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要:突破《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以语言知识为主线,改为以程序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从教学内容的选取,到教学思维的变化,提出了适合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探索,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程序设计基础;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131-02
《程序设计基础》是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群平台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水平考试及专科毕业生“专升本”考试的必考课程。此课程主要介绍程序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C#.NET程序设计》、《PHP程序设计》等专业课奠定基础。但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此课程不感兴趣,觉得该课程枯燥、难懂,针对此种情况,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以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整个课程内容重新进行编排和选取。根据《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语言基础篇和编程提高篇,即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语言基础和编程提高两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引导程序设计的教学、结合编程项目教学深化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编程教学的提高。
2 教學内容的突破
传统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以语言知识为主线,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针对此种情况,在新的教学中过程,整个教学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学生程序设计思维的训练。
3 教学方法的设计
3.1快速入门,逐步深入,分散难点
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过程,把教学内容分主题。主题教学分为案例分析、要点讲解、实践训练、疑难解答。实践训练又分模仿、改写、创新。通过案例分析,程序演示,学生能够快速入门。通过要点讲解、疑难解答,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够逐步深入。通过上机实践,学生由模仿,改写,到创新,学生一步步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例如:在《程序设计基础》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关于两个变量值的交换。如果直接给学生讲抽象的知识,学生就容易和数学上的知识混淆。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首先举了一个案例:有两杯水,一杯糖水和一杯盐水。现在要把两杯水进行交换,问学生怎么办?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明白,交换的只是杯中的水,而且要交换必须要有一个空的杯子,而且交换必须经过三次,顺序不能出错。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分析,让学生快速入门;通过要点讲解,让学生逐步深入。通过此学习,学生在学习排序,运用这个知识点就会觉得非常容易。
3.2任务驱动、删繁就简
在《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知识溶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通过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删繁就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一定会讲到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等概念。而这几个知识点最本质的就是一个计算机内存空间的分配。一个是单个存储空间的分配,一个是连续存储空间的分配,一个是动态存储空间的分配。只要把内存空间的分配搞清楚了,其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3.3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在编程提高阶段的教学中引入一个具体的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围绕项目展开教学;通过项目分析与递进,将项目分解成具体的任务,再通过“实施项目”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温故温故知新、触类旁通。例如:在做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过程,就要应用到算法排序。学生的名次是一个整数排序,学生的成绩一个是数组排序,学生的功课是一个字符串排序。虽然它们的题目要求不同,但用到的基本思想都是相同的,只是数据类型不同。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变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坚持实践化教学,适应计算机发展趋执势,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程序开发的综合能力。使课程教学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牟占生,董博杰. 基于M00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以 Coursera 平台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4(5):73-80.
[2] 王之元,易晓东,等.面向 MOOC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14(2):55-58.
[3] 翟文宪.案例教学初探[J]. 课程·教材·教法,1996(6).
[4] 易凌峰. 案例研究: 登天的阶梯[J]. 教育发展研究, 2000(7).
[5] 赵建华, 李克东. 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