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2017-04-25 18:29郑凯伊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研究

郑凯伊

摘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现存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和人类的物质文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者,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成为社会革命和社会形态变革的主力军。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观点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观点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一系列人民群众关系的理论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得以运用、丰富和發展。20世纪初期,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文化运动对当时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先进思想和理论激励了大批爱国知识青年立志于社会变革,纷纷赴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留学,追求新的思想和文化。他们当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最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带回了中国,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中将马克思、列宁群众观点、理论运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现存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和人类的物质文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者,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成为社会革命和社会形态变革的主力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基础。“群众观”的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合著的《神圣家族》中有最早体现,明确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指出历史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基础上,肯定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执委会的决议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领导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教育、启发群众的觉悟,将广大的贫苦农民和分散的革命力量吸引到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形成了强有力的革命大军。在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党成功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创立了适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的生活,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群众路线逐渐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党根本宗旨的重要内容。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宗旨。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内容是党应当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自己言行的最高准则。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体系。将“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党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高度契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领导集体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的观点作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认识论的实践观点相结合和统一,运用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认识论和历史观实现了中国化。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些列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上,即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各级组织在一切工作中必须走群众路线,要从群众的实践和实际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深入基层,在群众中调查研究。“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列宁说:“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共产党员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是人民汪洋大海中的一粟而已。”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根本政治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使党的群众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认识发展过程高度契合。

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初形成。群众路线一词的萌芽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早出现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之初就提出党的革命活动要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开展群众运动,党的任务是为了中国广大人民利益而奋斗。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毛泽东在1929年12月起草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中指出,红军的任务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强调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著名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自此,延安整风运动拉开序幕,在全党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斗争。通过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群众路线的思想贯穿其中,文中明确提出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统筹全局、工作要突出重点等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尤其是文章第四部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43年,毛泽东对群众路线做了科学的表述:“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1945年,党的七大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并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载入了党纲和党章。毛泽东明确把群众观点确定为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明确定位是“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制定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保证了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邓小平对官僚主义的表现这样概括:官僚主义就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说空话,不承担责任,不守信用,压制民主,专横跋扈”等等。毛泽东曾尖锐地把官僚主义称作“反人民的作风”,他极力要求共产党员“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告诫全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導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遭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阶级联合压迫与剥削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历史开始新的纪元。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是重大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传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提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60多年的持续探索,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整党、“三讲”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把党的宗旨放在重要位置上,党的群众路线在丰富和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党的十八大提出,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对全国全体党员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教育,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坚持和拓展。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及定位。毛泽东所阐述的群众路线观点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七大党章是党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制定的一个比较完备的共产党章程,其中将群众观阐述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并经常注意巩固与扩大这种联系……”1956年,党的“八大”把群众观点作为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党章中,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章规定,“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这是党第一次在党章阐述的“群众路线”。毛泽东把党的群众工作的方法具体化,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邓小平也曾指出:“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刘少奇也曾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对群众路线给予的高度定位。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群众路线确定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并对群众路线进行了规范表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路线的延续。几十年来,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工作方法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延续。中国共产党从一大至六大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制定党的章程,更加明确党的群众路线观点。

1982年9月召开党的十二大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群众路线表述为:“党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群众,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987年党的十四大在党章中明确“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从群众最期盼、最关心的问题人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真正受益。2013年下半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尤其是反“四风”各项措施和成效,赢得群众认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他强调,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习近平号召全党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的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人民谋福祉,是我们党90年来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写进了自己的章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立场,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因此,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各项事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证明,能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反之,就会遭到人民群众反对。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一条普遍的、客观性的规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就是要解决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党在加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国家繁荣发展、民族伟大复兴,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统一的,这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