇到过需要量一量的事情吗?

生1:我去买裤子时,需要量一量。(学生各抒己见)

(意图分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在生活中“量”的需要,同时明确各种尺在测量时的测量方法,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片段2:

活动一:我会量。

师:同学们都掌握了测量方法,你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吗?出示情境图。

师:在图中,小朋友都在测量什么?

生:测量肩宽、身高、课桌等物体的长度。

(意图分析:这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测量之前先估测再量,同时注重把测量任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验测量的价值。)

片段3:

活动二:我会比。

师:我们知道并使用了有刻度的尺,但有时候没有带这些“尺”,怎么办呢?

生:我们就可以利用身上的“尺”去估一估物体大概的长度。

师:看!小精灵也来参加我们的实践活动了,听,小精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课件播放:有一条鳄(è)鱼身长6米,你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

师:如果不用尺子,用什么方法可以表示鳄(è)鱼的大约长度呢?

生1:可以利用身上的“尺”去估一估物体大概的长度。

生2:可以用几个同学展开两臂来表示,还可以用人排队来表示。

师:估计一下,几名同学手拉手就和和鳄鱼的长度差不多了?

生:大约5名。

(让5名学生手拉手试试,另外两名学生测量,看看是否大约是6米。)

生:如果以一庹长为标准,5名学生手拉手的总长度,大约是6米。

师:如果同学们肩并肩站立排队,大约需要几名同学就和鳄鱼差不多长?

生:一个人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

(20名学生肩并肩站立排队,另外两名学生测量结果。)

师:你还能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鳄鱼6米的长度吗?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说一说,并实际比一比。

片段4:

活动三:我会说。

师:利用刚才描述事物长度的方法,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下面物体的长度。可以先估一估,再比一比、量一量。小组内讨论完成。

【案例反思】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重要的宗旨是改变培养人的方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仅可以大大地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也大大地扩宽了老师的发展空间。如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亲身经历,达成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学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中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終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我会量”这一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测量活动,在活动之初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参与,分工合作。

二、诱发思维,动手实践

课堂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 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有了参与意识之后,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提供参与机会,努力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的知识。

三、立足生活,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体验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落实的过程有着很大的探究空间。以上的想法和做法,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初步探索,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思考,大胆尝试,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猜你喜欢
比一比综合与实践活动课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