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2017-04-25 17:18滕启斐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困惑古诗词对策

滕启斐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资源,也是语文高考考察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们深觉困难重重,老师也苦于力不从心,如何从困惑中寻找解决对策,是古诗文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困惑;对策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我们惊讶于80后的工科博士在中国古诗词方面的深厚积累,也让我们惊喜地看到90后00后们对于古诗词的深深热爱,这也让我们反观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古诗词教学究竟存在着哪些困惑,该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呢?

笔者作为躬耕于教学一线近十年的语文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具体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在古诗词课堂上学生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很多古诗词的爱好者们的讲述中,我们发现,家庭里浓厚的读书氛围使他们最早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了古诗词之美,不在于炫耀,不在于表演,仅仅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诗词可以让我们和一个个古代鲜活的生命接触,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这些共通的感情恰恰是能够超越历史,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引起我们共鸣的。

而我们的孩子们很多都来自农村,从小远离父母,由农村的爷爺奶奶带大,家里连两本像样的课外书都没有,更难说古诗词的朗读讲解了。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记忆力强的时期,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可是老师们课程进度紧张,考卷上考的是默写,孩子们都在用力背,背完就默写,很少认真体会诗词朗读的乐趣和诵读的方法。

二、难以理解

古诗词由于与现代生活距离遥远,很多名词在今天看来都是陌生的。比如古代所用的生活用品、地名、节日等等,都会成为学习理解的障碍。同时,古诗词的含蓄性也让学生感觉无法理解。例如李商隐的《锦瑟》,众说纷纭,朦胧多解,学生年龄小,生活内容单一,阅历尚浅,未曾深刻体会过人生的酸甜苦辣,都使得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景、物、情都难以理解,正所谓“爱是深深的理解”,不理解,就成了“想说爱你不容易”了。

三、缺少积累

在问卷调查中,对“课外的古诗词积累”一问中,反馈得到的信息是高中学生的课外积累量大致都在20—50首之间,这些课外诗词还包括课本、辅导资料、课外杂志等等上的诗词,而且这个“积累”也大都停留在“读过一遍”的程度上,而非真正地能够理解、背诵。因此,大部分都是被动积累,而非主动积累。另外,在“你是否会随手抄录你遇到的古诗词”问题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并未有此“动手”的习惯,资源少,又不勤于动手,自然是缺少积累了。

四、鉴赏能力差

高考是高中课堂的指挥棒。在《高考大纲考试说明》中对于古诗词鉴赏的要求如下: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而对于诗歌中的形象,主要为景物、人物、事物;语言鉴赏主要为语言风格,语言的特点;表达技巧更需要对有关的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比如:虚实结合,什么是虚,什么是实,如何判断,如何结合,这些都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基础才可以答到得分点上。而大部分学生对于各类表达技巧名词都感到不甚理解。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也坦言:鉴赏能力差是他们最大的困惑,大部分的诗歌,他们在心里明白大致内容,也能够感受到其中想要表达的感情,唯有到答题的时候不知该如何答鉴赏题。

这些问题也让老师们深觉分身乏术:高中的课时安排紧张,一首诗歌最多有两个课时的时间,要反复诵读、讲解诵读技巧、解释重难点词语句子涉及的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分析诗人的感情、介绍诗人经历、诗歌创作背景、总结诗歌内容、带着学生发挥想象的同时还得字字落实,保证默写的准确率等等。在学生普遍没有兴趣、缺少积累的情况下,能让学生听懂会背已经是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而对于鉴赏需要的专业术语,老师们也深感无力,高一高二阶段在忙着赶课,到了高三再去研究鉴赏技巧更显得力不从心。

综上所述,受学生古诗文学习方面的基础薄弱和高中课堂任务重、时间紧迫等等各种因素限制,高中课堂上的古诗词教学显得困难重重,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以下对策:

1.更充分的准备、更充足的耐心,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开阔视野,督促重视积累,做到日日积累,周周总结,月月有收获,每学期有大进步;

3.从高一开始就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诗词鉴赏的各类专业术语,并对照课文中的每首诗歌,让每种术语都是活生生的,有章可循,有案可查,反复对照学习,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直到主动学习、独立鉴赏,准确答题。

4.“角色体验法”运用于古诗词鉴赏活动中。学生在音乐、画面、声音等的多种因素感染下,进入到诗词的意境当中,设身处地地体味诗人彼时彼刻的心境与情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角色置换为诗词创作者,而不是仅仅以接受者的身份观照诗词,拉大审美主体和客体的距离,使得诗词鉴赏磕磕绊绊有障碍,丝丝缕缕不解意。

通过角色置换,读者以一种创作主体的角度与思路,重新审视情感的萌动生发与发展变化,无疑会使古诗词鉴赏活动进行得更顺利,体味得更深刻更贴切,当然也更易引发共鸣,对同类诗歌题材的把握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古诗词鉴赏的能力自然得以提升。

笔者,在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育为本体的实践研究中总结出的“角色体验法”,是在反反复复的求证与屡次调研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在对众多师生访谈的活动中总结分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当然,接下来,笔者会继续研究,以期结论更科学,更实用,推广性更强。

猜你喜欢
困惑古诗词对策
踏青古诗词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古诗词中的新年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